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底地形是怎麼形成的?

2025-04-13 21:55:19 字數 2608 閱讀 2261

1樓:網友

海底有一條從印度半島西岸到澳大利亞大陸以南、自北而南向東伸延的高地,一般在水下300cm000公尺之間,南段為西南悶雹印度洋海嶺,中段為中印度洋海嶺,北段為卡爾斯伯格海嶺、西折以後的部分稱大西洋一印度洋海嶺。這一帶高地把印度洋分成東西兩尺絕部分:東部為東經90°海嶺,海嶺南北縱貫,長達5000千公尺,從北緯10°到南緯34°,是地球上最直和最長的線狀構造。

中印度洋海盆和沃頓海盆分列東西,海水較深,其中有些深陷的海溝,以爪哇海溝最深;西部海底地形十分複雜,海嶺交錯分佈,隔出一系列海盆=在卡爾斯伯格海嶺與亞洲海岸之間有阿拉伯海盆,卡爾斯伯格海嶺與非洲海岸之間有索 馬裡海盆;西南印度洋海嶺西部有馬達加斯加海盆、納塔爾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印度洋南部的凱爾蓋朗海嶺的東、西兩側為南印度洋海盆和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的深度均超過5000公尺。在印度洋熱帶沿海區,多珊瑚礁和珊瑚島。

印度洋大陸隆或海臺較多,分佈亦廣。其成因多為濁流或大陸坡滑動崩塌,使大量碎屑物質堆積於深海平原邊部,或原為大陸的一部分分異沉降而成。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臺和莫三比克海臺,在馬達加斯加島南部有馬達加斯加海臺,海臺的水深都在2500公尺左右。

在馬達加斯加東 北的馬斯克林海臺,深度從100公尺到幾百公尺,有的地方高出海面形成島嶼。鄰近澳大利亞大陸的大陸隆是螞困帆由大陸的斷陷或分離產生的,如埃克斯默恩海臺 和納徹臘利斯特海臺。靠近亞洲大陸的大陸隆有印度半島西側向南的查戈斯一拉克代夫海臺。

2樓:網友

印度洋海氏告底地貌錯綜複雜,洋底中部有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東部海嶺和島弧、海溝陪春帶,在眾多的海嶺、海丘、海臺之間還分佈著許多海盆,大陸架不寬且大陸隆分佈較蘆核耐廣。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包括中印度洋海嶺、阿拉伯一印度海嶺、西南印度洋海嶺和東南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從阿姆斯特丹島向北延伸,v—般高於兩側海盆1300〜2500公尺,平均寬度達800千公尺左右,它被一些與之垂直或斜交的斷裂帶切斷錯開,中脊裂谷看上去斷斷續續、崎嶇破碎。

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延伸就是阿拉伯-印度海嶺,這裡高度較大,繼續向西北延伸,進入亞丁灣和紅海;中印度洋海嶺從羅德里格斯島向西南延伸就是西南印度洋海嶺,經愛德華太子群島,連線大西洋-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至聖波爾島向。

3樓:香漓者

洋底有高聳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綿長的海嶺,深邃的海溝,也有坦蕩的深海平原。縱貫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綿延8萬公里,寬數百至數千公缺消櫻裡,總面積堪與全球陸地相比,其長度和廣度為陸上任何山系所不及。大洋最深點深11034公尺橋棗,位於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這一深度超過了陸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公尺)。

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島上的冒納羅亞火山海拔4170公尺,而島嶼附近洋底深。

五、六千公尺,冒納羅亞火山實際上是一座拔起洋底伏叢高約萬公尺的山體。

印度洋板塊除海洋外還包括三處較大的陸地______半島、______半島、______大陸

4樓:炎火重燃

印度洋板塊(indian ocean plate)為次級的大陸板塊,屬於印度洋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陸和印度洋。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答案為阿拉伯半島 印度半島 澳大利亞大陸。

