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忘了激動
春秋時期戰爭的性質是爭霸戰
戰國時期戰爭的性質是毀滅戰
2樓:孤獨的探索者
都是諸侯的爭霸戰爭。影響可以從民生,政治格局,人口數量,環境問題方面考慮。如:
戰爭導致人民負擔加重,荒廢了農業;導致人口急劇減少;使諸侯國數量減少了,為天下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導致生態環境變壞等等。(可以整理一下為利弊兩方面)。
3樓:賢德的布衣
促進國家統一,文化統一,促進軍事,**發展.且亂世出英雄,有白起,廉頗,藺相如,秦始皇李斯,孫武,孫髕,樂毅,等
4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無義戰啊……
產生的影響就是最後被秦全滅唄
春秋戰國時期的爭霸戰爭有何影響?
5樓:苦味精味苦
加速了奴隸制的瓦解,促進了新的經濟,社會制度的產生。
初步實現了區域性統一,加速了各區域的民族融合,為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
爭霸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6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爭霸戰爭的實質和影響
(1)實質:奴隸主之間的掠奪戰爭「春秋無義戰」,這話用現代的觀點來理解是不確切的,因為春秋時期也有奴隸反對奴隸主的正義戰爭,也有各國人民抵抗游牧部落進攻的自衛戰爭,但用這句話來說明春秋時期統治階級不斷發動的爭霸戰爭的掠奪性和非正義性,卻有一定的道理。
(2)影響:春秋時期的大國爭霸,是中國奴隸制瓦解的反映,大國爭霸的結果更促進了奴隸制的衰亡,也為社會的發展、階級關係的變化和新制度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在大國爭霸中,各大國兼併小國,開拓了疆土,實現了區域性的區域性統一。
在大國爭霸過程中,華夏族和周邊各部落的聯絡、交往、融合加強了,形成了以東方的齊國、南方的楚國、西方的秦國。北方的燕國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7樓:匿名使用者
給社會和廣大人民帶來嚴重災難。但也不能忽視爭霸戰爭的客觀影響,在爭霸過程中,各國進行改革,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國兼併小國,諸侯國的數目減少,加快了統一中國的步伐。
華夏族與其他民族接觸頻繁,有利於促進民族融合。
8樓:魏利斯
春秋戰國 (西元前770年-西元前221年)即東周,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
春秋戰國時期合稱東
周時期;西周時期,周朝君
王保持著天下宗主的威權,周王對諸侯國有較強的控制能力,禁止諸侯國之間互相攻擊或兼併。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王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同時,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一些被稱為蠻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響或民族融合的基礎上很快趕了上來。
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有的強大起來,有的衰落下去。於是,諸侯國互相兼併,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諸侯林立的情況,嚴重束縛了經濟文化的發展;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
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9樓:【明朝末年
春秋是爭霸戰爭,戰國是兼併戰爭,最大的影響我想是誕生了中國古代燦爛的文化,是中國歷史的**時期
10樓:偵探灰原哀
對以後漢武帝實行民族大一統,民族融合,順應了歷史潮流。
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與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
11樓:貞觀之風
1、春秋爭霸是各大國爭奪霸權的政治,是大國靠武力脅迫小國,承認其領導地位的強權政治;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符合人民群眾強烈要求結束**割據局面的意願,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統一戰爭的性質。
2、所謂「春秋無義」,是指發動這些戰爭的實質是為了爭奪土地、人口和對其它諸侯國的支配權,是把戰爭作為擴張領土和掠奪財富的手段,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戰國則主要是為了結束戰爭,統一天下。
3、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是建立在生產力較落後的情況下;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則是建立在生產力較高的情況下。
爭霸與反爭霸,兼併與反兼併。諸侯征戰、人才流動、思想活躍的春秋戰國時代緩緩拉開了序目,190餘諸侯國慢慢只剩下了齊、楚、燕、韓、趙、魏、秦這戰國七雄。
12樓:
在本質上的不同是:
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各霸主以擴大勢力範圍以及掠奪土地,人口,財富為目的.
