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對英國推行的勢力均衡政策的最恰當的解釋是

2021-03-04 06:14:32 字數 6035 閱讀 1701

1樓:

答案c英國的「勢力均衡」的外交政策是典型的近代均勢外交政策,即對歐洲大陸奉行「以歐製歐」的「勢力均衡」政策,維持歐陸強國間勢力均衡。

巴黎和會上,英國對德國的態度是什麼?

2樓:冰霜劍歌v達爾

英國希望大陸均勢,不希望過分削弱德國,一戰結束後,英國繼續推行其傳統的歐洲大陸勢力均衡政策,防止法國建立歐洲霸權。

3樓:八月桂

英國希望大陸均勢,不希望過分削弱德國?很不好?

19世紀60—90年代中期,英國在歐洲大陸奉行「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國海軍大臣戈申對此解釋道:「它是

4樓:手機使用者

a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回顧已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期英國奉行「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的目的在於保持歐陸大國之間勢力均衡以便最大限度地維護英國自身的利益,尤其是推行自由主義政策,因此a符合題意,b d兩項表述有誤,它與當時英國的世界殖民霸權地位不符,c美國不屬於歐洲,「光榮孤立」政策對美不適用。故選a。

請講解下英國的近代發展史

5樓:張蓉

我看了幾個,感覺這個總結的更適用於考試,希望你滿意

階段一:18世紀中期以前的英國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

1、革命背景和原因

①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興起和發展。(革命發生的經濟基礎)

手工工場建立和擴充套件:新航路開闢後,英國成為大西洋航運中心,制呢業迅速發展,手工工場建立。並擴充套件到採煤、煉鐵等領域。

圈地運動是對農業進行的一場資本主義改造運動,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經營方式發生變化,資本主義農場和牧場出現。發展了農業,積累了原始資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勞動力。極大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海外**、殖民掠奪、黑奴交易是16世紀英國商人海外活動的主要內容,有利於原始資本的積累。

都鐸王朝加強**統治的措施,客觀上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如:16世紀宗教改革後,英王成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不再從屬於羅馬教皇。

改革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削弱和限制了舊的封建勢力。鼓勵工商業和海外掠奪,不僅增強了國力,且對資本原始積累起著保護作用,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產階級勢力的壯大。2023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樹立海上霸權。

17世紀初,開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②階級關係上,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出現,並利用議會有權通過徵稅法案的權力同國王做鬥爭。(階級基礎)

③17世紀上半期,斯圖亞特王朝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觸犯了資產階級利益(這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主要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權神授」思想下,厲行**,極大損害了資產階級利益;宗教**下,嚴厲對待非國教徒,尤其是**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勢的緊張。(由於清教徒中反對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經濟只有的要求正適合資產階級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張成了資產階級、新貴族反封建鬥爭的思想**。

)④2023年蘇格蘭人民起義成為革命發生的導火線。

2、革命的特點、任務和經過

特點: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聯盟;打著宗教旗幟.任務:推翻斯圖亞特王朝封建**統治,建立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發闢道路

過程:①標誌:2023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

②內戰:2023年查理一世挑起內戰,最後,議會軍在克倫威爾指揮下經納西比等戰役打敗王黨軍隊,結束了內戰。③成立共和國:

2023年處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克倫威爾是實際的軍事**者。④復辟:

2023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從過程看,這是英國革命中的一大曲折;從當時混亂的政治形勢看,也是力量尚小的資產階級維護革命的策略。正是在當時政治鬥爭尖銳形勢下,政黨開始形成,出現輝格黨和托利黨。

⑤完成:2023年「光榮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標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

3、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和革命的影響

建立:2023年,議會通過的限制王權、約束國王行為的《權利法案》,這標誌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確立。(到18世紀,又逐漸確立內閣制、兩黨制)

國內意義:以君主立憲制取代了封建**的君主制,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闢了道路,成為英國歷史的分水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又為工業革命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世界意義:在當時,尤其歐洲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資本主義發展壯大已成為不可逆轉歷史潮流的形勢下,英國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個世界的要求。英國作為歐洲乙個重要的、有影響的國家,率先完成這一轉變和過渡,無論理論上或實踐上都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範例。

此後,歐洲和其他地區一些國家都在其影響下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進入要求推翻封建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同時,也標誌著乙個新的歷史時期——世界近代史的到來。(注:

「新時代」「新的歷史時期」並無根本差異,實際做題時靈活判斷。)