由於大洋中脊軸部或裂谷帶多為各大板塊之間的邊界,這裡淺源**、火山活動頻繁。根據海底擴張學說,地幔岩漿在大洋中脊處上公升並固結,生成大洋地殼,較老的地殼被推向兩側,使洋盆面積不斷擴張。據推算,寬達萬公里的太平洋僅需億年左右即可形成。

當移動的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擊時,其前緣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深海溝。因地幔岩漿的上公升作用不僅發生于海洋,也在大陸深處進行,導致大陸發生破裂,形成地溝,處於兩側地殼向外擴張和產生新洋殼的前夕,可視為胚胎型大洋。進而發展,即會產生海水灌入,並不斷向兩側擴張推移,這就是洋殼形成的幼年期,如紅海和亞丁灣。

新洋殼的不斷生成必須伴有老洋殼的破壞與消亡,如地中海則代表大洋發展的終結期,這個在中生代即存在的海盆,由於非洲和歐亞板塊的相對運動,曾一度被封閉,成為內陸大沙漠,後因直布羅陀海峽被衝破,大西洋水復灌入地中海,但其面積遠小於古地中海。太平洋則因洋盆邊緣收縮速率大於海隆的擴張速率,也使其處於整體收縮過程中。

5樓:匿名使用者

阿拉伯半島 印度半島 澳大利亞大陸。

印度洋海底地貌分為哪三個板塊?

6樓:中地數媒

入」字形的**海嶺,把印度洋分為三大板塊,即東部、西部和南部三大海域。東部區域被東印度洋海嶺分隔為中印度洋海盆、西澳大利亞海盆和南澳大利亞海盆。這些海盆十分廣闊,海水較深。

西部海域區海底地貌最複雜,它被海嶺和島嶼分割出一系列海盆,主要有索馬利亞海盆、馬斯克林海盆、馬達加斯加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這些海盆面積不大,海水較淺。南部區域地形地貌則較簡單,分為三個海盆:

克羅澤海盆、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和南極東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的深度約為4500~5000公尺。

海底地形是怎麼形成的?

7樓:網友

海底地形是起伏不平的。海底地形可以分為大陸架。

大陸坡、海溝。

洋盆和困迅海嶺。洋盆是海洋的主體地形。

海底地形的形成與海底物質的運動有關係,板塊碰撞擠壓形成海溝,一些海底被抬公升形汪滾此成島嶼;板塊張裂,岩漿活動形成新的大洋地殼備州,這樣的地方就是海嶺。海底也存在比較大的斷裂帶。

印度洋的意思是什麼,印度洋為什麼要以印度命名?印度洋和印度有什麼淵源嗎?

名字由來 印度洋在我國古代被稱為 西洋 我們平常所說的明代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就指的是印度洋。在古希臘時期,著名地理學家 歷史學家希羅多德 公元前484 425年 曾稱之為 厄利垂亞海 意為 紅海 初時指的可能就是現在的紅海,以後穿過曼德海峽發現還有更大的海域,遂用這個名稱泛指整個印度洋。到古羅巴時...

印度洋所擁有的所有洋流,印度洋洋流的成因是什麼?

印度洋 阿古拉斯洋流。東馬達加斯加洋流。赤道逆流。印度尼西亞洋流。leeuwin洋流。馬達加斯加洋流。莫三比克洋流。索馬利洋流。反南澳大利亞洋流。南赤道洋流。西南和東北季風漂流 印度季風洋流 西澳大利亞洋流。西風漂流。印度洋中的洋流,以北部的季風暖流最為特殊。由於這裡的冬季風主要為東北風,因此,使得...

請問印度洋海嘯的產生原因是什么,請問印度洋海嘯的產生原因是什麼

印度洋海嘯是 引發的,而 是地殼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在目前的情況下,人的活動還不能對地殼運動產生重大的影響,在海洋當中就更不可能了。震源 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擠壓,板塊斷裂導致大 是太陽,太陽黑子大爆發,太陽黑子大爆發是有週期性的,每當太陽黑子大爆發對地球有很大影響,常有 海嘯是 所至 洪水,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