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手機使用者
介紹56個民族的簡介和34省自治區的
民俗風情
求裕固族,蒙古族,傣族,等等5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急急急急急!~~
2樓:辛德瑞拉
蒙古族 獻哈達:哈達是蒙古族
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獻哈達時,主人張開雙手捧著哈達,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詞或讚詞,渲染敬重的氣氛,同時將哈達的摺疊口向著接受哈達的賓客。
賓客要站起身面向獻哈達者,集中精力聽祝詞和接受敬酒。接受哈達時,賓客應微向前躬身,獻哈達者將哈達掛於賓客頸上。賓客應雙手合掌於胸前,向獻哈達者表示謝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遊點上,主人或服務小姐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賓客要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
主人或服務小姐斟茶時,賓客若不想要茶,請用碗邊輕輕把勺或壺嘴一碰,主人便即刻會明白賓客的用意。客來敬茶是一種高尚的蒙古族傳統禮儀。在蒙古歷史上不論是富貴之家還是貧窮之家,不論是上層社會還是平民百姓,也不論在交際上或在家裡,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場合,莫不以茶為應酬品。
家中有客來,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們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貴賓獻上一碗奶茶,接著主人又端上來炒公尺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忌廉、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製品。 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他們認為美酒是食品之精華,五穀之結晶,拿出最珍貴的食品敬獻,是表達草原牧人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通常主人是將美酒斟在銀碗、金盃或牛角杯中,託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讓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對主人瞧不起,不願以誠相待。
賓客應隨即接住酒,接酒後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會喝酒也不要勉強,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接著穿戴民族盛裝的家庭主婦端來清香撲鼻的奶酒款待客人,這也是蒙古族的傳統禮節。
主人會用詩一般的語言勸酒:「遠方的客人請你喝一杯草原佳釀,這是我們民族傳統食品的菁華,也是我們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
蒙古民族的禮宴上有敬神的習俗。據《蒙古風俗鑑》描述,廚師把羊割成九個相等的肉塊,「第一塊祭天,第二塊祭地、第三塊供佛、第四塊祭鬼,第五塊給人,第六塊祭山,第七塊祭墳墓,第八塊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塊獻給皇帝」。祭天則把肉拋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則拋入爐火之中;祭佛置於佛龕前;祭鬼置於包外;祭山則掛之於供奉的神樹枝上,祭墳墓即祭本民族祖先。
置於包外,祭水神扔於河泊,最後祭成吉思汗,置於神龕前。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薩滿教,其崇拜多種神祗,爾後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間信仰,把眾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軌跡。 待客:
蒙古族自古以來以性情直爽、熱情好客著稱。對家中來客,不管常客還是陌生人,都滿腔熱忱。首先獻上香氣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盤盤潔白的奶皮、乳酪。
飲過奶茶,主人會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時節還會請客人喝馬奶酒。有些地區用手扒肉招待客人,還有一定的規矩。例如用一條琵琶骨肉配四條長肋骨肉進餐;牛肉則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節肋骨及一段肥腸敬客。
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後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頦、脖子肉都是給晚輩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貴的客人或是喜慶之日則擺全羊席。 尊老愛幼:
蒙古人長幼有序,敬老愛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見到老人要問安。不在老人面前通過,不坐其上位,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並排而坐。
稱呼老人要稱「您」,不許以「你」相稱或直呼其名。見到牧民孩子不要大聲斥責,更不能打孩子。不要當著家人的面說孩子生理上的缺陷。
對孩子和善、親切,被認為是對家長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勸酒往往通過情真意切的歌唱表達出來,唱歌與勸酒是同時進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後,大家舉杯合唱,然後大家一起乾杯,如此數遍,酒意酣暢。
歌唱有禮儀性的,也有即興盡興的,有一人或數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達旦。熱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這種習俗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在。
選獵狗:蒙古族有獵狗打獵的習俗。因此,他們非常重視選留一只好獵狗——「臺格」,也就是經閹割的短毛細狗。
選留獵狗要注重好的品種,即從良種小狗崽中挑選腰身長,尾巴長而勻稱,聽覺靈敏,視力敏銳,動作敏捷,跑起來快的小狗作獵狗。 問候: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
「賽拜努」,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裡做客必須敬重主人。
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製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各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3樓:羊羊
風俗習慣指個人或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風俗由於一種歷 史形成的,它對社會成員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
風俗是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相輔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風俗、節日習俗、傳統禮儀等等。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乙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
七、八月的「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禁忌:吃肉時須用刀,給人遞刀時忌刀尖衝接刀者,忌用碗在水缸中取水,忌碗口朝下扣放,忌從衣、帽、碗、桌、糧袋、鍋台、磨臺、井口、繩上跨過,忌亂摸亂動有宗教意義的法器、經典、佛像、佛閣等,敖包上的石頭、樹枝忌隨便拿走。
2、回族
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
禁忌: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菸、喝酒等;禁止崇拜偶像(雕像、神像)、禁止玩賭,禁止放高利貸等。
3、苗族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
禁忌: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記不能去夾雞頭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夾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膽、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
