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前後中國教育體制的變化,改革開放前後教育的變化

2021-03-04 08:29:03 字數 5558 閱讀 8479

1樓:匿名使用者

老師收禮多了,學生作業多了,老師補課多了。

老師講課少了,學生自由少了。

改革開放前後教育的變化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教育改革是成功的,這樣乙個理論要想闡述的非常清楚,那是一篇很長的文章。因為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及,就是那兩組數字,如果不是有偏見的話,如果客觀公正地看待乙個問題的話,我覺得把中國教育改革放到歷史的長河中去看,那會很自然得出中國教育改革是成功的結論。中國教育在解放初期的時候,我們的小學入學率才有20%,我們的初中入學率才10%多,大學生才有一萬多人,那是五十多年前。

在五十多年以後的今天,就有這樣天翻地覆的變化,中間還經歷了十年動亂,66年到78年,這十年當中教育是最大的受災區,特別是在78年改革開放的時候,教育基本上變成了一張白紙,經過短短的二十多年,我們國家的教育現在承載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沒有經驗可循,怎麼辦好承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可以說前無古人,我們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的教育走到今天,難道還不足以證明中國教育改革得成功嗎。

改革開放前後,中國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3樓:我愛斯隆

1、經濟

體制的變化

從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變化。

2、社會風氣的變化

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變化。

3、人民生活的變化

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變化。

擴充套件資料: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

一、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中國的經濟奇蹟是建立在中國耀眼的經濟發展成就基礎上的。從經濟增速角度看,1978—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年均名義增速高達14.5%,刨除年均4.

8%通脹率,年均實際增速仍高達9.3%。

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整體提高

從經濟增長的角度看,中國近40年的經濟增長確實稱得上是一大奇蹟。從數量規模上看,到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高達82.71萬億元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三、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從經濟增長的質量上看,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經濟發展同樣可圈可點。在已經過去的40年裡,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後包括了不同階段的發展思路。整體而言,中國的經濟發展思路日趨成熟,逐漸由初始「唯gdp」論的發展思路過渡到可持續發展思路。

4樓:紅格仔巫

中國改革開放

成就斐然,通過這個大改革、大開放,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

第乙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轉變;

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

改革開放不可逆轉地將中國帶入世界經濟中,與世界經濟緊密結合在一起。從2023年至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由乙個尚有2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下,與世隔絕的國家,變成了乙個經濟繁榮,有著活躍市場的強大經濟體,並減少了當時世界近1/5的貧困人口。中國也在邁向工業化的道路上飛速前進,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中國成功實現了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民營經濟產值在總量上已經超越了國有經濟,成了中國經濟增重的重要拉動力量。引進外資同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中國為全世界吸引外資金額最多的國家(港、澳、臺資金的引入亦被算作外資)。

5樓:世界塌了幫你扛

經歷了以下方面的變化:

衣:改革開放前,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商品**嚴重匱乏,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單調。改革開放後,隨著物質的豐富和思想的解放,人們的衣著變得豐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裝或時裝,服飾已不僅僅是禦寒的工具,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

食:改革開放前,食物匱乏、單調,人們的營養嚴重不足,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改革開放後,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人們不但能「吃飽」,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改革開放前,人們的居住條件較差。改革開放後,不僅人均居住面積大,而且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也有明顯的改善。

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交通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的增長都很快。

用:改革開放前,代表著當時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和收音機。改革開放後,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手機已相當普及。

擴充套件資料

為盡快加快經濟發展,以***為首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開始逐一解決這些問題,並試圖改變人民心目中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根深蒂固的形象,這場改革運動的目的是以維持社會主義制度為前提,改變生產中不適應生產發展的管理體制和政策,並建立社會主義下的市場經濟體制。

這場改革的經濟方面在農村取得了率先突破,並隨之迅速在全國各經濟領域內推行改革。

改革開放是***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

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點之一,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

就是要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使黨和國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改革開放的實質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進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6樓:日天日地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2、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4、一帶一路的形成

5、民主法治取得巨大進步

6、醫療體制進行了改革

7、文化更加多彩多樣

8、政治體制進行了全面改革

9、教育改革即高考改革

10、對外開放使得沿海城市發展起來

7樓:張家主任

第一,通過改革開放,經濟有了快速發展,這是改革開放前無法想象的。首先,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城市鼓勵民營企業、私營企業發展,從而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基礎性作用。發展東部的同時,進行西部大開發,改變了西部的落後面貌。

