談一談劉鄧大軍為什麼要強渡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

2021-03-04 08:49:26 字數 4778 閱讀 9609

1樓:匿名使用者

挺進大別山的原因:

(1)大別山區位於南京和武漢之間的鄂、豫、皖三省交界,是敵回人戰略上最敏感而又最答薄弱的地區;

(2)曾是老革命根據地,群眾基礎好,容易立足;

(3)據此,可以東懾南京,西逼武漢,蔣介石必會調山東、陝北的敵軍回援,緩解這兩個地區的壓力。

劉鄧大軍為什麼要挺進大別山?

2樓:乙個廚師

為了經略中原,取得變化全域性的作用,中共**決定把戰略進攻的矛頭首先指向大別山。大別山雄峙於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敵人戰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區。人民解放軍如果能占領大別山,就可切斷國民黨軍津浦、平漢和隴海三條交通線,還能東懾南京,西逼武漢,瞰制中原,直接威脅敵人長江防線以及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統治,迫使敵人的主力從山東、陝北回援,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第一,牽制了國民黨軍隊,緩解了解放區軍事壓力。2023年3月,國民黨集中重兵聚集陝北和山東,進行重點進攻,形勢十分嚴峻。黃河,從陝北到山東呈「乙」字形。

蔣介石的戰略企圖是,集中主力於陝北、山東兩翼,實施進攻,而將南線我軍壓縮在「乙」字形的弧內,聚而殲之。聯絡兩翼的戰線**,則憑藉黃河天險只部署少量兵力防禦,就像乙個啞鈴,兩頭粗,中間細,**部分就成了要害和薄弱部分。而劉鄧大軍所在的晉冀魯豫戰場是連繫東西兩戰場的中間地帶,正像這個啞鈴的「把」。

這也是國民黨軍兵力較為空虛的一段。中共**交給劉鄧大軍的任務,就是砍斷這個「把」,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域。***對他的部下說:

我們晉冀魯豫好似一根扁擔,挑著陝北和山東兩大戰場。我們要堅決執行***、***的戰略方針,責無旁貸地打出去,把陝北和山東的敵人拖出來。我們出去挑的擔子越重,對全域性就越有利。

為了實現躍進大別山、奪取中原的戰略計畫,人民解放軍採取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周密部署。三軍配合,即由***、***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從**突破,挺進大別山;以**、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主力為左後一軍,挺進蘇魯豫皖地區;以陳賡、謝富治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為右後一軍,挺進豫陝鄂地區。兩翼牽制是:

以西北解放軍在陝北出擊榆林,調動胡宗南軍北上;以山東解放軍在膠東攻勢,繼續把進攻山東的國民黨軍隊引向海邊。兩翼牽制便利了三軍的配合。這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乙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這就牽制了南線國民黨軍一半以上的兵力。

在4個月的作戰中,三路大軍互相配合,共殲敵19萬5千人。2023年12月底,三路大軍在豫南的遂平、西平地區勝利會師,它們的三個解放區聯成了一片,建立了江淮河漢之間的中原解放區。使中原地區由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的重要後方變成了人民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陣地。

從而打亂了國民黨軍在南線的戰略部署,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山東野戰軍粉碎國民黨軍重點進攻的作戰,極大地緩解了老解放區的軍事壓力。

第二,開闢了新解放區,緩解了老解放區經濟壓力。經過一年的解放戰爭,解放區面積減少,人口減少,再加上自然災害,經濟極為困難。在陝北地區,本來就是貧瘠地帶,陝北人民****機關和陝北少量部隊已很困難。

由於戰爭的破壞,2023年,陝北的糧食產量大幅下降,軍隊和老百姓一同處於忍飢挨餓的狀態。在華中,2023年3月發生嚴重災荒,災民達400多萬,缺吃少穿。2023年春,共產黨最重要的兵源、糧源之一的太行山區普遍乾旱,糧食歉收,到2023年,全區26個縣共有災民73萬餘人。

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前,太行山老根據地的人民不但要負擔劉鄧12萬主力,還要負擔***的7.8萬部隊。解放區的經濟形勢十分嚴峻。

