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孩子學習好不好,關鍵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孩子有沒有「德行與責任」觀,有責任心的孩子就會主動學習,因為他把學習看作是自己份內的事,他學習是為了自己而學,不是為老師、學校、父母學。主動學習的孩子學習一般都不會差,或者說即將暫時差也不會一直差下去。
二是孩子對學習有沒有興趣,這是孩子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而德行與責任觀、學習興趣都離不開家長的培養。
幸福家族第133期學員李q
不同的孩子成長在不同的環境他會養成不同的規矩,而每個孩子其實都會接觸不同的場合,到底
孩子會不會在不同的場合下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行為,以適應環境和場合的需要,這要求做父母的去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我孩子的規則意識就不是很好。主要表現在學校,上課時紀律差,總想與別的小朋友說話,為此老師沒少跟我告狀;學校有活動需要站隊時,要求快、靜、齊,他也管不住自己,總是讓老師操心。他在班裡相對年齡比較大,可他的行為還不如比他年齡小的同學,這讓我和愛人很著急。
最近我們也在反思,孩子的問題本質上是家長的問題,那麼我們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我和愛人的脾氣都比較好,因此,有時對孩子的很多行為覺得沒必要要求,
久而久之,孩子的很多行為就沒有了約束,導致了他在很多場合下自我約束的能力就比較差。另外,
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定立乙個家規。
其實,在孩子上課愛講話問題剛出現時,我們就曾經定立過乙個有關學校行為規範的家規,而且為了好記,我還專門把它編成了順口溜的形式。但直到昨天與薜老師溝通完後,我才意識到,
這個家規學校篇的定立其實是我們急功近利的表現。如果孩子在生活上的習慣不改,那麼直接要求學習習慣,對孩子來說是不可能的。
而且,針對學校習慣定立家規,對於我們家長來說,很難監督執行。反而使孩子容易鑽空子,養成更不好的習慣。於是我對鄭老師所講的「有德必有才」這句話就更有深刻的體會。
立規矩,實際上就是定立乙個人的行為規範的原則,對於乙個家庭的規矩,是給家庭每個成員定的,要遵守平等、尊重的原則,要讓孩子覺得公平,而非針對他乙個人。首先我要對孩子充滿信心,
對所有定立的規矩,不僅大人可以堅持做到,孩子也是一樣。
讓孩子坐下來和我們一起來商量規矩應該在哪些方面制定,具體應該做到哪些。讓孩子參與的過程,實際上是孩子形成正確思維的過程,只要形成正確思維,在規矩的實施時,只需要加深印象就行。另外,也讓他對其他家庭成員進行監督,讓他覺得公平,也讓他有堅持不懈的信心。
這次規矩的制定主要關注生活方面,這樣,我們一家人就可以互相監督,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則意識,在不同的場合都應該有相應的行為。
另外,如何放手把責任還給孩子。上週我的做法是規定好的當天的事情提醒孩子一定要當天完成,但是孩子做事很拖拉,總是先玩,不到最後一刻,不做該做的事。因此經過與薛老師的溝通,我在反思,我到底是放手了,還是撒手了?
把握原則和道德責任底線,規定好每天必做的事情,這是原則問題,同時,不傷害自己和他人,不妨礙別人。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但為了避免讓孩子再拖拉,
我覺得應該給他適當的幫助,
把每天必做的事情列表,建議他每天一回家就開始做,如果在9點半之前做完該做的事情,就可以跟爸爸下幾盤棋,或者跟我玩一會兒遊戲作為獎勵。如果,做事拖拉,在該睡覺時還沒完成,就幫助孩子總結拖拉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做事三心二意,還是因為沒有合理安排,根據具體問題分析原因,並且表示對孩子的信心,相信他第二天一定會有進步。
時刻牢記平等、尊重,需要時給予幫助,建議時卓有成效。
很多家長都為怎樣給孩子立規矩而煩惱
2樓:俟來官新曦
無規矩,不成方圓,你可以和孩子協商或者讓孩子自己立,但是要讓孩子保證,自己立的規矩必須遵守
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3樓:我愛大大
《三字經》上說「養不教,父之過」;德國哲學家弗羅姆說:「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親雖不能代表自然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風紀的世界、閱歷和冒險的世界。
