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跟蚯蚓是昆蟲嗎,蚯蚓和蜈蚣是昆蟲嗎?判斷後請說明你的理由。

2021-03-04 08:49:04 字數 6050 閱讀 1143

1樓:匿名使用者

都不是,蜈蚣是環節動物。他們每隔環節結構相似蚯蚓也是昆蟲的定義有下列幾點:

1.有六隻腳

2.有兩對翅膀

3.有複眼

4.六足位在胸部

等等才算是昆蟲

2樓:柏莎瞿暖姝

(1)身體的環節分別集合組成頭、胸、腹三個體段;

(2)頭部是感覺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嘴)和1對觸角,通常還有複眼及單眼;

(3)胸部是運動中心,具3對足,一般還有2對翅;

(4)腹部是生殖與代謝中心,其中包含著***和大部分內臟;

(5)昆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經過一系列內部及外部形態上的變化,才能轉變為成蟲。這種體態上的改變稱為**。

因此,昆蟲的基本特徵可以概括為:「體軀三段頭、胸、腹,2對翅膀6只足;1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以上為昆蟲的特徵,蚯蚓,蜈蚣都不具有,所以都不是昆蟲.

蚯蚓和蜈蚣是昆蟲嗎?判斷後請說明你的理由。

3樓:廣協

蚯蚓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環節動物 不是昆蟲

蜈蚣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門中的多足綱 不是昆蟲綱 因而也不是昆蟲

昆蟲是節肢動物門的昆蟲綱 主要特徵是: 身體分節為頭胸腹三部分 ,頭上有一對觸角 ,胸部有三對足(只能有3對,所以像蜈蚣 蜘蛛這些都不是)

4樓:戲水三割

不是,蜈蚣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總

綱,昆蟲是節肢動物門六足總綱的統稱,蚯蚓屬於環節動物門,昆蟲是歸屬於節肢動物門的乙個綱:昆蟲綱。

大多數昆蟲常被人們稱為「蟲子」,但許多被人們稱為「蟲子」的動物卻並不都是昆蟲。

所謂昆蟲,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徵:(一)身體由若干環節組成,這些環節集合成頭、胸、腹三個部分;(二)頭部不分節,是感覺與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對觸角,通常還有複眼和單眼;(三)胸部分為3節,可能某些種類其中某一節特別發達而其他兩節退化得較小。胸部是運動的中心,具有3對足,一般成蟲還有2對翅,也有一些種類完全退化;(四)腹部應該分為11節,但也常常演化為8節、7節或4節。

分節數目雖不相等,但都沒有足或翅等附屬器官著生。腹部是生殖與營養代謝的中心,其中包含著***官及大部分內臟;(五)昆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通常要經過一系列內部及外部形態上的變化,即**過程。

以下屬於昆蟲的是(  ) a.蚯蚓 b.蜈蚣 c.螞蟻 d.蜘

5樓:手機使用者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觸角一對,複眼一對,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如蝴蝶、蜻蜓和蝗蟲等.而蚯蚓用屬於環節動物;蜘蛛、蜈蚣和昆蟲等都具有身體有許多體節構成,並且分部,足和觸角也分節,體表有外骨骼等特徵都屬於節肢動物.但是蜘蛛、蜈蚣不具備昆蟲的特徵.

故選:c

蚯蚓、蝸牛、蜈蚣、蜻蜓哪個是昆蟲?

6樓:匿名使用者

這組動物用一條標準就能判斷是否是昆蟲,即昆蟲都有6條腿。

所以蚯蚓(無腿),蝸牛(無腿),蜈蚣(很多腿,不止6條)都不是昆蟲,只有蜻蜓6條腿,是昆蟲。

具體講,

蚯蚓是環節動物門的動物;

蝸牛是軟體動物門的動物;

蜈蚣是節肢動物門多足綱的動物;

蜻蜓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動物。

蜈蚣是昆蟲嗎??

7樓:愛做夢的比熊

蜈蚣不是昆蟲,它是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源起希留利亞紀(志留紀),至今仍有兩千八百種存活。

蜈蚣喜棲於潮濕陰暗的地方。人工飼養多模擬自然環境,讓其棲息於腐木石隙下和荒蕪陰濕的茅草地上。喜食肉,食譜範圍比較廣泛,尤其喜歡捕食各種昆蟲。

雖然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但其本身為常用藥材,性溫,味辛,有毒。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能。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傷風症、風濕頑痺、瘡瘍、瘰癧、毒蛇咬傷。

8樓:叫那個不知道

不是。蜈蚣為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龍、百腳蟲、少棘蜈蚣、吳公、蝍蛆等,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

