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期中考試社會學概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4 02:58:18 字數 6135 閱讀 2705

1樓:天天不看

1.天人合一,陰陽互補

中國傳統文化從總體上說是自然主義的。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主張順天應時。人道順應天道構成中國文化傳統的基本原型。

「天人合一」意味著一方面自然完成了自己,一方面人類達到了目的。「天人合一」除了可以在實體意義上被理解——— 把「天」「人」理解為自然界與人類之外,還可以在境界的意義上被理解,即把「天」「人」理解為自然而然(即無為)與他然(即有為或人為)。

2.人性本善,德性優先

中國文化傳統的人性論從主流看是性善論的。性惡論可以荀子為代表,但在總體上卻不佔主導地位,就像西方文化中也有性善論但不是主流一樣。中國傳統德性論具有濃厚的自然主義色彩。

3.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既是個體人格特徵,同時又是整個傳統文化的特徵。自強不息表達的是剛健進取的品格,厚德載物則體現著寬容敦厚的品格。

4.內聖外王,德治仁政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所謂有德者為王。「德治仁政」始終是中國文化所孜孜以求的理想。「仁」與「禮」是互為表裡的,「仁」是「禮」的內在理由,「禮」是「仁」的外化了的形式,或者說是儀式化、制度化了的「仁」,它們共同構成德治仁政的基礎。

5.中庸之道,過猶不及

中國傳統文化特別強調中庸之道。比如中國人對自己慾望的看待,認為是過猶不及,既不禁欲亦不縱慾,而是限欲。孔子有所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說法。

《呂氏春秋》曰:「天生人兒使有貪有欲。欲有情,情有節。

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毛詩大序》亦曰:「發乎情,止乎禮儀。

」中國人對於事物的「度」持敬畏和守望的態度。

6.言近旨遠,含蓄委婉

中國語言的特點是象形文本,所謂「觀物取象,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這就從文化基因層面上注定了中國式表達的象徵和隱喻的特徵。杜甫有句詩,叫做「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乙個小小的門和窗,就把無限的時間和無限的空間蘊含其中了。這正是黑格爾意義上的「真正的無限性」的表徵方式,即形式的有限性同內涵的無限性的統一,它乃是揚棄了無限與有限的外在對立而達成的合題。這也就是中國的那種「言有盡而意無窮」、「言近而旨遠」的表達所具有的性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2樓:默默她狠傷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3樓:梁剛正

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本位、宗法意識、等級觀念、禮治主義

一、重倫理、倡導道德至上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型文化,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說法,可以把中國傳統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

二、重和諧與統一

中國的文化形態中以人倫關係為中心的人和主義價值觀和行為追求,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是中華民族突出的持徵。強烈的和諧意識使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三、重實際、追求穩定

中國文化是一種大陸型的農業文化,幾千年來,以農為主,重農抑商一直是歷代統治者積極推行的政策。農業文明簡單重複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中國文化具有注重實際,追求穩定的特點。

四、重理性與人文教養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理性和人文教養的特點,首先表現在中國文化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神為本,具有超宗教的情感和功能。

4樓:另耒

重倫理、倡導道德至上;重和諧與統一;重實際、追求穩定;重理性與人文教養。

1、從崇尚倫理道德的原則出發,中國傳統文化特別重視「內聖外王」之道,孔子認為要把道德原則貫徹到政治生活中去,用道德手段治國安民,才能真正管好國家。認為單純用行政的法律的辦法管理人民,只能使他們畏禍而守法,不能使他們具有道德觀念。用道德的辦法來教育、感化人民,用禮來約束他們,不僅能使之守法,還能使之具有道德自覺,心悅誠服地守法遵禮、知恥從善。

2、中國傳統文化重和諧與統一的特點,首先體現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天人協調」的觀點。《周易大傳》的作者就認為,太極是天地的根源,天地是萬物的根源。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這就肯定了人類是自然界的產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看作是乙個統一的整體。

3、中國文化是一種大陸型的農業文化,幾千年來,以農為主,重農抑商一直是歷代統治者積極推行的政策。農業文明簡單重複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中國文化具有注重實際,追求穩定的特點。

4、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理性和人文教養的特點,首先表現在中國文化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神為本,具有超宗教的情感和功能。以道德理性來支撐人們的精神信念和維繫社會關係。強調通過內在的道德自覺來約束自我、提公升自我、完善自我,並通過自我的完善來維繫社會關係。