」再好的母親也無法替代父親的角色,因為父教與母教是不同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規則教育。與孩子交往時,母親更多的是與孩子進行身體接觸和語言交流,父親則多是通過運動和孩子進行遊戲交流。
在遊戲規則方面,母親傾向於遷就孩子,而父親則更注重「立規矩」。也就是說,孩子會從父親這裡知道什麼是規則,孩子會觀察爸爸怎樣面對出言不遜的人,怎樣面對挫折、化解危機,然後進行模仿。
第二,形成性別意識。父愛對男孩和女孩的性別化發展程序具有重要影響。男孩會模仿父親的角色和行為,形成自己的性別特徵。
女孩往往從父親身上找到未來生活的參照,青春期的女孩甚至會把父親作為未來丈夫的標準。
現在,很多家長都擔心影視娛樂節目會對孩子的性別意識造成影響,「偽娘」和「假小子」會讓孩子分不清男女。美國父親角色研究專家羅斯·派克認為,如果父親在家中是果斷的、具有支配性,男孩往往表現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親在家裡表現比較軟弱,而母親具有支配性,男孩會表現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徵。
小學階段,是孩子性別意識形成的初期,爸爸的作用最為關鍵。要多帶孩子到戶外運動,多鼓勵男孩的冒險精神和勇氣。對女孩來說,爸爸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態度,都會對女孩今後的社交能力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4樓:布贍查英範
我們家不立規矩,孩子什麼的都是跟著大人學的,大人做好了就等於立規矩了
5樓:lan兒歌
每個孩子都有階段性的敏感期,有的時候利用好敏感期會事半功倍,給孩子建立規矩這個事,也同樣可以利用秩序敏感期。
2-4歲的寶寶一般會處於秩序敏感期的階段,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之後,他會慢慢地開始嘗試關注和認識理解外在事物間的規則聯絡,因此就很容易接受生活中的行為準則,也就是說很容易接受爸爸媽媽建立起來的「規矩」。但是規矩怎麼去明確的建立呢?切忌急躁不斷嘮叨打罵孩子。
其實有很多高效的方式可以幫助爸爸媽媽給孩子們建立「規矩」
1、繪本閱讀
可以通過繪本閱讀的方式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佐佐木樣子的噼里啪啦系列,非常有意思的一套繪本,可以教給孩子拉粑粑的要怎麼做,洗澡要怎麼做,繪本裡面還有乙個個小機關,可以跟孩子一邊玩一邊去學習,閱讀完了可以和寶寶真實生活聯絡在一起,比如寶寶真的要上廁所時候,跟寶寶說還記得我們之前在書裡學過嗎?應該怎麼做呢?放手讓孩子去嘗試,積極地引導,慢慢地就能養成良好地生活習慣了。
再比如《大衛,不可用》這本書也能告訴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不可用做,書裡的大衛是個調皮蛋,和很多寶寶都非常貼近,聯絡寶寶的日常生活,給寶寶去輕鬆地「立規矩」。
2、以身作則
有句俗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其實就是說的爸爸媽媽對於寶寶的影響非常的大,朝夕相處,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的強,媽媽怎麼做,爸爸怎麼做,孩子是會學習的。比如如果媽媽把家裡的各種物品都擺放的整整齊齊,並且使用完畢後都物歸原處。這樣孩子每天在你的身邊就會養成歸置秩序的技能。
小到脫鞋這種日常小事,大到公共場合秩序的維護,爸爸媽媽都可以以身作則,去一點點引導。
在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幾點
1、有耐心,不論孩子多麼「笨手笨腳」,一定要給孩子嘗試努力的機會,不要急躁。
2、懂得讚美,當看到孩子有一點點小的成就時,一定要給孩子肯定,明確的表達出來。
3、懂得鼓勵,孩子可能有的時候做的不是特別好,可能自己也會著急,演變成大哭大鬧,給孩子乙個擁抱,鼓勵他,給他信心。
4、靈活對待,這個時期的孩子有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認知表現地過於執拗,比如自己家脫鞋一定要放在鞋架上,但是去了別人家做客,人家家裡是要把脫下來的鞋放在地毯上,這時候孩子可能就不理解,就會哭鬧,這時候媽媽就要通過講道理,擁抱,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去引導孩子。
