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B的關鍵,那麼A是B的必要條件還是充分條件

2021-03-03 20:28:57 字數 5288 閱讀 6408

1樓:中公教育

由題意,a是b的關鍵,則由b可推導出a,而由a不一定會得出b,則b是a的充分條件,a是b的必要條件。

考點:必要條件、充分條件與充要條件的判斷

事業編的行測和公務員的行測一樣嗎

2樓:哇哎西西

不一樣。

一、考試時間

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一般各地區都是120分鐘,120道題目,而國家公****就是120分鐘130或135道題。

二、題型的不同

公****主要是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對於專業性較強的崗位加試《專業知識》,諸如警察的《公安基礎》等。

事業單位考試主要是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或《公共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因為事業單位目前招考最多的工作人員主要是技術性的。《申論》涉及到的不多。

但是綜合來看,兩種考試的考察範圍大同小異,特別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公共基礎知識》之間的知識考察範圍有所交叉。

三、難易程度

一般來說,公****的難度和題量(型)較難和較多。

事業單位考試的難度和題量(型)較易和較少。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上,題型基本上相同,只不過是公務員的難度稍微大些,並且各部分的題目數量略有所不同,但大致相同,幅度不會太大。

擴充套件資料:

公****報考條件和考試流程

條件:(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應屆畢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以下;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備**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5]

流程:1、瀏覽報考資訊(考試公告、考試大綱、職位條件一覽表)

2、選定職位(專業上有疑義,可諮詢所報單位)

(2)填寫報名資訊並上傳**

(3)等待審核

(4)審核通過後網上繳費

(5)報名成功

3樓:懷慶資治

題目所包含的型別和題量是一樣的,但是如果你要買書複習,建議買考公務員的那種行測就行了(因為事業編不單獨出書)。其實事業編和公務員編所考的題目,相比之下,無所謂簡單與不簡單,因為考試的錄取形式不是及格就能上,而是按1:3的比例,你覺得簡單了,人家也會覺得簡單,所以在你複習時,在複習路線和方法正確的前提下,虐待自己,提高題目的難度和做題的速度,這樣你才能在考試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比別人更高的分數,拉開與別人的差距,我就是這麼幹的,所以我考上了。

4樓:華圖教育湖北分校

和事業單位是不一樣的。在複習的時候可以進行三部曲:初步了解,可以買一些歷年真題,了解公****的內容,考試的形式。

做題完以後自己對哪部分一竅不通,對哪部分了解一些,一定要對自己有個清楚的認識,然後針對各個部分有針對性的複習。

三部曲之二:針對複習。在了解之後,可以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系統的複習。

三部曲之三:模考衝刺。在掌握了做題方法以後,可以模擬真實的考試時間和考試模式來進行模考,在模考中掌握先做什麼題目對自己的速度有提高,然後進行反覆的模考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和準確率。

5樓:匿名使用者

事業單位考試的題和公****的題是一樣的,行測和申論,不過難度就差很多了,量也差許多,我考過100道行測,然後申論2個小時答題時間的,感覺事業單位考試的題簡單許多,而且也不那麼正規,答題紙好破啊,還不給草紙。。。

6樓:璐璐_水水

你好~基本上是一樣的,沒什麼變化!

事業編的相對來說能簡單一些……

7樓:中政申論諮詢

你好,事業單位的行測考試和省考的行測是同樣的題型和重點。

你可以在中政行測****zzxingce.***上申請乙個戰役模式來訓練,而且會對你的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複習同樣有幫助。

8樓:翔宇亭it樂園

一樣,如果有事業編,相對簡單

公****行測包括什麼?一一共幾部分?

9樓:新院第一高富帥

公****行測包括五部分: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

二、數量關係

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係和解決數量關係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資料關係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算等。

三、判斷推理

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模擬推理、邏輯判斷等。

四、資料分析

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五、常識判斷

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生活等方面。

擴充套件資料:

公****中行測科目的分值如下: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40題,每題0.8分,總分32分。

二、數量關係15題,每題0.8分,總分12分。

三、言語理解與表達

1、圖形推理10題,每題0.6分,總分6分。

2、定義判斷10題,每題0.7分,總分7分。

3、模擬推理10題,每題0.5分,總分5分。

4、邏輯判斷10題,每題0.8分,總分8分。

四、資料分析20題,每題1分,總分20分。

五、常識判斷40題,每題0.5分,總分20分。

10樓:月似當時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詢主要資訊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