5樓:何世珍

第一,強調知行統一,知識與道德統一

中國古代哲學體系,其核心就是倫理

道德學說,其宇宙本體是倫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實體,其哲學理性是道德化的實踐理性。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他看來,人倫效法自然。他把自然人格化了,倫理化了,人的價值以倫理原則為尺度。從認識論上看,中國傳統哲學強調知行統一,認識與道德統一,認識的目的是在於覺悟,在於行德。

《白虎通義》稱:「學之為言覺也,以覺悟所不知也。」所謂覺悟,就是開啟心靈的混沌,煥發德行的潛力。

以德行覺悟為認識的主要目標,既是中國文化倫理型性格的表現,又助長了它的倫理化走向。因此,中國文化認識外在客觀事物,即使是自然界,也把它與人倫道德攪在一起,而不把它當作獨立的認識物件。如果說西方文化是「智性文化」,那麼中國文化可以稱作「德性文化」。

在這種「求善」的德性文化模式制約下,中國的「治道」要津不在「法」冶,而在「人」治,而「人」治又特別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以身訓人是之謂教,以身率人是之謂化」,尊者、長者尤其要講究以表率服人。所謂「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

這一思想的通俗化、大眾化的表達,則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人治先於法治,身教重於言教,這是中國文化的傳統。

第二,以懲惡揚善為宗旨,強調教化作用

中國文化十分強調「懲惡揚善」和教化作用。如中國古代文學歷來就強調「文以載道」,十分重視文學的教化作用,提倡美與善相結合。宋**學家周敦頤說;「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用),徒錦也,況虛車乎?

」(《通書•文辭》,《周元公集》),並不承認文學在傳播政治倫理學說外,還自有獨立的價值。唐代詩人杜甫也說:「文章一小技,於道未為尊」(《貽華陽柳少府詩》),因文章主要是載道的而不敢以文章寫得好而自尊自傲。

在繪畫藝術中,畫家著力表現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山川日月、天地萬物,不是為了表現它們自身的美,而是因為從它們的生命節律和形式可以聯想到人類社會的執行節律和形式,體悟到倫理道德和思想感情。正如墨竹畫家文灝說:「竹如我,我如竹。

」他之所以醉心於繪畫「心虛異眾草,節勁逾萬木」的竹子,就是要用竹來頌揚謙遜的品格。堅貞的氣節,藉以砥勵自己的品格。寫物是為了寫人,以頌揚人倫道德、節操。

在中國的文學與藝術中,自然都成了有性格、有感情的,「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景交融的作品方為上乘之作。中國的文學與藝術浸透了人倫道德的觀念,成為勸善的工具,教化的載體。就是史學,也不以存史為主要目的,而以「寓褒貶,別善惡」為宗旨。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說,孔子作《春秋》,是「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寫歷史是服從和服務於倫理的需要。中國古代教育也是把倫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學習文化知識放在第二位。

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君子」。孔子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學而》)孟子也明確指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明人倫」,「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總之,中國古代文化,無**學藝術,還是史學、教育都以「懲惡揚善」的教化為目的,滲透了倫理道德觀念。

第三,強調「忠、孝」,充滿人文精神

中國古代文化特別重視宣傳「忠」、「孝」觀念。宗法**的中國古代社會把天下(國家)視為乙個大家庭,封建國家的政體就是按照父權家長制的模式建立起來的,君主是全國的「嚴父」。誠如黑格爾所說:

「中國純粹建築在這樣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中國百姓把自己看作是屬於他們家庭的,而同時又是國家的兒女。」所以,中國封建統治階級提倡「以孝治天下」。

他們認為:「其為人孝梯,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論語•學而》)在他們看來,在家孝順父母,出外就能忠於君王,就不會犯上作亂,天下也就太平了。

中國古代政治從來就沒有完善而獨立的法律制度,而是以德代政,以道德說教來代替法制制度的實施。此外,中國古代文化充滿人文精神,具有非宗教性品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事、人倫擺在首要地位,而不是宗教。