二、啟蒙運動興起(此時不作具體要求,只作為英國歷史的過程整合)

三、世界殖民霸權地位確立(非考試內容,不須詳記,只作為一般過程了解)

這一階段,在亞洲、北美進行殖民擴張,與荷蘭、法國等激烈爭奪。通過三次英荷戰爭,進一步確立海上霸權,荷蘭則喪失了歐洲強國地位。「七年戰爭」(1756-2023年)是英法爭奪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後較量,結果英國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地位,並雄霸歐洲。

階段二: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的英國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一、工業革命

1、概念:又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到大機器生產的飛躍。它既是生產領域大變革,又是社會關係方面的一場革命。

2、前提: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為資本主義發展奠定了基礎。

3、條件:① 圈地運動獲得大量的勞動力;② 海外活動積累了豐厚的資本;海外活動和殖民戰爭使英國成為最大的殖**家,海外市場進一步擴大;④ 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

4、完成:到2023年左右,機器大生產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機器製造業建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乙個工業國家。

5、突出成就:首先開始於棉紡織業並推動了紡織業的較大發展;克服了自然條件限制的改良蒸汽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具體為:

① 棉紡織業:珍妮紡紗機(2023年哈格里夫斯發明;揭開工業革命的序幕)② 動力方面:2023年瓦特改良蒸汽機(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③ 交通運輸:

2023年英國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1807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船)

6、主要影響:(注———此階段不必擴充套件,緊扣英國的發展狀態進行整理)

自18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從棉紡織部門新機器的發明和使用開始到機器製造業的出現,英國最早進行並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第乙個工業國和「世界工廠」,實力盛極一時。工業革命極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社會日益**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隨著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逐漸發展壯大,為鞏固和加強自身政治、經濟地位,資產階級強烈反對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要求進一步接觸封建束縛,實現自由競爭,自由經營和自由**。

2023年《國富論》一書的發表標誌著經濟政策由傳統保護主義到「自由競爭」的重大轉變。

二、政治狀況:

① 逐漸發展壯大的資產階級對維也納體系下的封建**不滿,要求更多的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積極爭取政治權利的自由主義改革和革命運動。如2023年英國進行議會改革,資產階級通過和平手段取得更多的權利。

② 工業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日益對立,矛盾尖銳。2023年,英國憲章運動正是這一矛盾激化的產物,它標誌英國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三、殖民活動和對外關係

1、為滿足工業發展和資產階級的需要,通過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方式,搶占原料產地,拓展商品市場。如:19世紀中期完全佔有印度、占領新加坡;發動侵略中國的兩次鴉片戰爭,割佔香港,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在大洋州,據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非洲,英國勢力滲入埃及;在拉美,加緊對新生國家進行經濟侵略。

2、亞洲革命風暴中,阿富汗、印度舉行反英起義;美國的獨立使英國喪失了17世紀初到18世紀30年代建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和新法蘭西。

3、這一時期,主張歐洲大陸「勢力均衡」的英國,為防止法國稱霸歐洲,多次組織反法同盟干涉法國革命。

階段三:19世紀70年代~一戰的英國

[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向帝國主義過渡]

一、政治經濟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英國由於可以在廣闊的海外殖民地榨取巨額利潤,便將大量資本輸往國外,不注重技術裝置的更新,工業發展速度減慢,被美、德超過,到19世紀末,工業產值退居世界第三位,失去了19世紀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與此同時,以科技、壟斷、效率為特徵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以自由主義、政黨政治、代議制為特徵的資本主義政治模式開始在英國形成。民主主義的資本主義在英國逐漸走向成熟。

二、對外關係

在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下,實力對比變化及殖民地利益分配不均等,加深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德國崛起後,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英德矛盾在殖民地問題上激化,逐漸發展成為「一戰」前帝國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同時,迫於實力相對下降的現實,英國放棄了長期以來不與任何國家結盟的「光榮孤立」政策,利用法、俄同德國的矛盾,於2023年和2023年先後簽訂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形成協約國集團,對抗2023年形成的以德國為核心的三國同盟。

兩大軍事政治集團擴軍備戰,相互爭奪,矛盾激化,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三、殖民活動

隨著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的過渡,英國參與列強瓜分世界,最終建立包括亞洲、非洲、大洋州、拉丁美洲等地的龐大殖民體系。其殖民地比本土大150倍,「大英帝國」進入全盛。對中國,在瓜分狂潮中,強租新界,最終占領整個香港;夥同列強組成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

階段四: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

[世界霸主地位動搖]

