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梅花的詞語故事,關於梅花的故事古詩

2025-04-17 18:30:15 字數 1964 閱讀 8182

關於梅花的故事古詩

1樓:沉嗚嗚

關於梅花的故事古詩如下:

1、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南北朝·陸凱《贈范曄詩》。

釋義: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託他帶花帶給身在隴頭的你。江南沒有好東西可以表達我的情感,姑且送給你一枝基芹報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2、冰雪林中著此身薯掘,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元代·王冕《白梅》。

釋義: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在某個夜裡花兒盛開,清香散發出來,竟散作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

3、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王琪《梅》。

釋義:高潔的梅花不受半點塵埃侵蝕,心甘情願地生長在竹籬邊、茅舍旁。只因錯誤的認識了酷愛梅花的林和靖,惹得詩人談笑至今。

4、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賈島《冬夜送人》。

釋義:天色剛明,我們騎馬送你到村口橋頭。大雪連下幾日積雪未消,枝頭的梅花花瓣隨風飄落,隨著水流而去。

冬日晝短夜長,天寒地凍。在這黎明時分你離去,心中萬般不捨啊。那綿延無際的楚山,想著路途遙遠,沿途搏手畢險阻,不得不為你擔心。

梅花有什麼典故嗎?

2樓:匿名使用者

相傳隋代趙師雄遊羅浮山時,夜裡夢見與一位裝束樸素的女子一起飲酒,這位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位綠衣童子,在一旁歡歌笑舞。天將發亮時,趙師雄醒來,卻發現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樹下,樹上有翠鳥在歡唱。原來夢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樹,綠衣童子就是翠鳥,這時,月亮已經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橫斜,迅沒趙師雄獨自一人惆凱雹悵不已,後用為梅花的典故。

梅譜》說畝孫納,紹興,吳興一帶有一種梅,名苔梅:「苔須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綠絲絲飄飄可玩。」

武林舊事》載,苔梅有兩種:一種苔蘚特厚,花特別多;一種苔如細絲,長尺餘。

有關梅花的典故

3樓:很多很多

1、一枝春。

陳師道《黃梅五首》(之三)「欲傳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詩中運用了「折梅寄遠」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詩人陸凱的《贈范曄詩》「折花贈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借東風第一枝的梅將春的汛息、真摯的友情和濃濃的思念傳遞給友人范曄,梅花作為寄託相思感情的媒介物豐富著詠梅詩的內涵。

2、西湖處士或孤山處士。

西湖處士、孤山處士均指宋代著名詩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鶴子而聞名於天下的林逋,愛梅入魔,他不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詠嘯傲其中,而且終生不娶,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真正不同凡俗。

林逋共寫了詠梅詩七津八首,被稱為「孤山八梅」,通過詠梅來表現自己品性的高潔。許多詠梅詩人在目己詩詞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與林逋相同的愛梅情結及超凡脫俗、高潔孤傲的節操、忘向。同時「海妻鶴子」也成了典故。

3、梅花妝。

梅花妝」的典故是指壽陽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股下小臥,梅花飄落到他額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為好看,宮中美人皆紛紛仿效之。詩中運用「梅花妝」的典故,個僅說明梅花妝為女性儀儀容的修飾,它為女性增添了雅緻和風韻,而且在說明女性對青春和生命的熱愛之情。

4、何 郎。

何郎,即何遜,曾做揚州法曹,在舍下種青梅樹,日常吟詠其下,後遷洛陽,因思梅心切返揚州,正值梅花盛開,於是賞玩不已,被後人稱為「知梅者」。何遜有詩《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海。銜霜當路發,映雷擬寒開。

寫出了海花的盎然生機及詩人對時光飛逝的慨嘆,對後世詠梅詩創作影響很大。

5、高士、美人。

此首詩運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袁安臥雪,一是羅浮遇仙。(柳宗元《龍城錄》),前者講洛陽大雪時,人多外出乞食,袁安卻高臥家中忍飢受寒,不求助於人。

後者講陏趙師雄遷羅浮,天寒日暮,月色微明,於松林間酒肆旁見一美人淡妝素服,芳氣襲人,舉止高雅,因扣家門與之共飲。師雄醉臥至曉,發現自己在大梅花樹下。用這兩個典故把梅花比作臥雪高士,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素淡馨香的神韻。

關於梅花的詞語,讚美梅花的成語

迎風鬥雪,中國精神,不畏嚴寒,樸實無華 明霜傲雪。嬌而不豔。鐵虯銀枝。錚錚傲骨。不畏嚴寒。賽雪欺霜。香藥脆梅 驛寄梅花 驛路梅花 梅花三弄 梅開五度,暗香疏影,歲寒三友,驛寄梅花,驛路梅花,驛使梅花,鶴子梅妻,摽梅之年 鶴子梅妻 梅妻鶴子 妻梅子鶴 青梅竹馬 水火相濟,鹽梅相成 說梅止渴 望梅閣老 ...

帶有梅花的詩句誰有啊?帶有梅花的詩句有哪些

帶有 梅花的詩句。1 梅花。王安石。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2 贈范曄。陸凱南朝宋。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3 山園小梅。林和靖唐。眾芳搖落獨喧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

關於梅花精神的人物的故事,中華民族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的小故事

屈原 前340年 前278年 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丹陽 今湖北秭歸 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