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後,建立了鄂豫皖解放區,經濟負擔由新解放區來承擔。部隊也積極開展生產自救,***、***還親自和戰士們一起縫製棉衣等。這些都極大地緩解了老解放區的經濟壓力。

第三,改變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態勢,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挺進中原之後,立即開始了攻城掠地、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的鬥爭,並在遼闊的中原戰場上充分發揮我軍運動戰特長,縱橫馳騁於江淮河漢之間,殲滅大量敵人,調動和吸引國民黨軍南線全部兵力160多個旅中約90個旅左右於自己的周圍,迫使國民黨軍隊處於被動地位。三路大軍在其他地區也發動了廣泛的游擊戰爭,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原地區的軍事形勢。

這樣,不僅調動了山東、陝北兩個重點戰場的敵軍主力回援其根本重地,而且迫使敵人把戰線由黃河移到長江,直接威脅國民黨的統治中心南京和戰略要地武漢,這一戰略舉措迫使國民黨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從而扭轉了全國的戰局。在這一偉大轉折中,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更起到了戰略進攻的先鋒作用。由此可見,劉鄧大軍挺進並轉戰大別山,與陳粟、陳謝兵團的外線出擊,從根本上改變了全國戰局,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3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36年)8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向國民黨統治地區大別山實施進攻的戰略性行動。

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後,國民黨軍統帥蔣介石為堵住其黃河防線的缺口,乘劉鄧所部集結在魯西南休整之機,調集8個整編師共18個旅、14萬人的兵力,分別由菏澤、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進合擊,企圖圍而殲之。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政治委員***,根據中國共產***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既定方針和當面敵情,以及國民黨軍企圖利用連日大雨,黃河水位陡漲,破堤放水淹沒解放軍等情況,當機立斷,決心不要後方,直出大別—山。7日晚,在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於黃河渡口進行佯動,以及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於鄆城以東地區鉗制國民黨軍整編第5、第85師等部西進的配合下,劉、鄧率4個縱隊經巨野、定陶間先期跳出合圍圈南進。

11日,越過隴海路,以第1縱隊並指揮中原獨立旅為右路,第3縱隊為左路,第2、第6縱隊掩護中共中原局、野戰軍指揮機關為中路,向大別山疾進。這時,蔣介石錯誤地認為***、***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竄」,即以12個旅為第1梯隊、以8個旅為第2梯隊,先後尾追劉鄧大軍;另以4個旅在許昌、漯河等地側擊,以2個整編師及1個交通警察總隊布防於柘城、鹿邑地區,企圖圍殲劉鄧大軍於黃泛區。寬20多公里的黃泛區,遍地淤泥,積水沒膝,深處及臍,荒無人煙,行軍、食宿均十分困難。

17日,劉鄧大軍戰勝困難,勝利通過黃泛區。18日,又渡過沙河。20日,部隊輕裝向汝河急進。

至23日,第3、第l、第2縱隊在擊退國民黨軍沿途少數阻擊部隊後,均渡過汝河,逼近淮河。當第6縱隊和中原局、野戰軍直屬隊到達汝河北岸時,經平漢路趕來截擊的國民黨軍整編第85師已佔據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後有迫兵3個整編師僅距20餘公里。據此,***、***親自察看渡口,指揮部隊強渡汝河。

24日夜,第6縱隊一部在炮火掩護下,渡過汝河,奪取子渡口,掩護縱隊主力及領率機關安全渡河。至27日,劉鄧大軍已全部渡過淮河,分別占領固始、潢川等縣城,完成了挺進大別山的任務,象一把利刃插進國民黨軍的戰略縱深。此戰共殲敵8500人,其中俘敵4400人,斃傷4100人。

但是劉鄧大軍也受到了很嚴重的損失,軍隊**過半,並且失掉了所有的重**.

點評: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乙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後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建立了大塊革命根據地,威脅其首都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這一創造性的戰略決策、獨特的戰略進攻樣式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給***軍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

在此次軍事行動之前,***,***及***曾經反覆研究過,這是一次大膽的軍事冒險,甚至賭博.在出發前的誓師大會上,***提出了這次行動的三種可能:一,部隊到不了大別山;二,部隊到大別山後站不住腳;三,部隊扎根大別山.