「一戰」後英國實力衰退,其國際地位產生重大變化,主要表現在:

1、經濟上,由戰前的債權國變為債務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移到紐約,英鎊地位動搖。2023年,工業產量才超戰前水平。

2、國際政治上,英國雖然聯合法國控制了國聯,打擊了美國,也通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了英法主宰世界的國際政治格局,但是,以英國為核心的歐洲這個國際關係中心舞台開始向美、日所在的美洲和亞洲伸展,美日的政治影響力不斷增加,威脅著英國的國際地位。

3、國內政黨政治發生變化。由於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戰後經濟的衰退,自由黨實力下降,標榜社會主義的工黨崛起,並取代自由黨同保守黨輪流執政。

4、軍事上,美國通過華盛頓會議取得與英國相等的制海權,英國自18世紀以來一直掌握的海上霸權被打破。

5、殖民體系動搖。由於經濟實力下降,對殖民地的統治力量削弱,難以維持龐大的殖民體系;同時,在「一戰」和**十月革命影響推動下,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識進一步增強,戰後民族解放運動形成高潮,英國殖民體系遭到極大衝擊。如2023年,「華夫脫」黨領導埃及獲得初步的獨立;2023年,英國被迫允許愛爾蘭南部26郡脫離統治享有自治權,英國國名也有「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6、對外關係上。

①英國在歐洲奉行「勢力均衡」政策,扶德抑法,反對過分削弱德國,拒絕加入法國組織建立的「歐洲安全保證體系」。

②1929-2023年經濟危機後,面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擴張,英國處於維護本國利益、禍水東引等原因,實行綏靖政策,結果,助長了法西斯侵略氣焰,也引火燒身。

③二戰爆發後,面對德國發起的「不列顛之戰」,在首相邱吉爾領導下,放棄綏靖政策,英勇抵抗德軍,成為歐洲抵禦法西斯侵略的堅強力量,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階段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

[世界霸主地位徹底喪失]

1、霸主地位喪失

由於二戰中再度遭削弱,實力下降,英鎊地位完全為美元取代。兩極格局下,歐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英國的國際政治霸主地位也徹底喪失。隨著大國地位的下降,同法國等步調趨於一直,推行追隨美國的戰略,依靠美國資本的援助,接受馬歇爾計畫,成為美國冷戰政策的宣傳者和追隨者,如:

配合冷戰加入「北約」。

2、恢復與發展

通過加強國際經濟聯絡、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進成果,及加強對經濟的巨集觀指導,積極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等措施,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介於蘇聯威脅日益嚴重和美國經濟滲透、政治控制的不斷加強,2023年,參與成立「歐洲共同體」,有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隨著力量的增強,同西歐國家一起,開始為提高自己的國際政治經濟地位努力,並衝擊著美國的霸主地位。

3、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在戰後高漲的民族解放運動中,英國被迫承認印度、巴基斯坦、緬甸、蘇丹、奈及利亞等亞非國家獨立。2023年中國從英國手中和平收回香港。

從北京海淀區到河北廊坊市的火車或者公交車有哪些?

北京站到廊坊北有火車。北京南站到廊坊站有火車。乘坐地鐵可以分別到達北京站和北京南站。4號線北京南站下車。2號線北京站下車,首先看你在什麼位置,海淀區範圍大。你可以先做地鐵或者公交到北京站 北京南站,然後做火車到廊坊。公交就只能是白天,到北京站然後做805 從北京出發昨晚一趟是19 40 到廊坊。坐火...

英國圈地運動的經濟影響,圈地運動對英國經濟發展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

1 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 自由勞動力。圈地運動實現了農民與土地的分離,使農民越來越少,失去土地的農民部分成為農場的僱傭工 入城市,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準備了大量的自由勞動者。同時,圈地運動也使家庭手工業被破壞,為工業擴大了國內市場,從而大大促進了英國的工業發展,使英國成為17 18世紀歐洲商業的領頭...

如果男人在老婆面前毫不掩勢對另女人的慾望,說明什麼

說明你你不能滿足他的慾望,所以他才會對其他女人的慾望那麼強烈。如果乙個男人在自己老婆面前不敢接別的女人 證明什麼關係 四種結論 1.男人與女人有見不得老婆的曖昧。2.疼愛老婆,不想讓老婆不高興 3.怕老婆,怕老婆不依不撓追問 4.還是怕老婆,怕老婆無風起浪。怕你誤會了,因為像這種事情,大多都解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