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1。
感時花濺淚,恨配念別鳥驚心2。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3。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4。
1.國破山河在:言山河依舊,而人事已非,國家殘破。
春到京城,而宮苑和民宅卻荒蕪不堪,雜草叢生。
2.這兩句有兩種解說:一說是詩人因感傷時事,牽掛親人,所以見花開而落淚(或曰淚濺於花),聞鳥鳴也感到心驚。
另說是以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
二說皆可通。
3.連三月:是說戰爭從去年直到現在,已經兩個春天過去了。
抵萬金:極言家信之難得。
4.渾欲:簡直要。
不勝簪:頭髮少得連發簪也插不住了。
這首詩是至德二年(757)三月所作。
杜甫此時仍陷於安史叛軍佔據的長安,詩人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不禁觸景生情,發出深重的感慨與憂傷。
首二句從大處著眼,是悲壯之筆;次二句從小處落筆,言見培知困花開而落淚,聞鳥鳴而驚心。
沈得潛注意到這兩句詩是樂處皆可悲(《唐詩別裁》)的對比式寫法。
五六句寫憂國憂家之愁,七八句寫愁之深切猛橘。
全詩情景交融,憂國念家之情深切感人,尤其。
五、六兩句,因道出人類生活中的一種普遍的精神現象,遂成廣為傳誦之名句。
司馬光曾提倡寫詩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他說近世詩人唯子美最得詩人之體,並舉此詩為例(見《溫公續詩話》)。
又《唐詩分類繩尺》雲:子美此詩,幽情邃思,感時傷事,意在言外。
春望》一詩中作者移情於物,抒發感時傷世的情感的詩句。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樓:秋落花
《春望》表達了詩人憂國思親,期望和平的美好願望,思念家人的真誠之情。
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悽慘衰敗的景色,寓意興衰更替的感慨;後四句寫思念親人、憂傷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寒酸苦楚。從頭到尾的變化表達出一種憂慮和惆悵,讓人不禁想到他所處的環境,感受他內心的那種感情。
國破」「草木深」寫出了長安現在的景象。春天原本萬物生長,現在卻如此蕭條,那種失落感、落差感讓人悠然而生。「感時」"狠別"表達杜甫因時傷情,愁苦思念的憂愁,以景抒情更賦予深厚的感情。
烽火」「萬金」戰事持續讓作者憂國憂民,也解釋了家書勝萬金的緣由。反映人民反對戰爭,期望和平的美好願望,不免與作者共鳴。「白髮」越憂越多,「搔」弄解愁愁更愁,從自己的狀態入手,表達自己已經按捺不住迫切想要和平和思念家人的感情。
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言簡意賅。景色描寫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感情與景色交叉襯托,給人感受強烈波動,讓人不禁感慨,那個時代背景下戰事不斷,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反映同時代人熱愛祖國、期待和平的願望。也表達詩人憂國憂民,心繫天下的感情。
《春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3樓:娛樂眾生相
春望》通過描寫唐代時期安史之亂的時候長安經過戰爭導致的極度破亂荒蕪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心中對戰爭的痛恨,對國家興亡的擔憂,表達了心中對和平與幸福的渴望。
春望》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檔氏純不勝簪。
譯文。國都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裡荒草叢生。
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核姿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
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髮疏稀插不上簪。
春望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4樓:1天_堂
1、《春望》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
2、作品簡介。
春望》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悽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繫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悽苦哀思。這首詩格律嚴整,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國破之嘆,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思家之憂,尾聯則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白而稀疏,對仗精巧,聲情悲壯,表現了詩人愛國之情。
3、作者簡介。
杜甫(西元712年-西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春望》一詩中,感傷時事、抒發離別之情的詩句是:
5樓:向上攀爬的
杜甫的《春望》一詩中,感傷時事、抒發離別之情的詩句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詩人想到: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乙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
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肅宗剛剛繼位,但是官軍暫時還沒有獲得有利形勢,至今還未能收復西京,看來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
2、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敵軍營,好久沒有妻兒的音信,他們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麼樣了。要能得到封家書該多好啊。「家書抵萬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詩人在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
3、戰爭是一封家書勝過「萬金」的真正原因,這也是所有受戰爭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廣大人民反對戰爭,期望和平安的美好願望,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
6樓:網友
抒發離別之情復的詩句應該是感時制。
花濺淚,恨別鳥驚bai心。du感時是感慨時代,物是人。
zhi非,恨dao別是恨離別,而花濺淚,鳥驚心中的花和鳥是擬人,也運用了互文,花和鳥感慨時代恨離別,導致花濺淚,鳥驚心,通過花和鳥來借物喻詩人自己。
7樓:瓦片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只能是這一句,感時」不等於感傷時事。
烽火連三月,這句具體講的就是唐朝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
8樓:遙嵐破月懸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9樓:網友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10樓:遠航談社會
《春望》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國破將亡深切的感傷之情,同時也表現出詩人對於祖國深沉的熱愛,對社會和平安定的嚮往之情。這首詩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作品,全詩所表露出來的情感熱烈而深沉,感人至極。
春曰》這首詩是代詩人寫的,《春望》這首詩是什麼代詩人誰寫的
宋代的朱熹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遊山西村 是南宋著名詩人陸遊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是作者少有的基調比較明快的佳作之一。春望 這首詩是什麼代詩人誰寫的 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
杜甫寫得《望春》,杜甫的《望春》。
題材 詠懷詩 格律 五言律詩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的 望春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譯文 國都已經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
武陵春 如何表現詩人心中的愁和恨
如果你是問的是李清照的武陵春的話我就知道!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留。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詐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詞的上片統寫愁緒,一二句寫暮春的風雨已摧盡百花,使李清照整天百無聊賴,心部安頓,生活亂套。緊接著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留。這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