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解釋 會什麼就寫什麼 越多越好

2025-04-07 03:10:31 字數 1328 閱讀 3634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鏈仔告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儘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所謂戚含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儘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儘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

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如把「吾、餘、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一棚明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譯成「(湖面)風平浪靜」。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蒐集資訊,由段到句,從句到詞,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照顧前文,聯絡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絡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吾""餘"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參考資料。

文言文中以有幾種解釋

2樓:機器

1、因為,由於:

2、而,來。

3、把,拿,用。

4、以為,認為。

5、憑,靠。

6、按照,依照。

7、根據。8、通「已」,已經。

9、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範圍。

10、在。11、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

12、為。13、通「已」,止。

14、任用。

15、此,這。

文言文紓解釋,文言文中「行為」都有什麼意思?例 眾謂予一行為紓禍。

紓 sh 亦作 悆 來 1.舒緩 延緩自。例 後漢書 荀彧傳 誠仁為己 任,期紓民於倉卒也。2.解除 排除。例 左傳 莊公三十年 鬥谷於菟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3.寬裕。例 宋蘇軾 與開元明師書 之二 歲豐人紓,會當成耳。4.通 抒 抒發。例 漢嚴忌 哀時命 獨便悁而煩毒兮,焉發憤而紓情。...

文言文是什麼意思通俗得解釋一下。謝謝

文言文 的第乙個字 文 是 美好的意思 第二個字 言 是寫 表述 記載等的意思 最後乙個字 文 是作品 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由此可見,文言文 的意思就是指 美好的語言文章 也叫做語體文。著名語言文學家 教育家王力先生在 古代漢語 中指出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

為什麼不見現代人寫文言文,為什麼現代人寫不出古代那麼優秀的文言文

人家從小培養的 現在估計也就台灣會寫文言文了 因為台灣有國學 那你見過古代人寫現代文麼 那個是中國的遺產了,是古代中國的驕傲,但是歷史被已經跟不上現代了 為什麼現代人寫不出古代那麼優秀的文言文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語言特性。古文也是一種書面用語,也很難逃脫這個先天的侷限性,都會或多或少的帶有這個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