並適時的加入世界**組織,使中國充分參與國際經濟大迴圈。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製造業第二大國。相比較改革開放之初的一窮二白,進步顯而易見,國民生產總值提高了400多倍,製造業從佔世界份額的1%,提高到10%以上。

同時,中國在航天、高鐵、水電站、核電站、運載火箭、核**、高效能計算機、第三代移動通訊、超級雜交水稻等方面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第二,相比改革開放前,社會生活方面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改革開放後,中國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文化事業等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或一定的成就。目前,中國高等教育規模世界第

一、博士生數量世界第

一、大中小學生數量世界第一;**先後在農村和城市推廣了免費義務教育,中國在實現教育公平上邁出了第一步。中國在社會保障、醫療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進展。中國人男女壽命分別達到71歲和74歲,比2023年提高了4歲多。

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得到充分發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 2023年在全國農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萬農村居民納入保障範圍。 在國家統一方面,提出一國兩制解決了香港、澳門的回歸和平穩過渡。

第三,相比改革開放前,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缺乏基本自由,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民逐漸獲得了經濟自由、政治自由、社會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言論自由、遷徙自由,絕大多數國民的公民權利獲得保障;中國社會、文化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民主政治有所進展;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事業在曲折中前行。特別是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從以經濟增長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8樓:匿名使用者

衣:改革開放前,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商品**嚴重匱乏,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單調。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色的海洋」。

改革開放後,隨著物質的豐富和思想的解放,人們的衣著變得豐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裝或時裝,服飾已不僅僅是禦寒的工具,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

食:改革開放前,食物匱乏、單調,人們的營養嚴重不足,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改革開放後,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人們不但能「吃飽」,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改革開放前,人們的居住條件較差。改革開放後,不僅人均居住面積大,而且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也有明顯的改善。

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交通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的增長都很快。

由於經濟條件的好轉和假期的延長,出門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除乘火車外,乘坐飛機也不是稀罕的事了,開私人汽車出行的人也佔一定比重。

用:改革開放前,代表著當時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和收音機。改革開放後,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手機已相當普及。

以上說明,改革開放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

9樓:live卉

那變化是翻天覆地的,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家從一月幾十元錢到現在的小康社會,有車有房,可以說是***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00年不動搖的方針起了很大作用。

再說國家,國防力量強大,科技也訊速發展,航天技術也力趕美國。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衣:改革開放前,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商品**嚴重匱乏,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單調。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色的海洋」。

改革開放後,隨著物質的豐富和思想的解放,人們的衣著變得豐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裝或時裝,服飾已不僅僅是禦寒的工具,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

食:改革開放前,食物匱乏、單調,人們的營養嚴重不足,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改革開放後,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人們不但能「吃飽」,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改革開放前,人們的居住條件較差。改革開放後,不僅人均居住面積大,而且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也有明顯的改善。

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交通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的增長都很快。

由於經濟條件的好轉和假期的延長,出門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除乘火車外,乘坐飛機也不是稀罕的事了,開私人汽車出行的人也佔一定比重。

用:改革開放前,代表著當時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和收音機。改革開放後,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手機已相當普及。

以上說明,改革開放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改革開放前,城市 的交通資源極為有限,人們出行除了用雙腳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車和自行車了。但是公交線路少,車廂經常擁擠不堪。

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了,中國曾被稱為「自行車王國」可見人們對自行車的依賴。相當時的道路建設也十分落後,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改革開放對中國的負面影響有哪些,改革開放對我國有哪些影響

30年即將過去,在改革開放中因腐敗受到懲處的腐敗分子,已經遠遠超過了淮海戰役的 人數,但腐敗行為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腐敗的負面影響,更是與淮海戰役的積極意義不可相提並論,這更是大大出乎小平同志的意料之外。負面影響總是有的,事物的發展都有兩面性,關鍵是看你怎麼去權衡它.改革開放給中國整個國家...

中國改革的標誌是什麼,改革開放的標誌事件是什麼?中國哪一年完成改革開放?時間是多久?

如果要說到中國改革的標誌,那麼就是 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政策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春風指導之下,中國才開啟了中國的市場,也開啟了中國的門戶,這樣中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也隨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 分田到戶,自負盈虧 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

中國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新中國教育改革從哪年開始?

認識到了一定的潛在危機,所以想通過教改來整頓一下,改變一下中國的現狀 中國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指 實現快速發展 與世界接軌 中國教育改革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確定了90年代我國改革和建設的主要任務,明確提出 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