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如何認識當前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怎麼看待它的成績與不足

2021-03-04 04:39:27 字數 1960 閱讀 1766

1樓:草原上之狼

改革開放30年成就與經驗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程序勢不可當地了;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開啟了。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今天,乙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我們黨實施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帶領人民艱苦奮鬥,推動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我國經濟從一度瀕於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

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新時期最突出的標誌是與時俱進。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並豐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在改革開放的歷史程序中,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取得了我們這樣乙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擺脫貧困、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寶貴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如何認識當前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怎麼看待它的成績與不足

2樓:司馬刀劍

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斐然,通過這個大改革、大開放,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 第乙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建半封建的社會向全方位開放的社會轉變;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所以,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來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而且提出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我說這兩段話,高度概括了我們為什麼要改革,為什麼改革是必由之路,為什麼是當代中國命運的抉擇,如果不改革開放,不可能發展中國,不可能發展社會主義,不可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以,我們應當深刻的領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這種高度的理論概括。

改革開放對中國的負面影響有哪些,改革開放對我國有哪些影響

30年即將過去,在改革開放中因腐敗受到懲處的腐敗分子,已經遠遠超過了淮海戰役的 人數,但腐敗行為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腐敗的負面影響,更是與淮海戰役的積極意義不可相提並論,這更是大大出乎小平同志的意料之外。負面影響總是有的,事物的發展都有兩面性,關鍵是看你怎麼去權衡它.改革開放給中國整個國家...

改革開放前後中國教育體制的變化,改革開放前後教育的變化

老師收禮多了,學生作業多了,老師補課多了。老師講課少了,學生自由少了。改革開放前後教育的變化 中國教育改革是成功的,這樣乙個理論要想闡述的非常清楚,那是一篇很長的文章。因為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及,就是那兩組數字,如果不是有偏見的話,如果客觀公正地看待乙個問題的話,我覺得把中國教育改革放到歷史的長河中去看...

中國改革的標誌是什麼,改革開放的標誌事件是什麼?中國哪一年完成改革開放?時間是多久?

如果要說到中國改革的標誌,那麼就是 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政策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春風指導之下,中國才開啟了中國的市場,也開啟了中國的門戶,這樣中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也隨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 分田到戶,自負盈虧 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