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
禁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餈耙。
4、藏族
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
禁忌:無論到寺院的大殿經堂,還是到佛塔、轉經亭、燒香臺、瑪尼堆等處參觀旅遊,都必須順時針方向即從左到右繞行;進寺院大殿前,要脫帽;忌摸寺院內的各種佛像、經書、法器;覲見活佛、堪布時,說話舉止要恭順、文雅,遞接東西時要雙手獻接,離開時要倒退幾步,不得突然轉身離去,否則被視為不禮貌。
5、壯族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
禁忌:忌吃青蛙肉;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
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乙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乙隻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乾爹、乾媽。
4樓:匿名使用者
1、蒙古族 (měng gǔ zú)
蒙古族是乙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
七、八月的「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禁忌:吃肉時須用刀,給人遞刀時忌刀尖衝接刀者,忌用碗在水缸中取水,忌碗口朝下扣放,忌從衣、帽、碗、桌、糧袋、鍋台、磨臺、井口、繩上跨過,忌亂摸亂動有宗教意義的法器、經典、佛像、佛閣等,敖包上的石頭、樹枝忌隨便拿走。
2、回族 (huí zú)
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
禁忌: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菸、喝酒等;禁止崇拜偶像(雕像、神像)、禁止玩賭,禁止放高利貸等。
3、苗族 (miáo zú)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
禁忌: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記不能去夾雞頭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夾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膽、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
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
禁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餈耙。
4、傣族 (dǎi zú)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曆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
禁忌:不能撫摸「小和尚」的頭部,若被外人(特別是女性)摸過頭,被視為仇人,而且"小和尚""修身"時間會一切作廢,必須從頭開始。所以,外來遊客,若到寺院參觀千萬記住此習俗。
他們的臥室是不容外人窺看的,過去的習俗規定,若主人發現外人窺看主人的臥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門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
5、傈僳族 (lì sù zú)
傈僳族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禁忌:祭鬼神或祭龍樹時,忌婦女參加。產婦分娩,基家門口掛茅草葉或刺枝,防鬼闖入,若生男,客人不可帶弓箭和長刀入門;生女,不可穿鞋進家。
村子有人去世,全村人在葬前禁吃辣椒,只有與死者有仇的人才會故意吃辣椒。小孩夭亡,全家忌吃羊肉、蔥、蒜,否則以為會沖犯鬼神,會導致更重的災禍。
6、藏族 (zàng zú)
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
禁忌:無論到寺院的大殿經堂,還是到佛塔、轉經亭、燒香臺、瑪尼堆等處參觀旅遊,都必須順時針方向即從左到右繞行;進寺院大殿前,要脫帽;忌摸寺院內的各種佛像、經書、法器;覲見活佛、堪布時,說話舉止要恭順、文雅,遞接東西時要雙手獻接,離開時要倒退幾步,不得突然轉身離去,否則被視為不禮貌;不能隨手翻動瑪尼堆上的石塊;到寺院朝佛只能上午清早去,不得下午去朝佛;忌用食指指點佛像,應五指併攏,掌心向上,以示崇敬;進寺院大殿經堂或家裡經堂時,不得吸菸。
7、壯族 (zhuàng zú)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
禁忌:忌吃青蛙肉;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
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乙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乙隻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乾爹、乾媽。
8、朝鮮族 (cháo xiǎn zú)
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禁忌:朝鮮族婦女懷孕後有許多禁忌,如不能吃鴨、兔、狗和豬肉。據說孕婦吃了鴨肉,生下的孩子手腳會長蹼;吃了兔肉,孩子會長出紅眼睛;吃狗肉,孩子會早死;吃豬肉,孩子的**粗糙。
9、高山族 (gāo shān zú)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禁忌:忌生雙胞胎,迷信雙胎是野獸所在,預示著災禍將至,必殺其一以為禳災。
10、納西族 (nà xī zú)
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由神靈主宰。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 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禁忌:進入納西人家時不能打主人家的狗;有的地方還忌在家裡唱山歌,吹口哨。
11、布朗族 (bù lǎng zú)
布朗族過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曆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3天。
禁忌:打掃寨子期間,不准人進出寨子。過新年期間出門玩耍,不准在外住宿。登入布朗族人竹樓時要脫鞋,表示尊重主人。
擴充套件資料
民族風俗習慣,是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相沿積久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它具體表現在各民族的生產、居住、飲食、服飾、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禁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歷史傳統、心理感情以及道德準則、宗教觀念等。
作為民族特點的一種外在表現,風俗習慣對民族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參考資料
苗族傣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的出行方式
苗族的出行方式 出行方式 役畜以馬 狗 牛製作出 爬犁 拖日氣 恰爾奇刻 而且用馬代步,木輪車,現代交通工具。傣族的出行方式 1 古時遇到出行 聚會等家庭或社會活動時,人們也常以卜筮 圓夢 求籤 測字等方式來 吉凶,決定行止。出行時乘象。2 現代出行由大象 乘車 騎馬變為坐轎 維吾爾族的出行方式 維...
蒙古族漢族傣族維吾爾族白族壯族的各個節日
肉孜節,火把節,中元節,春節,潑水節,送灶節。漢族的知道吧,我告訴你維吾爾族的吧,維吾爾族文化有一定的獨立性,他們都不過春節等跟漢文化有關的節日。古爾邦節和肉孜節是維吾爾族最大的兩個節日,還有諾茹孜節 慶祝春節的到來 等等。蒙古族 回族 維吾爾族 藏族 苗族 傣族 白族 瑤族 壯族 滿族有哪些當地所...
高山族傣族藏族蒙古族黎族羌族彝族如果按民族名稱首字筆畫數由多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500萬的有 壯族 滿族 苗族 回族 彝族 蒙古族 土家族 藏族 維吾爾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56個民族分別是哪56個民族?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分別為 漢族 蒙古族 滿族 朝鮮族 赫哲族 達斡爾族 鄂溫克族 鄂倫春族 回族 東鄉族 土族 撒拉族 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