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真正軍事謀略的熊廷弼,為什麼會丟了遼東?

2025-04-20 04:51:01 字數 1516 閱讀 7824

1樓:一紙荒誕

當時弄丟遼東,是他的計策,是為了吸引敵人深入。

2樓:愛小樹苗

這是因為當時他也沒有做充分的準備,而且他也低估了對手,個人也有一些自負,所以最後丟了遼東。

3樓:柏晗愛分享

因為他面對的對手比較強大,他根本就無力應對。

若明朝同意熊廷弼放棄遼東退守山海關,能否挽救明朝國運?

4樓:小小錫學長

不能。明朝與周邊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軍事矛盾,縱使放棄遼東,也很難改變明朝已動盪不安的政治局面。

5樓:小什說生活

不能。因為就算明朝同意熊廷弼放棄遼東退守山海關,那也只能延緩明朝滅亡的時間,但是卻改變不了最終被滅亡的國運。

6樓:提貓隊長

是有這個可能的,但是最終的結果誰都不知道,畢竟歷史不能重演,明朝在當時其實還是有一戰之力的,清朝佔領中原是撿了乙個漏。

7樓:超級枕頭的貓

不可能,彼時大明王朝已經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了,它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歷史話題:明末鎮守遼東的大將熊廷弼為什麼會被冤殺?他鎮守遼東的效果很好啊

8樓:網友

歷史沒人能說清楚的···

熊廷弼臨危受命,接管遼東,為何最後被自己人害死?

9樓:歷史天天見

自古以來遼東地區都很不平靜,可以說大家都要爭搶,在這種情況下遇害真的很正常了。

10樓:網友

要歸因於他識人不清,輕信了王化貞,沒想到王化貞的部下已經暗地裡投降,熊廷弼被連累,被朝廷處死。

11樓:amd達令

主要是皇帝昏庸無能,偏聽偏信,所以才造成武將被陷害,根本上還是因為重文輕武。

12樓:楢崎

熊廷弼落得如此下場,要歸因於他識人不清,輕信了王化貞,卻萬沒想到王化貞的部下已經暗地裡投降,熊廷弼就被連累,被朝廷處死。

13樓:僕賢

背後的小人,奪取政權想接管遼東,所以殺了熊廷弼。

14樓:巴拉巴拉巴拉

熊廷弼落得如此下場,要歸因於他識人不清,輕信了王化貞。

15樓:找樂子喵君

他是臨危受命,身邊的人還不怎麼信任,就這樣貿然衝進去,最後被自己人害死。

熊廷弼到任遼東後做了什麼?

16樓:漫閱科技

其時開原、鐵嶺相繼失陷,瀋陽軍民紛紛逃奔。廷弼到任後,立斬逃將,督造軍器,修繕城堡,調兵遣將扼守各重要地點,互為應援,守備大固。他還親巡瀋陽、撫順,相度形勢,召置流移,安定民心。

策略以守為主,反對浪戰,並聯合朝鮮牽制後金,卓有成效,使後金軍不敢輕進。

蜀漢時期的軍事有著什麼特點?

蜀漢時期軍事的特點體現在對對軍隊體制的管理上,它分為前軍 右軍 左軍 後軍 中軍五個部分。歷史上著名的關羽被封為前將軍,張飛被封為右將軍,馬超被封為左將軍,黃忠被封為後將軍。歷代兵制 還記載了,蜀漢軍中又置有軍師 都護 護軍 監軍 典軍 參軍 督軍。劉備時代不置軍師,但置有軍師中郎將及軍師將軍,諸葛...

《水滸傳》中軍事專家吳用的謀略有何成功奧秘?

水滸傳 梁山上的軍師智多星吳用,真乃好漢中一流的足智多謀人物。書中也這樣形容 謀略敢欺諸葛亮 略施小計鬼神驚,吳用名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 水滸傳 中吳用形象的描繪是客觀的 公正的。作者不但寫了他的足智多謀,而且還解讀了他的智謀成功的肢輪奧秘。利用調查研究情況施用謀略。深入實地調查研究,事事做到知己知...

為什麼說沒有真正的熊孩子只有真正的「熊大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啊!熊孩子怎麼治?一般乙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乙個或者至少乙個熊家長。所以,有效治理熊孩子的方法,不是說教,不是以暴制暴,而是將自己和熊孩子的矛盾轉移到熊孩子和熊家長之間。下面講故事。一次火車上,乙個熊孩子非要奪我的ipad玩,我不給,他就鬧。我並不認識他。沒辦法,我就想找他父母。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