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士是指什麼人,中國古代士一般指什麼人

2021-03-04 06:08:14 字數 6290 閱讀 5891

1樓:勤奮的

「士」,上古掌刑獄之官。商、西周、春秋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稱。

戰國時的「士」,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曆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如:荊軻為燕太子丹刺秦王、馮諼客孟嘗君、蘇秦連橫等。

「士農工商」即古代所謂四民,指大學士、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

先秦時最低階的貴族階層。也是古代四民(士、農、工、商)之一。春秋時,士大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祿為生,有的有食田。

戰國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通稱,是脫離生產勞動的讀書人。

2樓:t天亮了

對於有學識知識分子的統稱

士指什麼人?

3樓:迷途之鷹

1、士,是作為封建社會中最基礎的貴族,也是最高端的百姓。歐洲有騎士,日本有武士,而中國的以知識份子為代表的士族階級;

有一定知識和技能之人

2、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戰國四公子)

3、專諸殺吳王僚、荊柯刺秦王 、聶政除韓相這裡還有些....

其實你去看史記的刺客列傳有更多....

4樓:匿名使用者

1.士指有膽識,有才能的人.

2.夫專諸之刺王僚、聶政之刺韓魁、 荊柯刺秦王

5樓:幻雪

相關了解:http://wenwen.

soso.***/z/searchsolved.e?

sp=s%e5%a3%ab%e6%8c%87%e4%bb%80%e4%b9%88%e4%ba%ba

2.毛遂、

齊桓公3.荊軻刺秦王

中國古代士一般指什麼人

6樓:飛喵某

中國古代的士,就是士大夫。

士大夫是傳統中國社會(朝鮮、越南、琉球曾經

為中國藩屬國,也深受其影響)對具有一定聲望和地位的知識分子和官吏之統稱。**選拔制度(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及科舉制度)是其形成的制度基礎。

士大夫既是國家政治的直接參與者,同時又是社會上層文化、藝術等的創造者和傳承者。中國等地的傳統社會將人分為貴族和平民,平民又分為「士」、「農」、「工」和「商」四種。

「士人」,則是對讀書人的統稱。既包括貴族(地主階層)中的讀書人,也包括沒有官銜的平民士人。

士大夫屬統治階層,一般擁有官銜,出現確立科舉制的唐代,並在宋代取得穩固的社會地位。經濟方面,士大夫多是地主,田地卻不是其必要條件。

士大夫的特徵是知識,擁有儒學教養,即讀書人。正因其儒學教養,士大夫有資格通過科舉而從政。

四民之中,士屬特權階層,士大夫可透過僕役提出訴狀。即使被告,審案時被州縣拘捕的,基本上也是僕役。

對士人不可單呼其姓,必須使用某「省元」的稱呼。有些士大夫和士人濫用權位,成為「武斷鄉曲」的豪強、「形勢戶」,勾結地方官控制地方。

士人是支撐社會、維持鄉村秩序的中堅力量,也是官僚士大夫的「預備軍」。理學家認為,士人理想的處世方式是:

1、輕財急誼,並不吝嗇,援助族人、鄉里中的窮人;

2、調停紛爭,據理調停族人、鄉里的種種紛爭,不必上訴地方官;

3、輕視功名利祿;

4、志在性理之學;

5、合乎禮教。如有官職,則應有能力處理不法行為,作風清廉。

中國歷史學者周非認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在歷來統治者軟硬兼施的政策之下,逐漸喪失他們的獨立思考精神與寬廣的視野。

由春秋時代文武雙全、講究理念原則的「士」,蛻變成為了追求個人功名不擇手段的「策士」;秦漢以後,再由「策士」蛻變為皇權服務的「謀士」。

隋唐建立科舉制度以後,「謀士」進一步蛻變為熟讀聖賢文章、寫好策論和八股文「進士」;元明以後,朝廷所辦的科舉以「四書五經」為主,「進士」的治國本領、道德修養、獨立思考等,又進一步沉淪。