常見的蜈蚣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紅頭的背部呈紅黑色,腹部現淡紅色,足為淡橘紅色或黃色。青頭的背部和足部呈藍色,腹部淡藍色,體型小,長度約為紅頭蜈蚣的二分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1、蜈蚣的腳呈鈎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顎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顎牙的毒腺口注 ,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強,被蟄後會造成疼痛但不會致命。

2、蜈蚣懼畏日光,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於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後(三月上旬),隨著天氣轉暖又開始活動覓食。

3、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驚蟄至清明前捕捉的質量較好。若「立夏」過後,多數雌體潛到隱蔽的地方產卵和蛻皮,較難捕捉。再者,立夏以後,雨水漸多,捕獲到的蜈蚣難以乾燥,容易生蟲腐爛,且肉薄質差。

9樓:手機使用者

蜈蚣不是昆蟲。蜈蚣為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龍、百腳蟲、少棘蜈蚣、吳公、蝍蛆等,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20萬現存種,佔整個現動物種數的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

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體型特徵

蜈蚣的腳呈鈎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顎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顎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強,被蟄後會造成疼痛但不會致命。

藥用蜈蚣是大型唇足類多足動物,只有21對步足和1對顎足;「錢串子」是蜈蚣近親,學名蚰蜒,只有15 對步足和1 對顎足;「石蜈蚣」也只有15 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 對、45 對,最多的達到750對。

生活習性

蜈蚣懼畏日光,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虫、蜘蛛、蟑螂等。

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於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後(三月上旬),隨著天氣轉暖又開始活動覓食。

蜈蚣鑽縫能力極強,它往往以靈敏的觸角和扁平的頭板對縫穴進行試探,岩石和土地的縫隙大多能通過或棲息。密度過大或驚擾過多時,可引起互相廝殺而死亡。但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餌料及飲水充足時也可以幾十條在一起共居。

蜈蚣為典型的肉食性動物,性兇猛,食物範圍廣泛,尤喜食昆蟲類。在早春食物缺乏時,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蘚的嫩芽。

10樓:匿名使用者

(1)身體的環節分別集合組成頭、胸、腹三個體段;

(2)頭部是感覺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嘴)和1對觸角,通常還有複眼及單眼;

(3)胸部是運動中心,具3對足,一般還有2對翅;

(4)腹部是生殖與代謝中心,其中包含著***和大部分內臟;

(5)昆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經過一系列內部及外部形態上的變化,才能轉變為成蟲。這種體態上的改變稱為**。

因此,昆蟲的基本特徵可以概括為:「體軀三段頭、胸、腹,2對翅膀6只足;1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以上為昆蟲的特徵,蚯蚓,蜈蚣都不具有,所以都不是昆蟲.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蟲,蟲胸有3對足,一對翅膀。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蜈蚣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總綱,昆蟲是節肢動物門六足總綱的統稱,蜘蛛屬於八足總綱,也不是昆蟲

【物種名稱】 蜈蚣

【又 名】 百足蟲、天龍、千足蟲

【拉丁學名】 scolopendra subspinipes【英文名稱】 scolopendra

【科屬分類】 多足綱、蜈蚣科(psittacidae)第一對腳呈鈎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顎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顎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一般長1.5公釐--34公釐之間。

藥用蜈蚣是大型唇足類多足動物,只有21對步足和1對顎足;「錢串子」也是蜈蚣,只有15 對步足和1 對顎足;「石蜈蚣」也只有15 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 對、45 對,最多的達到173 對。

13樓:小人物甲丁

不屬於蜈蚣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綱

昆蟲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昆蟲有6條腿

身體分為頭胸腹

蜈蚣都不符合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昆蟲最大的特徵就是身體可分為三個不同區段:頭、胸和腹。它們有六條相連線的腳,而且通常有兩對翅膀貼附於胸部。而蜈蚣沒有以上特徵,所以它不屬於昆蟲綱,它是多足綱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他是節肢動物!

蚯蚓和蜈蚣有什麼區別

17樓:愛麗絲學園

蚯蚓也稱「地龍」、「曲蟮」,是一種身體細長柔軟的環節動物。我們常見的蚯蚓是環毛蚓,全身由許多相似的體節組成。它生活在土壤中,長期的穴居生活,使它的頭退化,沒有眼。

蚯蚓以土壤中的動植物碎屑為食,經常在地下鑽洞,把土壤翻得疏鬆,使水分和肥料易於進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於植物的生長。蚯蚓可以作為家禽的飼料,是雞、鴨喜好的「肉類」食物。但蚯蚓也有為害的一面。

