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歌曲原唱是誰?
1樓:我來跟你談談情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李叔同《送別》手跡似未留存。《送別》最初發表版本見於裘夢痕、豐子愷合編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書收入李叔同作詞作曲或者填詞的歌曲作品十三首。
1927年8月由開明書店出版。有人說此書在1921年出版,是錯誤的。此書的歌詞字型不是標準印刷體,而是手寫體。
書寫之人正是編者豐子愷。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2樓:社會暢聊人生
歌曲《送別》最早的中國版本是李叔同所作詞之後錄製的,歌曲的曲旋律是來自約翰·p·奧德威所寫,中國第乙個版本在1935年百代唱片錄製,因為錄製時間悠久,至今無法追究第乙個唱出送別的人是誰。
二十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1970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送別》的原唱是誰?
3樓:寫在楓葉上的故事
《送別》的原唱是約翰·p·奧德威。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15年的《送別》,並且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所以《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原唱便是《夢見家和母親》的歌手約翰·p·奧德威。
原版的《送別》是誰唱的?
4樓:乾萊資訊諮詢
送別》是美國乙個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演唱。
送別》填詞:李叔同。
譜曲:約翰·龐德·奧特威。
演唱:群星。
歌詞: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送別的歌曲是誰做的
5樓:那個閃電
送別》填 詞:李叔同。
譜 曲:約翰·龐德·奧特威。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送別歌是誰寫的?
6樓:小魚的生活筆記
《送別 長亭外》是作者李叔同寫的一首歌曲,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這種美國歌曲在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
歌詞如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白居易寫的送別詩,白居易的送別詩句
1 江上送客 唐 白居易 江花已萎絕,江草已銷歇。遠客何處歸?孤舟今日發。杜鵑聲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為此中別!2 長安送柳大東歸 唐 白居易 白社羈遊伴,青門遠別離。浮名相引住,歸路不同歸。3 臨江送夏瞻 唐 白居易 悲君老別我沾巾,七十無家萬里身。愁見舟行風又起,白頭浪裡白頭人。4.送...
關於王維送別的詩句,王維寫的送別詩
王維寫的送別詩 王維寫的送別詩如下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譯文 渭城清晨的細雨打溼了路邊塵土,客舍邊的楊柳愈發顯得翠綠清新。勸君再飲下這杯離別的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再難遇到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是則巨集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渭城驛館風景,交待送...
哪位大師幫我看看這個是真是假,哪位大師可以幫我看看這個是真是假嗎?有沒有價值嗎?
看著像是仿造品,但是從 上是不敢確定它真假的 挺好的,中間壽字,兩邊五爪金龍,做的還行,再做精細點,做舊點會更好!一眼假的東西,銅鍍銀。我仔細 了一下是真品這個是很久以前用的錢幣估值120至300左右吧 哪位大師可以幫我看看這個是真是假嗎?有沒有價值嗎?贗品,近現代的工藝品,沒用 銅的還是鐵的?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