周非詳細審視先秦以來幾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知識分子,然後斷言:兩千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其實是一部獨立思考、學術研究、道德修養多方面的沉淪史。

擴充套件資料:

士大夫階層的形成過程以及消亡。

1、先秦之士

「士」,在西周、春秋時是封建統治公職者之稱、為封建階級之一,多為卿大夫的家臣。西周時代,士為封建制度下的一種階級身份,在卿大夫之下,庶民之上。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專業與知識分子的統稱。

春秋戰國時期,是「士人」的形成期,提出「士」的理論標準的是孔子。《論語·泰伯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這就是說,重視道德操守、嚴於律己、忠君愛國的人就可以稱為「士」。「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時基本上是重疊的,若細分,則「士」的德行修養要比「君子」略低,也可以說「士」是有志於成為「君子」的人。

春秋戰國群雄割據,戰亂頻繁。各國有名有錢的諸侯貴族,如春申君、孟嘗君等,都以「養士」為時尚,最多時可達數千人,還互相攀比炫耀。「毛遂自薦」的典故說明,當時的「士」並沒有特別的標準,泛指具有一定異於常人才能的民間人才。

他們往往出身於貧寒之家或沒落的貴族,靠自己的一技之長依附於貴族,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曆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

2、漢代至唐代

到了西漢,儒生董仲舒說服當時的漢武帝,不以祖制黃老之術治國,改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從此,孔子及其**的儒家學說開始成為以後各代上的主流哲學。

東漢士大夫,部分源自服膺儒學的地方豪族,如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河內司馬氏。這些士大夫階層遵行名教(君臣、父子等),符合孝友、禮法等道德標準,特別著重孝道,到西晉,與司馬氏一起組成晉朝的統治集團。

魏晉時期,出現了著名的「竹林七賢」。他們既有很高的文學、藝術造詣,又有高潔的道德操守,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羈,放浪形骸。他們中的許多人情願醉酒而死,也不在腐敗的朝廷中工作。

在權勢與道義發生衝突時,一定會「樂其道而忘人之勢」(《孟子·盡心上》),這種精神氣質對孔子的「士」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即如果政治黑暗,那麼因為不願同流合汙而遠離政治,醉心於文學藝術,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即「隱」。

這種精神也可在老莊哲學中找到母體。「魏晉南北朝之士大夫尤多儒道兼綜者,則其人大抵為遵群體之綱紀而無妨於自我之逍遙,或重個體之自由而不危及人倫之秩序也。」

3、宋代

雖然隋唐時期就有了科舉制度,但真正意義的士大夫,是在武則天大開科舉以後,逐步形成的文化群體。到了宋代,科舉成為選拔**的主要途徑。如此,哲學精神的傳承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士大夫」(或稱「士)這一群體應該說在宋代正式形成了。

宋初諸帝提倡文學,廣開科舉,讀書風氣大開,士人紛紛應舉,經科舉起家而得官職,成為士大夫。北宋士族盡是新興,絕少源自唐代大族。

從晚唐到北宋,名族貴胄為官者,由76.4%降至13%;寒族為官,則由9.3%增至58.4%。宋代士大夫佔人口1-2%,支配了田地、教育和政權,乃至間接控制商業。

士大夫科舉中進士,社會地位即大為提公升,較大族或豪族為高,享有法律特權,衣冠與庶民不同,全家以至族人都大大得益。

士大夫享有免除勞役及其他特權,親屬眾多,並掌握農村財富。取得官位的家庭,成為「官戶」,與民戶不同,有時也稱「形勢戶」,即地方上的有勢力家族。

4、元明清

明朝科舉考試中的皇帝,能在科舉中層層上攻到殿試成為天子門生是士大夫的最高榮譽。

宋代程朱理學的發展進一步強化、發展了儒家思想,佔據了哲學的主流地位。科舉制度的完善,使得文化考試成了做官的唯一合法途徑。

「學而優則仕」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開始成為讀書人信奉的格言。反過來說,****也必須是飽讀儒家詩書經典的文化人。這從政治制度上保證了「士大夫」群體必然是乙個精英知識分子階層。

