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仔豬紅痢?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仔豬紅痢又稱壞死性腸炎,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通常發生在出生12小時到7日齡的乳豬,多見於3日齡左右,但也可發生於2~4周齡的仔豬,有臨床症狀的病豬常以死亡告終。
最急性型病例生後1天即發病,突然下痢,後軀沾滿血樣稀糞,病豬逐漸衰弱,不願走動,迅速進入瀕死狀態。容易受到母豬的踩壓,直腸溫度降至35℃。死前腹部**變黑,有的病豬可能不發生腹瀉就死亡。
急性型病例病程常在2天,一般第3天死亡。亞急性型病例一般不見出血性腹瀉,排黃色糞便,後成液狀,內含有灰色壞死組織碎片,類似公尺粥樣,消瘦脫水,一般5~7天死亡。慢性的病例則表現為間歇性或持續性的非出血性腹瀉,容易與仔豬黃白痢相混淆,用**黃白痢的藥物處理效果不佳。
通過給懷孕母豬注射a型、c型魏氏梭菌聯苗可以較好地預防梭菌性腸炎的發生。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由於本病發病急、病程短,一旦出現臨床症狀,用抗菌藥物**效果較差。在早期每千克體重可用青黴素、鏈黴素各10萬國際單位口服療效甚佳。也可用「迪美唑」製成舔劑,按每千克體重30毫克服用,每天3次,連用3~5天為一療程,對急性和亞急性病例有良好的**效果。
仔豬紅痢、黃痢、白痢都是什麼時候發生的?能不能提前得到預防?
3樓:丸子情感屋
仔豬紅痢發生在出生後的1-3天,需要注意產房保溫以及降溼;仔豬黃痢發生在產後1周,仔豬黃痢受環境影響比較大,需要控制好房間的溫度,白痢發生在7-14天,它和黃痢的預防措施一樣。
4樓:汪小喵
這些情況常發於出生到1周內的豬,我們可以做好母豬的產前產後管理,加強新生仔豬的護理,出生後12小時內口服敏感抗生素。
如何防治仔豬黃痢?
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慶大黴素、氟哌酸、增效磺胺等有效,最好做藥敏試驗,選用敏感藥物。
預防:做好主動免疫工作,妊娠母豬產前40天和14天分別於耳後肌注仔豬大腸桿菌性腹瀉三價苗,每次5毫公升,新生仔豬通過吃乳獲得被動免疫。母豬產前3~5天和產後2天添喂土黴素。
仔豬3天補鐵,7天補硒,提高抗病能力。
如何防治初生仔豬痢疾
6樓:網友
目前尚無預防本病的菌苗。預防主要是堅持自繁自養原則,不從外地引入豬隻,必須引進種豬,應加強檢疫,隔離飼養1個月,確實無病再引進。應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豬圈的乾燥清潔。
豬場一旦發病,應全群淘汰,並要進行徹底清掃消毒,消毒藥物有過氧乙酸、來蘇兒等,農戶散養的豬發病可進行**,常用的**藥物有:
1)痢菌淨。30千克體重的豬,用量為150毫克。1日2次,連用3~5天;預防量,每噸飼料中新增痢菌淨50克,可連續使用。痢菌淨療效顯著,**率低。
2)痢立清。**量每噸飼料新增500克;預防劑量為每噸飼料中新增50克,可連續用藥,屠宰前4~10周應停藥。
3)二硝基咪唑。**時每10千克水加克,混勻讓豬飲用,連飲5天;預防量每噸飼料加100克,混勻飼餵。
4)甲硝基乙醯胺。**時每10千克水加克配成溶液,連續飲用3~5天;預防混飼劑量,每噸飼料加60克,混勻飼餵。
5)林可黴素。混飼,**劑量,每噸飼料加100克,混勻飼餵,連喂3周;預防劑量,每噸飼料加40克,混勻飼餵。
6)泰樂黴素。內服,30千克體重的豬,每次內服克,一日2次。
如何防治仔豬紅痢?
7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早期用紅黴素、鏈黴素**有一定效果。
預防:妊娠母豬產前30天和15天分別接種仔豬紅痢疫苗5~10毫公升。仔豬通過吃乳獲得被動免疫;另外,仔豬在吃乳前口服6萬單位青黴素也有一定預防作用。
新風系統有何特點,新風系統有何特點?
市面上,一些空氣淨化器是對室內空氣進行封閉迴圈,過濾室內pm2.5等有害物質,但無法解決人在密閉空間面臨的二氧化碳含量公升高,氧氣含量降低的問題。而新風系統不僅解決pm2.5和霧霾問題,更多的是室內環境的改善,通過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的交換 淨化,同時實現外迴圈和內迴圈,解決室內的顆粒物 甲醛 揮發性...
沙打旺有何特點
沙打旺又名直立黃芪 斜莖黃芪 麻豆秧等。為歐洲大陸種,在我國西北 東北 華北 西南等地均有野生種。在河南 河北 山東等省的黃河故道作為飼草和綠肥而栽培,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目前已推廣種植於陝西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甘肅 寧夏等地。在半荒漠沙區及黃土高原一帶是一種重要的飛機播種改良草地和建植人工...
紅陶器有何特點,陶器有什麼特點
紅陶是中國原始社會出現的陶器品種,呈土紅 磚紅或褐紅色的陶器一般都統稱 紅陶 紅陶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及河北武安磁山文化中有重要表現,出土的實物多為素面,也有裝飾劃紋 篦點紋 指甲紋及乳釘紋 三角紋 籃紋 麥粒紋 平行紋。器形主要有缽 碗 盤 罐 壺 豆 盂 鼎等。另外,在仰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