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日炎風
莊稼成熟:豐~。~年(豐收之年)。「歲比登~」。
年,古代谷一熟為年:凡五~。
熟悉,習知:~知。~熟。素~。相~。
事物醞釀成熟:「惡積釁~」。
一年在古文用乙個字表達
2樓:天天天藍
一年在古文用乙個字表達可以用「歲、載、秋、稔、春」。
1、歲(suì)有年,年齡,時間。
出自《說文》:「歲,木星也,從步戌聲,律曆書,以五星為五步。」意思是歲,木星的別名。經過二十八星宿,走遍陰陽十二辰,十二個月一輪迴。也就是一年。
例: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說》:「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意思是估計一年當中冒死的情況只是兩次。
2、載(zǎi)是年的意思。
出自:《爾雅·釋天》夏曰歲,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載。意思是:夏朝叫歲,商朝叫祀,周朝叫年,唐虞時代叫載。
例:魏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意思是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
3、秋:常用來表示整個一年,也泛指歲月,四季,四時。
出自:《史記》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將傳於王。」意思是皇帝與梁王在一起喝酒,皇上酒後淡然的說,我百年死後皇位傳予你。
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4、稔:也指年,古代谷一熟為年。
出自:《廣雅·釋詁》稔,年也。意思是稔就是一年。
例:魏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意思是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
5、春:泛指一年
出自: 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一臥東山三十春,老于宦途風塵之中。意思生活雖困頓,卻也閒散自適,不可能知道此時竟辜負了隨身的書劍,老于宦途風塵之中。
3樓:韓琴
1,年。
年其本義是年成,五穀成熟,即《說文解字》:「年,谷熟也。」引申為一年的收成、年紀、年節、年代、每年的等義,又是時間單位,指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次所需的約365又1/4太陽日的週期。
古文在敘述一年時間時,有「期年」、「周年」等,在這個週期內,可單獨用「年」表示,如:是年(這一年),有年(五穀成熟),豐年(五穀大熟)。如春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意思是大禹治水,八年在外面,三過家門而不入。
2,歲。
歲有年,年齡,時間的意思。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歲,木星也。
越歴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這句話的意思是歲,木星的別名。經過二十八星宿,走遍陰陽十二辰,十二個月一輪迴。
也就是一年。
3,載。
載是年的意思,指的是農曆的年,而農曆一年約為355日,與公曆年相差約11日左右。 所以說一載約為355日。春秋諸子《爾雅·釋天》:
夏曰歲, 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意思是夏朝叫歲,商朝叫祀,周朝叫年,唐虞時代叫載。
4,秋。
常用來表示整個一年,也泛指歲月,四季,四時。如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
千秋萬歲後傳於王。」釋義:皇帝與梁王在一起喝酒,皇上酒後淡然的說,我百年死後皇位傳予你。
5,祀。
中國商代對年的一種稱呼,先秦諸子《尚書·洪範》: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意思是周文王十三年,武王詢問箕子。
6,霜。
年歲,年歲的代稱,猶言秋,唐代賈島《渡桑乾》:「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成陽。」意思是離開家鄉後客宿在幷州這個地方已經有十年,我回歸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著故鄉咸陽。
7,春。
泛指時為年。唐代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意思是生活雖困頓,卻也閒散自適,不可能知道此時竟辜負了隨身的書劍,老于宦途風塵之中。
4樓:凜冬將至
一年在古文用乙個字表達可以用「歲、載、秋、稔」。
舉例:①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說》:「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釋義:估計一年當中冒死的情況只是兩次。
②魏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釋義: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
③唐代瞿穎《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釋義: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
④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釋義:皇帝與梁王在一起喝酒,皇上酒後淡然的說,我百年死後皇位傳予你。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記年的主要方式有三種:
一、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記年。漢武帝建元以前,帝王沒有年號,只能直書「某某王(公)某某年」或「××年」。
二、用干支記年。幹,即「天乾」;支,即「地支」。幹、支是中國古代用以記錄時間的一套專門的序數系統。
幹、支按順序兩兩相配,至六十次為一迴圈,稱為乙個「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
三、用國君的年號記年。中國古代帝王年號,從漢武帝劉徹「建元」年號開始,此後多以年號記年。
參考資料
5樓:文以立仁
年的本義是谷熟一季的意思,後引申為四季輪迴的時間單位。
一年,指乙個四季輪迴的時間,古文中對一年時間的表示,有一歲、一載等,都不能省略數詞一。
古文在敘述一年時間時,有「期年」、「周年」等。
在這個週期內,可單獨用「年」表示,如:是年(這一年),有年(五穀成熟),豐年(五穀大熟)。
一年是乙個偏正片語,古文沒有乙個字能表達它的。
6樓:杭
有稔、載、春秋等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一年,指乙個四季輪迴的時間,古文中對一年時間的表示,有一歲、一載等,都不能省略數詞一。古文在敘述一年時間時,有「期年」、「周年」等。
以,古漢語都有什麼意思
8樓:116貝貝愛
以在古漢語只能作介詞;表示拿,用,憑著。
出處:宋·蘇軾《石鐘山記》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
白話釋義:士大夫終究不願用小船在夜裡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
以拼音:yǐ
釋義:1、用,拿,把,將:以一當十。
2、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3、因為。
