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媽媽的品位高,會影響孩子的品位,孩子的品位一定好,處處會走高階。
母親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2樓:翰林學庫
每個人一生中,母親對自己的影響總是巨大的,乙個母親是否有文化,是否品行端莊,是否教子有方,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母親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孩子思想觀念的形成。縱觀歷史上,那些有建樹、有所出息的名人,大都深受其母親思想之薰陶,從而也成就了他們的人生。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僅次於孔子的儒學宗師,被後人譽為「亞聖」。孟母之所以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兒子,全在於她對子女的悉心教育。
孟母三遷
孟子的父親在他年幼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乙個人帶著孟子生活,開始孟子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母親看到了,就皺起眉頭說:「這個地方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孟子的母親就帶著孟子搬到集市。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事。孟子的母親知道了,又皺皺眉頭:
「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至屠場附近,這次,孟子又學起屠夫宰殺豬羊,孟子母親知道了,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曆初一這個時候,**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後都學習記住。
孟子的母親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就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但孟子還是乙個小孩,有一次貪玩偷偷跑出學堂,孟子的母親看見後,就把一家人賴以生存的織布剪斷,並教育孟子說:學業若半途而廢,就如織到一半的布匹,是不能為人所用的。人若在年少時不好好讀書,長大了不會有大的成就。
從此孟子發奮讀書,終成為一代學術宗師。
陶侃幼為孤子,家境貧寒。陶母也是早年喪夫,她含辛茹苦,靠紡紗織麻維持生計,供養陶侃讀書。在教子上,陶母一直教育兒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
截髮筵賓
有一天,陶侃父親的好友範逵等數人途經陶侃的家鄉新淦,見冰雪封道,且又天色將晚,特來陶侃家借宿。陶侃有心待客,可是家中室如懸磬,著實沒有招待客人的東西,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範逵似乎也看出了陶侃的尷尬,便覺自己的行為頗為冒失。
這一切都被湛氏看在眼裡。她覺得家中雖然貧寒,但做人不可失禮。於是她連忙上前熱情招呼客人,並要侃兒和客人聊聊天,敘敘舊。
然後,她便轉過身去安排食宿問題。家中早已無錢買公尺,怎麼辦呢?湛氏習慣性地用手捋了一下鬢角,頓時想出了辦法。
她趁客人們閒**談之際,毫不猶豫地拿出剪刀,將長髮剪下,編成假髮,旋即出門賣與鄰人,換回了公尺油酒菜,又撬下家中幾塊舊樓板當柴燒,把墊在床上的禾草席子拿出來切碎喂客人的馬。這就是作為母親的湛氏」截髮筵賓」的動人故事。範逵等人被陶母的情誼深深感動,連聲讚道:
「沒有這樣的母親教育是出不了陶侃這樣的人啊!」
封壇退鮓
陶侃在海陽做縣吏的時候,恰好監管漁業。孝順的陶侃念及一生貧居鄉間的慈母,心中總覺歉然不安。有一次,趁下屬出差順路之便,囑託他帶了一罈醃魚送交母親。
誰知湛氏卻原封不動地將這一罈魚_退了回來,並在信中寫道:「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
陶侃收到母親退回的魚和回信,大為震動,愧疚萬分。他決心遵循母親的教導,清白做人,廉潔為宮,勤於政事,多為國家做有益的工作。後人贊曰:
「世之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則國何患無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惡有不理哉?」
歐陽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但他的成就也離不開他母親的偉大教育。
畫荻教子
歐陽修的父親歐陽觀是乙個小吏。在歐陽修出生後的第四年,父親就離開了人世,於是家中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歐陽修的母親鄭氏身上。眼看歐陽修就到上學的年齡了,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家裡窮,買不起紙筆。
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於是她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習寫字,反反覆覆地練,錯了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一絲不苟。
這就是後人傳為佳話的"畫荻教子"。幼小的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很快愛上了詩書。每天寫讀,積累越來越多,很小時就已能過目成誦。
歐陽修長大做了官以後,母親還經常將他父親為官的事蹟講給他聽。她對兒子說:你父親做司法官的時候,常在夜間處理案件,對於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來覆去地看。
凡是能夠從輕的,都從輕判處;而對於那些實在不能從輕的,往往深表同情,嘆息不止。她還說:你父親做官,廉潔奉公,不謀私利,而且經常以財物接濟別人,喜歡交結賓朋。
他的官俸雖然不多,卻常常不讓有剩餘。他常常說不要把金錢變成累贅。所以他去世後,沒有留下一間房,沒有留下一壟地。
她還告誡兒子說:對於父母的奉養不一定要十分豐盛,重要的是要有乙個孝心。自己的財物雖然不能布施到窮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義。
我沒有能力教導你,只要你能記住你父親的教誨,我就放心了。
明道、伊川二兄弟都是著名的儒學宗師,道德人品學術文章同為後世仰望,這與他們的母親侯氏夫人對他們的教育和影響是分不開的。
侯氏出生在乙個書香門第,自幼愛讀詩書,博聞強記,通古知今,是女中佼佼者。她七八歲時就能熟讀背誦許多古詩,有一段時間,父母看到她每當日落後便閉門不出,問她是什麼原因,她說:「古詩有『女人不夜出,夜出秉明燭』之說,可見女孩子夜出是不安全的。
」父母稱讚她的敏捷,常常感慨地說:「可惜她不是個男孩子,不然一定會成為朝廷的有用之材。
侯氏夫人治家寬厚待下,從不打罵奴婢。有時看到家人斥責奴婢,也要告誡說:「我們和奴婢貴賤不同,卻都一樣是人,不可欺壓。
」一次,夫人的小女兒忽然丟失,乳母、侍女都悲泣號叫,慌作一團。夫人卻鎮靜自若,安慰大家說:「不必害怕,人要活著總能找到,像這樣的驚魂失魄,能找到嗎?