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語怪、力、亂、神」。

由於中國文化充滿人文精神,重人倫,講究「忠」、「孝」、「仁」、「義」,所以,造就了歷史上眾多的捨生取義、精忠報國的志士仁人。由於中國文化的強烈的人文精神,才有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才有數千年輝煌昌盛的文明。但是以孝親、忠君為核心的封建倫理意識,也是殘害人民的精神枷鎖。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封建糟粕,也嚴重地阻礙了歷史車輪的前進。

二、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不但有四大文明古國,也曾經出現過許多優秀的文化體系。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在近2023年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6個文明形態,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國的文化體系是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這種強大的生命力構成中國文化乙個重要特徵。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很多方面,但最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表現出無與倫比的生命延續力。就世界範圍而論,中國古代文化雖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卻不是最早的。但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與文化中,唯有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出有最頑強的生命延續力。

這種無與倫比的生命延續力,使得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世界上唯一綿延不絕發展至今的一種文化型別。

在人類歷史上,多次出現過因為民族入侵而導致文化中絕的悲劇,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因亞歷山卓大帝國占領而希臘化、愷撒占領而羅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因日耳曼蠻族入侵而中絕並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國,此類情形從未發生。文化學界將七個古代文化——埃及文化、蘇美爾文化、密諾斯文化、瑪雅文化、哈拉巴文化、中國文化——稱為人類原生形態的「母文化」。

而在它們之中,持續至今而未曾中輟,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延續力。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文化雖未受到遠自歐洲、西亞、南亞而來的威脅,但也屢屢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軍事衝擊,如春秋以前的「南夷」與「北狄」入侵,十六國時期的「五胡亂華」,宋元時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連南下,直至明末滿族入關。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民族雖然在軍事上大占上風,甚至多次建立起強有力的統治政權,但在文化方面,卻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被以華香農耕文化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原文化所同化。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或半農半牧民族在與先進的中原文化的接觸過程中,幾乎都發生了由氏族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或飛躍。

軍事征服的結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毀滅與中斷,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進步。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鮮養料,如游牧民族的騎射技術,邊疆地區的物產、技藝等,從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中國傳統文化猶如萬里長江,是由無數高山上的涓涓細流,匯合成奔騰的大河,一直向前發展,從不中斷,直到匯入大海。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在發展中既是一脈相承的,又匯入綜合了我國各民族的智慧型,形成了獨特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化體系,成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偉大奇觀。

第二,表現出非凡的包容會通精神。中國傳統文化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從不抱殘守缺,固步自封,而總是能以非凡的包容和會通精神來豐富和完善自己。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一精神首先表現在對諸家學說採取相容幷蓄的學術主張。

中國古代思想家雖各有所尊,但又提倡「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並把這當-想象作文化發展的理想境界。所以,春秋戰國時雖百家爭鳴,互相駁難,但也互相吸收。如呂不韋就主張統攬百家,這一思想集中體現在他主持編撰的《呂氏春秋》上。

而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佛)、道三者得以長期並存,更是典型地反映了這一包容會通精神。所以,在中國古代,儒、釋(佛)道三者的神可以並祀於一堂,在《西遊記》、《紅樓夢》等古典**中更是可以見到三者合一的許多具體描寫。唐太宗在《大秦景教碑》序文裡,甚至表達了任何宗教都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思想。

事實上,古代中國除了儒、道、佛三家並存外,甚至還以寬厚的心態接受了**教、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

期中考試考砸了,期中考試考砸了

總結失敗的教訓,加以努力,克制自己不看電視 玩遊戲,多學,下次考試不緊張,不要太在意分數,能考多少就考多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兄弟。你多少歲。我以前也這樣。雖沒有說想你一樣震驚全校。可成績年級前十是木有問題的 知道成績後為嘛會笑?對自己的嘲諷 沒有努力哪來收穫 以前上課我找周公 考完試後次次追悔莫及...

期中考試反思總結,300字期中考試反思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緻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 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2 準備不充分。不打無準備之仗。言外之意,無準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老師,對不起。這次的期中考試我考得很差,退步很...

期中考試如何複習,期中考試如何高效複習

1全部一看你這個情況就知道你平常沒好好學習 臨時抱佛腳是沒有意義的,一旦抱佛腳成功一次,你就會嚐到甜頭,有依賴性的 這次考不好就算了,從此時此刻開始你就好好反省下,改正你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以前我和你也一樣的,後來我輔導班復苑教育的老師糾正了我的學習習慣 給你看下復苑教育數學譚老師的學習建議 希望能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