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資訊;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擴充套件資料

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頒布,明確規定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

2023年,中組部、原人事部下發了《關於印發〈公務員錄用規定(試行)〉的通知》;同日,原人事部下發《公務員錄用規定(試行)》。

《規定》對公務員考錄的原則、報考條件、招考程式和方法以及紀律與監督等做出全面規定,進一步完善了考錄制度。

2023年10月21日,國家公務員局釋出《**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共有**機關75個單位和20個直屬機構參加,計畫招錄1.45萬餘人。

11樓:了了撩撩

公****行測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這個部分的複習總結起來就兩條,即聯絡+總結。大量的題目練習是很必要的,但是做題之後的總結是尤為重要的。

數量關係:數量關係部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乙個難點,考試中能做幾道就做幾道。在複習過程中,如果有時間,這部分可以花大量時間去複習;如果沒有時間還是在能提高的部分下些功夫比較好。

在複習過程中,多總結一些做題方法和技巧,這樣在考試中遇到同類的題目就可以順手的做出來。

常識部分:綜合部分的內容是有國家政策導向性特點的,從歷年的真題考查特點和規律就能發現這一特點。所以,在綜合複習過程中要以這樣的國情、社情方向為複習重點。

判斷推理:圖形推理的複習要以題目的大量練習為基礎。演繹推理(邏輯)的內容要以基本知識的複習為基礎,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邏輯知識才能應對公****中的邏輯題目。

定義判斷和模擬推理的複習就是注重方法的積累。

資料分析:資料分析的題目在考試中還是要做的,因為很多題目並不需要精確的計算,只要進行估算就可以得到答案的。資料分析側重考查的更是乙個人尋找挖掘有效資訊的能力,這是需要考生在複習中加以強化的地方。

12樓:匿名使用者

行測考題考查3大能力:數**算能力、邏輯判斷能力和言語理解能力。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題目是行測的乙個重頭戲,題量高達40道,所佔比重居高不下。

此外,常識判斷、判斷推理乃至全部的行測題目,都滲透著對考生言語理解能力的考查,考生運用言語、理解和把握文字內涵的能力對於公****至關重要。

邏輯判斷能力的的考查主要體現在判斷推理和常識判斷兩部分題目中,其中,前者考查比重很大,考生應通過題目發揮對各類事物的邏輯推理能力,而後者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微妙地鍛鍊考生的邏輯分析,考生需要學會在題目的構建的邏輯框架中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答案。

在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兩部分考查數**算能力,同時極少部分判斷推理題目也涉及運算知識。數量和資料兩部分約有30至35道題,所佔比重在行測中可能不是最多的,但由於題目耗時長、難度大,成為很多考生提高或者丟分的關鍵部分,提高數**算能力的作用不容小覷。

13樓:紅河中公教育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介紹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包括常識

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部分。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詢主要資訊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資訊;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數量關係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係和解決數量關係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資料關係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模擬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a是b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則a的什麼條件是b

a 是 b 的充分不必要條件那麼就是說 a可以推 出b b不可以推出 a 那麼就是 a可以推出 b b可以推出a 只要反一下就好所以 b是a的 充分不必要條件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有不會的可以繼續問我 如果a是b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則b是a的必要不充分條件。a是b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和使a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a是b的最大的因數那麼a和b的關係是什麼

成b正比例 a是b的因子,或者b除以a為整數 a的最大因數等於b的最小倍數,則a和b是什麼關係 a b a的最大因數等於b的最小倍數,則a和b是什麼關係解 a的最大因數就是a b的最小倍數就是b 所以a b a的最大因數等於b的最小倍數,則a和b是什麼關係 a的最大因數等於b的最小倍數,則a和b是什...

已知兩個命題,如果A是B的充分條件,那麼B是A的

如果a是b的充分條件,那麼b是a的必要條件 若a是b的充分必要條件,則a?b為真命題,根據互為逆否命題的真假性相同可得 b?a為真命題,即.b 是.a的充要條件 故答案為 必要條件,充要條件 已知兩個命題,如果a是b的充分條件,那麼b是a的 條件,如果a是b的充分必要條件,那麼 b 如果源a是b的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