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描寫了小草很茂盛,很美對嗎

2021-03-04 03:53:11 字數 5929 閱讀 3483

1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歌頌小草的生命力頑強

2樓:都已經看了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

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

賦得古原草送別的這首詩描寫了小草的,,,,,,,,什麼的特點?

3樓:匿名使用者

一、二句詩人首先抓住青草具有無比頑強的生命力的特點著筆;

三、四兩句充滿哲理,它告訴我們,具有堅強意志和生命活力的人是任何勢力也摧不垮的;

五、六兩句從青草死而復生的頑強生命力,寫到眼前的春天正是芳草滿野,人們卻要又一次送別自己的朋友,心裡是多麼戀戀不捨。

4樓:匿名使用者

描寫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5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描寫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6樓:匿名使用者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賦得古原草送別 這首詩首句() 接著描寫野草的()引出對野草具有()的讚頌 最後將小草() 表達不捨

7樓:雪翎

首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接著描寫野草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引出野草具有(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最後將小草(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表達不捨(望採納)

8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首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接著描寫野草的野火燒不盡,

引出對野草具有春風吹又生(頑強生命力)的讚頌 最後將小草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表達不捨

賦得古原草送別讚美了小草什麼樣的精神

9樓:麼麼茶

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

1、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

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3、出處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1、賞析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枯榮」二字的發展,由概念一變而為形象的畫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只要殘存一點根鬚,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這一特點,不說「斬不盡鋤不絕」,而寫作「野火燒不盡」,便造就一種壯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間,大片枯草被燒得精光。而強調毀滅的力量,毀滅的痛苦,是為著強調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歡樂。

烈火是能把野草連莖帶葉統統「燒盡」的,然而作者偏說它「燒不盡」,大有意味。因為烈火再猛,也無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鬚,一旦春風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猛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離離原上草」,不是綠色的勝利的旗幟麼!

「春風吹又生」,語言樸實有力,「又生」二字下語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說此兩句「不若劉長卿『春入燒痕青』語簡而意盡」,實未見得。

2、創作背景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10樓:匿名使用者

本詩前六句表達對小草生命力的讚美之情,最後兩句語速較緩漫,語調下沉,傳達出惜別之情。

11樓:匿名使用者

讚美了「原上草」的頑強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拓展資料: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譯文: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

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詩文賞析:

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

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

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讚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

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

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與李白、杜甫一起被後人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有《白氏長慶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12樓:匿名使用者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①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②

【作者】

772-846,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排行十二,下邽(今陝西渭南)人。貞元

十四年 (798)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 (806)中才識兼茂明於體

用科,補盩厔(今週至)縣尉。曾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左讚善大夫。因上書

忤執政,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長慶時,由中書舍人出任杭州、蘇州刺史。

後以太子少傅分司東都,終刑部尚書。早年與元稹友善,詩亦齊名,並稱元、

白。晚年與劉禹錫酬唱,時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全唐詩》存詩三

十九卷。

【註釋】

①離離:形容野草很多。 ②萋萋:草色。《楚辭·招隱》:「王孫遊兮不歸,

春草生兮萋萋。」王孫:貴族的後代,這裡泛指遠遊者。

【品評】

《唐摭言》卷七雲:「白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謁顧況。況謔之曰:

『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及讀至《賦得原上草送友人》詩曰:『野火燒不

盡, 春風吹又生』,況嘆之曰:『有句如此, 居天下有甚難?老夫前言戲之

耳。』」《幽閒鼓吹》、《唐語林》、《北夢瑣言》、《能改齊漫錄》、《全

唐詩話》等都有類似記載,從而擴大了這首詩的影響。「賦得」,是「賦」詩

「得」題的意思。「得」什麼題, 由人限定。 除進士科考試命題外,常見的

「賦得」詩有兩類:一類是取成句為題,如駱賓王的《賦得「白雲抱幽石」》;