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雖然也給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但它符合人民群眾強烈要求結束**割據局面的意願,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統一戰爭的性質.
春秋時期的稱霸戰爭和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有何不同?
13樓:白鷺丹楓
春秋時期的稱霸戰爭和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的不同點是:
戰爭性質不同:春秋時期爭霸戰爭是奴隸主大國爭霸戰爭,戰國時期兼併戰爭前期是封建兼併戰爭,後期是封建統一戰爭。
戰況不同:與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相比,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規模更大、持續時間更長、戰爭更加殘酷。
戰爭目的不同:春秋爭霸戰爭以取得霸主地位為主要目標。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目的是把對方吞併,統一中國。
戰爭的影響不同:春秋爭霸戰爭削弱了奴隸主貴族的勢力,促進新興地主階級的發展。戰國兼併戰爭則是促成了統一的封建大帝國的產生。
春秋時期爭霸戰爭(前770年—前476年)發生在奴隸社會瓦解時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時,一些諸侯國強大起來。為了奪取更多的土地、財產和人口,爭當左右天下、支配別國的霸主,幾個大的諸侯之間,了長期的爭霸戰爭。在爭霸過程中,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先後做過霸主,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
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是指西元前475年-西元前221年,經過各諸侯國的兼併戰爭,到戰國時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諸侯強國,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14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無義戰 在中國春秋時期還屬於奴隸社會,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屬於分封各王之間兼併土地,稱霸的戰爭。後來項羽滅秦後,採取的也是這種制度,自封為西楚霸王,分封各王。
在戰國時期中國已經過渡到了封建社會,作為封建王朝統一與反抗性質的戰爭。
1.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
意義:不利---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有利---1.對於結束**割據狀態,實現區域統一有積極作用;
2.對於阻止夷狄等游牧民族的入侵,保護華夏進步文化,增強各族間的融合有一定的作用;
3.爭霸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霸主都曾進行過改革以增強國力,其統治下的社會環境相對安定,使經濟得以發展;
4.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勢力,便利了新興地主階級實力的增長,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潰;
5.爭霸戰爭加速了新舊制度的交替,促進了奴隸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產生。
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是中國奴隸制瓦解的反映,也為社會的進步,階級關係的變化,新制度的產生,民族融合的加強等創造了條件。
2. 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
意義:1.進一步加強了統一趨勢;
2.使人民遭受了更深重的災難,人民渴望統一;
3.各國國君為了爭霸,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改革政治,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改革運動的興起。
春秋共有幾國,分別是什麼,春秋戰國時期 分別是哪幾個國家?
春秋 戰國 名稱的來歷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 季 月 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 夏 秋 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 春秋 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 春秋 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 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 西元前722年 到魯哀公十四年 西元前481年 共242年的大事。...
巨鹿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哪國,春秋戰國時期 分別是哪幾個國家
趙國或者是燕國,趙國可能性比較大 春秋戰國時期 分別是哪幾個國家 秦始皇,是姓趙的後裔,始姓趙,名鄭 應該叫做趙政 史記說的 齊威王版,名田因齊,西元前權356年,父田齊桓公去世後即位,至西元前319年,在位37年。楚莊王 公無前591年 又稱荊莊王,熊氏,名旅 一作呂,侶 春秋時楚國最有作為的國君...
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分別是誰
聶正 關誅 蓋頁 書,看唐雎不辱使命有寫到這四個 春秋戰國的四大刺客都有誰?要離 專諸 聶政 荊軻,唉,歷史一門很深的學問,你隨便說2個就是了,反正死人有不會爬出墳墓來和你計較的!一樓的,回答這麼詳啊,算了,我就不發了,捧場吧!厲害,說的夠詳細第一樓的 可以參考 刺客列傳 這部漫畫 國人畫的。還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