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6樓:手機使用者
幫助孩子樹立規矩,讓孩子們判斷是非善惡,自發地去建立良好的秩序與和諧的氛圍。
陷阱一 一招出 天下太平
許多爸爸媽媽常常認為「給孩子立規矩,他又不聽,有什麼用,只有一招最靈驗,那就是打!打孩子是萬萬要不得的,暴力會摧毀孩子的自尊,在孩子的心裡埋下恐懼、憤怒和仇恨的種子,也在暗示孩子一切問題都可以運用暴力來解決。還有一些其他的懲罰手段也不可多用,尤其要注意,行為和懲罰之間一定要有通順的邏輯關係,比如,「你要是把子彈對著別人發射,我就必須沒收它,不讓你玩兒,以免你傷害別人。
」做出這樣的承諾之後,一定要履行諾言,而不是威脅了又威脅,雷聲大雨點小,讓孩子覺得你只是在嚇唬他,次數多了他也就不把你當回事了。
陷阱二 不一致 導致混亂
孩子犯了錯誤後,爸爸媽媽也許會立場堅定地要給予處罰,但是爺爺奶奶往往就會替孩子求情,甚至會用自己的權威來壓制爸爸媽媽。這種情況是最要不得的。
在給孩子立規矩的過程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態度都應一致,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指責。否則的話,孩子很快會找到家長之間的「空子」,會因為有老人的撐腰,變得不明是非、不講道理,難以教育,這種局面一旦形成想要扭轉就難了。
陷阱三 壞規則 目的不明
很多時候大人之間為了所謂的「面子」常常給孩子樹立一些自相矛盾的規矩。最經常碰到這種情況的就是兩家孩子在一起玩,搶玩具。小孩往往覺得很困惑,為什麼自己的玩具被搶走了要去搶回來,大人卻不讓,「讓別人玩一會兒嘛,不要那麼小氣。
」等到自己去搶別人的玩具時,大人又說「不許搶」,反正怎麼做都不對。碰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盡量把他們分開,如果他們不能輪流玩,都要同時搶同乙個玩具的時候,就把那個玩具收起來,乾脆誰也別玩了。
陷阱四 做過頭 過猶不及
如果大的規矩有了,小處不妨可以寬鬆一些,不能過分苛求完美。想想我們自己還不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經常「違規」嗎?有時,也可以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爾放寬一下「政策」,比如中午看一場電視、晚睡乙個小時,等等,這樣會減輕壓力,讓孩子更加自覺地遵守規矩。
相信孩子,不要以為偶然的一次「放縱」就會養成什麼壞習慣。
陷阱五 太鬆散 毫無效力
媽媽規定去商場不可以亂要東西,可東東看到自己喜歡的小汽車後就賴著不願意走,並且大聲地哭鬧起來。媽媽左思右想之後,還是滿足了東東的要求。
這個媽媽的做法是錯誤的,既然立下了規矩,就應該去遵守執行,任意地更改會讓孩子有空可鑽,以後也不會再把所謂的規矩當回事了。哭鬧是孩子試探爸媽的一種方式,如果孩子哭鬧就無原則地順從他,他就會抓住大人的弱點,並且一再地用這種方式滿足自己的願望。
在孩子的教育中,如果是立下的規矩,那麼無論時間、地點、場合,都要去遵守。比如在家時規定不許隨地吐痰,在外邊也一樣不許。而不是今天這個樣子,明天那個樣子,在家一套,外邊一套。
這樣只會讓孩子糊塗,無所適從。
怎樣給孩子立規矩,我們應該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應該給孩子怎樣立規矩?三字經 上說 養不教,父之過 德國哲學家弗羅姆說 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親雖不能代表自然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 科學技術的世界 法律和秩序的世界 風紀的世界 閱歷和冒險的世界。再好的母親也無法替代父親的角色,因為父教與母教是不同...
怎樣給孩子立規矩,如何給學生立規矩?
幫助孩子樹立規矩,讓孩子們判斷是非善惡,自發地去建立良好的秩序與和諧的氛圍。陷阱一 一招出 天下太平 許多爸爸媽媽常常認為 給孩子立規矩,他又不聽,有什麼用,只有一招最靈驗,那就是打!打孩子是萬萬要不得的,暴力會摧毀孩子的自尊,在孩子的心裡埋下恐懼 憤怒和仇恨的種子,也在暗示孩子一切問題都可以運用暴...
我怎樣給孩子立規矩,我們應該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其實孩子學習好不好,關鍵的因素有兩個 一是孩子有沒有 德行與責任 觀,有責任心的孩子就會主動學習,因為他把學習看作是自己份內的事,他學習是為了自己而學,不是為老師 學校 父母學。主動學習的孩子學習一般都不會差,或者說即將暫時差也不會一直差下去。二是孩子對學習有沒有興趣,這是孩子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