」早年,其丈夫官小祿薄,家境並不十分富裕,可她卻依然樂於解囊濟貧,收養孤寡。丈夫的乙個遠房兄弟死了父母,她就收養了這個孤兒;侄女死去了男人,她迎回自己家來收養;道路上有被遺棄的嬰兒,她也讓人抱回家來撫育。鄰街有一小商長期在外謀生,妻子死後家人都逃亡失散,唯留下乙個三歲的孩子無人照管,夫人便著人把他抱回家來養活。
家裡人都不滿意,她就拿出自己平時積攢的錢買公尺買麵供小孩吃。小孩的父親回來後,意將小孩奉獻給夫人,以報答夫人的救命之恩。夫人婉言謝絕說:
「我養活小孩是等你回來,並沒有希望你去報答!」
侯氏夫人的美德,不但給「二程」以深刻影響,而且為世人所高度稱讚,說她是「克己為義,人以為難。」
侯氏夫人共生過六個孩子,活下來的只有程顥、程頤兄弟二人。夫人教子嚴而有方。「二程」小時剛會走路,家人怕其跌倒損傷,常常抱著不放,夫人看到後責備家人說:
「害怕孩子摔壞,什麼時候才能讓他們學會走路呢?」每逢吃飯時,夫人總讓「二程」坐在自己身邊,怕家人給偏食。當孩子索要好吃食時,夫人就嚴加制止說:
「小時候美味佳餚,長大後如何是好!」她嚴格要求孩子尊敬師長,愛護朋友,不惡語傷人。「二程」長大後,還念念不忘母親的教誨,常對人說:
「我們兄弟從不擇衣食,不惡語傷人,這些習慣不是生來就如此,而是母親教育的結果。」
「二程」自幼聰明好學,但夫人卻嚴格要求他們勤奮讀書,不讓孩子們去學「神童」。當時有個叫姜應明的神童,中了舉人,眾人都去**。夫人卻對這種做法不以為然,說這是誤人子弟,「神童」終究難成大事。
後來,這個「神童」舉人果然犯罪坐牢。夫人常以此事告誡「二程」,並在他們的書本上親自寫上「我愛惜勤讀書兒」、「殿前及第程延壽(程顥幼時名)」等字,鞭策和激勵「二程」勤奮讀書,金榜題名。後來,程顥中了進士,程頤也博學成長,兄弟二人都知名朝野。
「二程」成名後,不忘母生之地,他們從洛陽來盂縣講學,興道村的程子巖和村名就是因他們當年曾在此講學而得名的。
中國歷史上的這樣有賢德的母親數不勝數,如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在懷孕的時候,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場景,耳不聽淫逸無禮的聲音,口不講傲慢自大的言語。睡從不歪著身子睡,坐也不偏斜著坐,站不曾跛著腳站。不吃氣味不正的食物,切割不正的食物不吃,擺放不正的席子不坐。
所以文王生下來就聰明聖德,教一知十。其它還有岳母刺字、範謗母親全其大義的故事等等,皆是影響後世,代代相傳的典範。
你覺得自律對人的一生有怎樣的影響
首先,自律的人會不斷地提公升自己。我的乙個同事就是乙個非常自律的人,她在兒子考上大學之後自己就開始了認真的讀書學習,因為之前家庭生活忙碌,她一直都想考建造師,卻一直沒有成行,等孩子考上大學之後,她的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是她也開始了學習,每天下班之後的時間完成家務之後,就自己在家裡面學習。兩年的時間之內...
高考失誤,對人的一生影響有多大,高考失利對我一生的影響有多大
可以影響乙個人的性格,讓原本很開朗的乙個人,變得很不自信,通常會想辦法彌補自己學歷上的不足。高考失誤對人的一生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有很多人從此變得一蹶不振。對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可能會讓這個人不能考上心儀的大學,會讓乙個人一蹶不振。對人的一生影響會非常的大。因為高考決定你能不能上大學,如果乙個人沒有...
穿衣服對顏值影響到底有多大,穿衣打扮,對一個人的顏值影響能有多大?
俗話說 人靠衣裝馬靠鞍,不言而喻穿衣服對顏值影響是非常大的,一個人可以長得不是非常好看,但是妝容和打扮得精緻與否決定了他 她 的氣質和形象。舉個例子,周冬雨早期的時候,有些造型真是一言難盡。她的長相本身就是略顯寡淡的,黑色翻領的上衣十分的普通,沒有亮點,肩袖的設計反而顯得她的肩膀很寬,下身穿的短紅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