他繼續提出,要堅決避免第一,二種結果,努力實現第三種結果.因為第一種的結果是,劉鄧大軍被消滅,第二種結果是,返回根據地打游擊.

4樓:茈娚吇詪鮠獫

挺進大別山

2023年(**三十六年)8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向國民黨統治地區大別山實施進攻的戰略性行動。

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後,國民黨軍統帥蔣介石為堵住其黃河防線的缺口,乘劉鄧所部集結在魯西南休整之機,調集8個整編師共18個旅、14萬人的兵力,分別由菏澤、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進合擊,企圖圍而殲之。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政治委員***,根據中國共產***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既定方針和當面敵情,以及國民黨軍企圖利用連日大雨,黃河水位陡漲,破堤放水淹沒解放軍等情況,當機立斷,決心不要後方,直出大別—山。7日晚,在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於黃河渡口進行佯動,以及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於鄆城以東地區鉗制國民黨軍整編第5、第85師等部西進的配合下,劉、鄧率4個縱隊經巨野、定陶間先期跳出合圍圈南進。

11日,越過隴海路,以第1縱隊並指揮中原獨立旅為右路,第3縱隊為左路,第2、第6縱隊掩護中共中原局、野戰軍指揮機關為中路,向大別山疾進。這時,蔣介石錯誤地認為***、***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竄」,即以12個旅為第1梯隊、以8個旅為第2梯隊,先後尾追劉鄧大軍;另以4個旅在許昌、漯河等地側擊,以2個整編師及1個交通警察總隊布防於柘城、鹿邑地區,企圖圍殲劉鄧大軍於黃泛區。寬20多公里的黃泛區,遍地淤泥,積水沒膝,深處及臍,荒無人煙,行軍、食宿均十分困難。

17日,劉鄧大軍戰勝困難,勝利通過黃泛區。18日,又渡過沙河。20日,部隊輕裝向汝河急進。

至23日,第3、第l、第2縱隊在擊退國民黨軍沿途少數阻擊部隊後,均渡過汝河,逼近淮河。當第6縱隊和中原局、野戰軍直屬隊到達汝河北岸時,經平漢路趕來截擊的國民黨軍整編第85師已佔據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後有迫兵3個整編師僅距20餘公里。據此,***、***親自察看渡口,指揮部隊強渡汝河。

24日夜,第6縱隊一部在炮火掩護下,渡過汝河,奪取子渡口,掩護縱隊主力及領率機關安全渡河。至27日,劉鄧大軍已全部渡過淮河,分別占領固始、潢川等縣城,完成了挺進大別山的任務,象一把利刃插進國民黨軍的戰略縱深。此戰共殲敵8500人,其中俘敵4400人,斃傷4100人。

點評: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乙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後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建立了大塊革命根據地,威脅其首都南京和武漢兩面三刀大重鎮,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這一創造性的戰略決策、獨特的戰略進攻樣式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給***軍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目的,為什麼說「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這一事件揭開了全國戰略性進攻的序幕?

因為大別山地理位置優越 東攝南京,西逼武漢,南到長江,俯視中原,戰略位置重要,劉鄧大軍挺近大別山,猶如一把鋼刀,插入國民黨統治區 這是我歷史書上的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這是戰略 的開始,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爭進攻的序幕 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戰爭形勢起了乙個根本的變化,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為什麼說「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這一事件揭開了全國戰略性進攻的序幕

當時來戰局已經發生變化,敵軍的自進攻被粉碎,我軍具 bai備了 條du件。劉鄧大軍這個軍zhi事行動採取的是進攻態dao勢,把戰場擺到國民黨統治區去了,嚴重威脅著國民黨統治中心 南京和武漢,並帶動了其他各戰場的解放軍轉入 這個答案很正解,我是教歷史的。因為大別山地理位置優越 東攝南京,西逼武漢,南到...

結合材料,談一談為什麼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一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確保改革正確方向的根本。我們黨領導的改革歷來是有方向 有立場 有原則的,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 敏感程度 艱鉅程度,一點都不亞於30多年前。在紛繁複雜的形勢面前,在各種思想觀念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