5、影響和消亡

士大夫階層和「科舉制度」相伴相生。科舉制度的撤消,也就意味著士大夫階層失去政治制度保障。

清末(19世紀末,20世紀初)政治在內憂外患中已經面臨全面崩潰。2023年9月2日,慈禧上諭明告終止了全國所有的科舉考試,此事件標誌著科舉制度的結束。

隨著世界範圍內工業革命的影響和中國國內西學東漸的進行,傳統士人之所學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再加上科舉制度的取消,使之失去了「學而優則仕」的上公升通道,傳統士大夫和士人階層在中國走向瓦解。

7樓:學院派魚多多

1、古代指掌管刑獄的**。

出處:其附於刑者,歸於士。——《周禮·大司徒》

釋義:那些被刑法處理的人,歸」士「管理。

2、商、西周、春秋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

貴族的最低等級。位次於大夫。在政治上居於卿大夫與庶民之間,處於貴族的最低層,幾與庶人相接;在宗法上,大夫臣士,士依附於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舉;在經濟上,士有一定數量的「食田」,祿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勞而食;在文化上,士受過禮、樂、射、御、書、數等多種教育。

出處:荊州與國相鄰接,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資治通鑑》

釋義:荊州和(吳)國接壤,周圍山水險要,防守堅固,士族百姓富裕。

3、戰國時的「士」,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曆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如:荊軻為燕太子丹刺秦王、馮諼客孟嘗君、蘇秦連橫等。

出處: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燕策》

釋義:風聲蕭蕭地吹呵,易水寒氣襲人,壯士在此遠去呵,不完成任務誓不回還!

4、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稱。

春秋中後期,士作為乙個社會等級逐步解體。由於禮崩樂壞、宗法制鬆弛以至於瓦解,士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藝知識,已經一無所有;另一方面,士在失去「鐵飯碗」的同時,也擺脫了宗法制的束縛,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獲得了較大的人身自由。

出處: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鹹歸附之。——《資治通鑑》

釋義:孫討虜(孫權)為人聰明仁惠,敬重、禮待賢才。江南的英雄豪傑都歸順、依附他 。

8樓:風翼殘念

士人,古時指讀書人,也是指中國古代文人知識分子的集體。他們學習知識,傳播文化,對國君的政治尊重, 學術方式,在道和國君之間旋轉。他們是國家政治的參與者,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者和繼承人。

士是只有在中國古代才有的特殊身份,是中華文明獨有的精英社會群體。

士的階層很早就出現了。西周、春秋時代,士,在政治上居於卿大夫與庶民之間,處於貴族的最低層,幾與庶人相接;在宗法上,大夫臣士,士依附於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舉;在經濟上,士有一定數量的「食田」。

祿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勞而食;在文化上,士受過禮、樂、射、御、書、數等多種教育。他們的社會職業因而是多樣化的,或充任武士,或作卿大夫的邑宰、家臣,或在天子、諸侯的宮廷和基層行政機構中擔任一般職事官。

春秋中後期,士作為乙個社會等級逐步解體。由於禮崩樂壞、宗法制鬆弛以至於瓦解,士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藝知識,已經一無所有;另一方面,士在失去「鐵飯碗」的同時,也擺脫了宗法制的束縛,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獲得了較大的人身自由。

而大國爭霸的政治需要,使得各諸侯國爭相「尚賢」「使能」,從而刺激了社會對智慧型、知識的需求急劇增長;以傳播文化與政治知識為主的私學在這一時期大量湧現,不僅培養出大批文化人,而且形成「不爭輕重尊卑貴賤,而爭於道」的文化理念。種種歷史機緣的遇合,促成了士人的崛起。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代士大夫階層的產生:

周朝政治文化主要為樂師和史官。經過長期演變,在戰國時期,樂師變成了儒生,史官變成了吏,這兩個代表儒家和法家的群體長期存在這尖銳的矛盾。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堅守法治,專用文吏也就是刀筆吏。

曾經秦始皇也想過兼用儒法兩家,甚至給了儒家以優厚的待遇,可是儒家頑固不化,一心要復古制。秦始皇終其耐心也沒有完成儒家法家的融合。儒家遭到了嚴重打擊,秦帝國不久也以滅亡而告終。

之後漢高祖建立了大漢帝國,因為劉邦對儒家不甚喜歡,因此儒家在漢初也沒有得到重用,此時的帝國統治階層依舊是秦時所用的文吏。

直到漢武帝時期的獨尊儒術,儒家才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自此漢帝國的政治體系為儒法兼用,外儒內法。可即便這樣,儒法衝突依舊激烈,這體現在西漢政治的方方面面,比如鹽鐵論上儒法鬥爭的短兵相接。

直到西漢末年,王莽的橫空出世,他立志做乙個大儒,精心修習儒家詩書禮樂,在他當政之後,文吏徹底成為帝國的陪襯,儒生成為了帝國的核心。這時他們終於可以去創造自己那個不切實際理想化的王國了,而王莽新政實際上就是漢儒長期復古改制的產物。

而最終,儒家夢想中的新政結果就是帝國崩潰、哀鴻遍野、戰亂四起。最終新莽政權也以極快的速度走向滅亡。東漢時期,帝國的統治階層又變成了重文吏而輕儒生。

儒生階層痛定思痛徹底反思,之後直到東漢末年出現了大量的儒生文吏化,文吏儒生化。

此時的儒生和文吏基本達到了融合繼而形成了後來的士大夫階層。直到魏晉時期,選官制度也由原來的分途擇選變成了只看經學不看文法了,當然前提是儒生文吏化。

從原來的執法之吏,不窺先王之典,縉紳之儒,不通律令之要到後來的吏服訓雅,儒通文法。幾百年的融合之路,真可謂長路漫漫啊。

秦和新莽的滅亡切實的證明了儒法的缺一不可。儒法注定要從分化衝突走向融合。**也要高學歷,學者也可走仕途,這就是中國兩千年來獨具特色的士大夫體系。

中國古代「四靈」是什麼,中國古代的「四靈」是指什麼?

青龍 青龍 指青色的龍,青色即蒼色,所以又稱 蒼龍 東方是青色,佔東方的龍故稱 青龍 春天配以東方,其靈物 青龍 代表了春天的生機 萬物生長之氣。青龍的生氣勃勃,就彷彿春天的花草萌芽之象。白虎 在漢代人們把虎看作百獸之王,相傳五百歲的老虎毛色才會變白。所以白虎就成了神物,唯有帝王廣施 德政 才能出現...

為什麼中國古代買賣存在中人,中國古代人口可以買賣嗎

就是給買賣雙方做個見證,為了不讓買賣雙方發生毀約等爭執事件的發生。其實現在也有啊,基本上有介紹人 擔保人和見證人,介紹人類似跑和的 牽線的,擔保人和見證人主要就是規避風險的手段。中國古代人口可以買賣嗎?奴隸制的社會,努力可以買賣,但在封建社會這就被明令禁止,甚至有的時候比現在還嚴,都可以處凌遲 車裂...

中國古代的數字,中國古代的數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 十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 除了一到十,百,千,萬外,還有表示大數字的。億 10的8次方,也就是數字後加8個0,以下類推。兆 10的12次方。京 10的16次方。垓 10的20次方。秭 10的24次方。穰 10的28次方。溝 10的32次方。澗 10的36次方。正 10的40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