4、在,於(指時日)。
5、目的在於:以待時機。以儆效尤。
6、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以求。
7、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以前。以內。
8、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可以。得以。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予以[yǔ yǐ]
給以。2、以還[yǐ huán]
過去某個時期以後。
3、以便[yǐ biàn]
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使下文所說的目的容易實現。
4、以來[yǐ lái]
方位詞。表示從過去某時直到現在的一段時期。
5、以外[yǐ wài]
方位詞。在一定的時間、處所、數量、範圍的界限之外。
6、難以[nán yǐ]難於。
9樓:古今漢語教育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鐘山記》)
2.表示憑藉。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物件。譯為:把。
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②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③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
③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②餘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
②夜以繼日(成語)
③秋以為期(《詩經·氓》)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遊褒禪山記》)
②忽魂悸以魄動。(《夢遊天姥吟留別》)
2.表示承接關係,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①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遊褒禪山記》)
②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③各各竦立以聽。(《促織》)
3.表示目的關係,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當求數頃之田,於伊、潁之上,以待餘年,教吾子與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六國論》)
4.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遊褒禪山記》)
③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三)助詞
1.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範圍。例:
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出師表》)
②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踰侈。(以:表範圍)
2.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為。
①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后》)
②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五)名詞。譯為:緣由,原因。
①古人秉燭遊,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經。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盡矣。
2.通「已」,止。
①無以,則王乎?
卒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卒在古文中有以下7個意思:
1、用作名詞,意思是:供驅遣、差役的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
釋義:差遣了數萬人挖掘漕運的河道,三年就挖通了。
2、用作名詞,意思是:士兵。
出處:唐.杜甫〈北征〉詩:「至尊尚蒙塵,幾日休練卒?」釋義:天子還在流亡,才幾天就沒練兵了。
3、用作名詞,意思是: 古代軍隊的一種編制。
出處:春秋·左丘明《國語.周語中》:「四軍之帥,旅力方剛;卒伍治整,諸侯與之。」
釋義:四支軍隊的將帥氣盛勢強,軍容嚴整,諸侯都站在晉國這一邊。
4、用作動詞,意思是: 終止、結束。
出處:周·佚名《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釋義:沒有好衣沒粗衣,怎麼度過這年底?
5、用作動詞,意思是:死亡。
出處:北宋·司馬光《赤壁之戰》:「魯肅聞劉表卒。」
釋義:魯肅聽到劉表死了。
6、用作副詞,意思是:終於、終究。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非鞅》:「其後卒並六國而成帝業。」釋義:他死了之後終於合併六國一統天下。
7、用作副詞,意思是:倉猝、突然。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卷六○.杜周傳》:「卒搖易之**心惑,若是者誠難施也。」
釋義:上面意志突然動搖民心就惑亂,要是這樣制度就實在難以行得通。
「而」字在古漢語中都有什麼意思,「考」字 在古漢語中是什麼意思? 謝謝
1 本義,名詞 鬍鬚。而,頰毛也。說文 2 代詞 你,你的。予豈不知而作。詩 大雅 桑柔 3 連詞 表示並列 因果 轉折 承接 修飾等關係。而且,而今,而立之年,然而 4 動詞 通 如 好像,如同。例 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5 襯足音節,即 而 的幾種複合詞 而已 罷了。擴充套件資料 文言版 說文解字...
也字在古漢語中的意思,也字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是什麼
也,y 象形,本義女侌 陰 說文 也,女陰也。象形。i y 1.語氣助詞。表判斷語氣。莊子 逍遙遊 南冥者,天池也。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和氏璧,天也所共傳寶也。紅樓夢 第一回 此開卷第一回也。2.語氣助詞。表解釋語氣。左傳 莊公十年 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宋歐陽修 醉翁亭記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
學在古漢語字典的意思,之在古漢語字典中的意思 全部意思
你能接受繁體字字典嗎?如果能的話,王力古漢語字典 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古漢語字典了,可以這麼說,我考漢語言文字學的時候,推薦的就是這本字典 壆 斈 xu 動 1 形聲。本作 壆 象雙手構木為屋形。後作聲符,加 子 為義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學習的主體。本義 學習 2 同本義 study learn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