另一類是詠物兼送別,如劉孝孫《賦得春鶯送友人》。白居易的這一首,屬於

後一類。

題目是《賦得古原草送別》,詩扣題目甚緊:先寫古原草,後寫送別,但

寫古原而暗寓別情,寫送別而不離草色。第一句以「古原草」點題,前加「離

離」,狀其稠密、茂盛,與次句的「榮」和末句的「萋萋」呼應。次句「一歲

一枯榮」雖「榮」、「枯」並舉,卻落腳於「榮」,表明在詩人的審美意識中,

「榮」是主要的、本質的。春「榮」冬「枯」,這是「原上草」的特點。詩人

倒置一歲之中先「榮」後「枯」的順序,既表現了「原上草」的頑強生命力,

又在讀者面前了「離離」,綠遍古原的畫卷。次聯「野火燒不盡」承「枯」,

「春風吹又生」承「榮」。就字面看,兩相對偶,銖兩悉稱;但就意義言,卻

一氣奔注,上下貫通,講的都是「原上草」,而重點落到下句,與第二句「榮」、

「枯」並舉而重點歸「榮」契合。第三聯就「春風吹又生」作盡情描繪。出句

從嗅覺方面落墨:「遠芳」,即播散得很遠的「草」香。這「草」香,從「原」

上散發,直侵入伸向天邊的「古道」。對句從視覺方面著筆:「晴翠」,即陽

光下閃亮的「草」色。這「草」色,從「原」上延展,直連線遙遠的荒城。十

個字,把經過野火焚燒的「原上草」,寫得何等色香兼美,氣勢磅礴!以上賦

「古原草」,似與「送別」無關。而讀到尾聯,便感到前面所寫的「離離」之

「草」立刻充滿「別情」。眼前是「古原」,而「王孫」一去,不是首先要穿

過那「古原」嗎?「原上草」「遠芳侵古道」,「王孫」不是也要隨著「遠芳」

踏上「古道」嗎?「原上草」「晴翠接荒城」,「王孫」不是也要隨著「晴翠」

走向「荒城」嗎?詩中的兩個「又」字,看來是有意重複。「原上草」「一歲」

一「枯」,而「春風吹又生」,迴圈不已。每當「原上草」「春風吹又生」,

就「又送王孫去」,也迴圈不已。就這樣,作者把「詠物」和「送別」多層次

地、緊密地結合起來了。

前六句,以「原上草」為主語,一氣盤旋,胍絡分明。後兩句以「又送」

轉入「送別」,又以「萋萋」照應首句的「離離」,回到「原上草」。章法謹

嚴,通體完美。中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聯,對仗工整而氣勢流

走,充分發揮了「流水對」的優點。它歌頌野草而又具有普遍意義,給人以樂

觀向上的鼓舞力量。蔑視「野火」而讚美「春風」,又含有深刻寓義。它在當

時就受到前輩詩人稱讚,直到現在還被人引用,並非偶然。

13樓:匿名使用者

讚美小草「野為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百折不撓的精神及其頑強的生命力。

14樓:匿名使用者

讚美了小草偉大而雄偉的精神

15樓:終極神槍手

野為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6樓:德古

小草消失的又粗又長出來了

《草》這首詩讚揚了小草什麼—————

17樓:森海和你

《草》這首詩讚揚了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賦得古原草送別》(別名《草》)

原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乾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唐代詩人白居易從小天賦過人。他三歲識字,五歲學詩,十來歲已是文采斐然,《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他16歲時所作。但到中年之時,白居易卻在仕途上接連受挫。

43歲被貶江州,遭遇人生重創。三年後,調任忠州刺史,之後又先後擔任杭州刺史和蘇州刺史,從**到地方,飽經宦海沉浮。但即使遭受打壓,白居易也沒有每天怨天尤人,而是在雅趣中詩意地熱愛生活。

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

人教版小學課本中的古詩《草》選取的是該詩前四小句。

此詩作於貞元三年(787),作者時年十六。詩是應考的習作。按科場考試規矩,凡指定、限定的詩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相類,須繳清題意,起承轉合要分明,對仗要精工,全篇要空靈渾成,方稱得體。

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意思

草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乾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

白居易幾歲寫下了《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

這是作者十六歲所作。本來只是練習應試的習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據唐張固 幽閒鼓吹 載 作者初進京城,攜詩拜訪當時的名士顧況。顧藉 居易 之名打趣說 公尺價方貴,居亦弗易。待讀其詩至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時,不禁大為讚賞道 道得個語,居即易矣!遂廣為延譽。按 賦得體 的標準,此詩之結構...

賦得古原草送別的的這首詩,哪幾句是形容生命力旺盛的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它反映了原上草縱使經歷大火也繼續延續生命,來年春時,又蓬勃生長!這首詩首句緊扣古原草,接著描寫野草的頑強,引出對野草具有死而復生的讚頌,最後將小草擬人,對朋友相送表達不捨之情。賦得古原草送別 詩中最能體現草生命力旺盛的詩句是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句是 野火 燒不盡,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