有一種寄生在豬體內的寄生蟲——豬肺絲蟲,在它的幼蟲生長發育中,有一段時間是寄生在蚯蚓體內的。因此,在豬肺絲蟲流行的地區,蚯蚓為這種寄生蟲的繁殖提供了方便的條件。

【溫度對蚯蚓生命活動的影響】

蚯蚓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蚯蚓對環境的依賴一般比恆溫動物更為顯著,環境溫度不僅影響蚯蚓的體溫和活動,還影響蚯蚓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及繁殖等,而且溫度也對其他生活條件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間接影響蚯蚓。因此,溫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條件之一。

一般來說,蚯蚓的活動溫度在5—30℃範圍內,0—5℃進入休眠狀態,0℃以下死亡,最適宜的溫度為20—27℃左右,此時能較好地生長發育和繁殖。28—30℃時,能維持一定的生長;32℃以上時生長停止;10℃以下時活動遲鈍;40℃以上時死亡,蚓繭孵化最適18—27℃。可見蚯蚓的最高致死溫度低於其他無脊椎動物。

養殖場最好在室內,在南方地區,夏天通風保濕,冬天只要關窗保溫就能全年正常生產(這裡的溫度指基料的溫度,因為空氣的溫度與基料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比如:當空氣溫度0℃時,基料溫度有12℃左右;當空氣溫度為38℃時,基料溫度卻只有28℃左右,這是因為糞料含有極高的水分)。

蜈蚣屬於多足綱,第一對腳呈鈎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顎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顎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藥用蜈蚣是大型唇足類多足動物,只有21對步足和1對顎足;「錢串子」也是蜈蚣,只有15 對步足和1 對顎足;「石蜈蚣」也只有15 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 對、45 對,最多的達到173 對。

在自然條件下,蜈曄一般棲息在山坡、田野、路邊或雜草叢生的地方,或棲息在井沿、柴堆以及磚瓦縫隙間,特別喜歡陰濕、陳舊的地面。活動的基本特點晝伏夜出。在溫度低於10℃時便停食,零下7℃進入冬眠期。

蜈蚣的壽命僅有6年,性成熟以後,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的雨後初晴的清晨進行交配,40天開始產卵,雌蜈蚣把受精卵產生在自己的背上,以便及時孵化。每只雌蜈蚣一次排卵達2-3小時,每次產卵80-150粒。卵表面富有粘液,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塊。

孵化期間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出幼蜈蚣。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動物,食性廣雜,特別喜食各種昆蟲,如黃粉蟲、蟋蟀、金龜子、白蟻、蟬、蜻蜓、蜘蛛、蠅、蜂以及它們的卵、蛹、幼體等,同時還吃裡蟲、蚯蚓、蝸牛及各種畜禽和水產動物的肉、內臟、血、軟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蘿蔔、嫩菜等,牛奶、麵包等作蜈曄的食物。

以下屬於昆蟲的是A蚯蚓B蜈蚣C,以下屬於昆蟲的是A蚯蚓B蜈蚣C螞蟻D蜘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 胸 腹三部分,觸角一對,複眼一對,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如蝴蝶 蜻蜓和蝗蟲等 而蚯蚓用屬於環節動物 蜘蛛 蜈蚣和昆蟲等都具有身體有許多體節構成,並且分部,足和觸角也分節,體表有外骨骼等特徵都屬於節肢動物 但是蜘蛛 蜈蚣不具備昆蟲的特徵 故選 c 下列哪種生物的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

下列動物,都屬於昆蟲的一組是A蜈蚣和蜜蜂B菜青蟲和蜘蛛C蝗蟲和蜻蜓D蟑螂和鼠

a 蜈蚣身體分為頭部和軀幹部,有多對足,沒有翅,屬於多足綱,不是昆蟲 蜜蜂是昆蟲,a不正確 b 菜青蟲是昆蟲 蜘蛛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有4對足,沒有翅,屬於蛛形綱,不是昆蟲,b不正確 c 蝗蟲和蜻蜓的身體分為頭 胸 腹三部分,有兩對翅,有三對足,都屬於昆蟲,c正確 d 蟑螂是昆蟲 鼠婦身體分為頭胸...

下列動物中屬於昆蟲的是A蝴蝶蟑螂B蜈蚣瓢蟲C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 胸 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具有觸覺和嗅覺的作用,昆蟲的體表有外骨骼,具有保護 支援和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的作用 胸部有3對足,一般有2對翅 螳螂 蝴蝶 蜻蜓 蟑螂 瓢蟲 具有昆蟲的特徵屬於昆蟲 蜘蛛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沒有翅屬於蛛形綱,蜈蚣分頭 胸 腹 3部分,觸角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