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見寒山翻譯,杳杳寒山道古詩翻譯

2025-04-19 07:11:22 字數 1719 閱讀 9861

1樓:在雙橋古鎮俯瞰的木芙蓉

時人見寒山翻譯如下:

時不時有人跑來見我寒山子,完了後都說我不過是個瘋癲老頭兒,相貌讓人看著不順眼,穿的破衣爛衫。我說的話,他聽不明白;他說的話,讓我無語。我把這情況報告給還要往來的朋友,你還會來看我、找我聊天麼?

詩三百三首 二百二十。

時人見寒山,各謂是風顛。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

我語他不會,他語我不言。

為報往來者,可來向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代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出身於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歲後隱居於浙東天台山,享年一百多歲。

嚴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書》等大量史料與寒山詩相印證,指出寒山乃為隋皇室後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內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於天台山寒巖。

這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曾經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隨著二十世紀的到來,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並廣泛流傳。正如其詩所寫:「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2樓:阿痴海漆定

時人見寒山翻譯:當時的人看見這座山。

杳杳寒山道古詩翻譯

3樓:南邕

寒山 〔唐代〕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譯文寒山道上一片寂靜幽暗,冷寂的澗邊一片幽僻寥落。

這裡常常有鳥兒啾啾地啼鳴,卻空虛冷清罕見人煙。

風淅淅瀝瀝刮向我面門,雪紛紛揚揚灑落在我身上。

我身處其中天天見不到陽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

註釋杳杳:幽暗狀。寒山:始豐縣(今浙江天台縣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巖,寒山即寒巖,乃詩人所居。

落落:寂靜冷落的樣子。

淅淅:象聲詞,形容風聲。一作「磧磧」。

杳杳寒山道翻譯

4樓:網友

翻譯:

寒山道上一片寂靜幽暗,冷寂的澗邊一片幽僻寥落。

這裡常常有鳥兒啾啾地啼鳴,卻空虛冷清罕見人煙。

風淅淅瀝瀝刮向我面門,雪紛紛揚揚灑落在我身上。

我身處其中天天見不到陽光,年年也不知胡攔道有春天。

原文:杳杳寒山道⑴,落落冷澗濱⑵。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⑶,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詞句註釋:杳杳:幽暗狀。寒山迅鬥:始豐縣(今浙江天台縣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巖,寒山即寒巖,乃詩人所居。

落落:寂靜冷落的樣子。

淅淅:象聲詞,形容風聲。一作「磧磧」。

杳杳寒山道》是唐代詩僧寒山的作品。此詩主要寫作者居住天台山寒巖時親眼所見山路及其周圍的景緻。首二句描述這條山道的形勢和位置;三、四兩句從聲音上描摹寒山道的靜寂寧遠;五、六兩句從靜態描寫轉向動態描畫,著意表現詩人頂風冒雪的自我形象;最後兩句以抒寫詩人的情懷作結,情中見景。

全詩運用景物渲染氣氛、以氣氛烘托心情的表現手法,同時大量使用疊字,使詩篇富於一種特殊的**美。

寒山,唐代詩僧。又稱寒山子。傳為貞觀(唐太宗年號,627—649)時人,一說大曆(唐代宗年號,766—779)時人。

隱居始豐(今浙江天台)西之寒巖。與台州國清寺豐幹、拾得友善。其詩語言通畝做磨俗,近王梵志,今存三百餘首,後人輯有《寒山子詩集》。

為什麼我會這樣想 當兩個熟人見面時人問另人吃了沒,如果是我我心裡就會想,吃不吃管你屁事

一代人一代人言傳身教流傳下來的打招呼用詞!的確是有點不好聽,但習慣了!我想問下,如果你乙個人用兩個 都加了另乙個人,那個人會知道他們是同乙個人嗎 不會知道的,除非你2個號都跟他共享位址,那樣位址是1個地方的他就懷疑了 這個看他對這兩個號碼的使用情況,假如有張 在兩個號碼上都有 你不說,別人不知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