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不知道耐橘迅你說的花紋胎是民用車的還是f1以前的帶四條坑紋的輪胎,其次,你沒有說花紋胎是幹胎還是雨胎,四條坑紋也應該算花紋吧!在f1裡只要是幹胎,無論是以前的帶四條坑紋的光頭胎還是現在的光頭胎,工作溫度是沒有差別的!只是幹胎、中性胎和雨胎這三種胎的工作溫度有差別!
而如果說用f1的輪胎和民用車輪胎比,那肯定伍判是有差別的,如果普通輪胎達到100多度的工作溫度,那早昌此就化了!
光頭胎和普通輪胎的抓地力和速度有何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光頭輪胎式依靠著輪胎上的花紋抓地的,當輪胎橡膠和瀝青路面的物質相同時,摩擦係數相同。此時花紋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只不過f1裡面的四條紋路的輪胎花紋是縱向的,此種花紋不能夠增加摩擦力,只能夠靠能夠接觸地面的地方與地面摩擦,這樣f1四條紋路輪胎理論上的抓地力就比光頭輪胎弱。
另外光頭輪胎也有熱熔的一部分原理,此時的輪胎接觸面積大,散熱能力弱,因此使用光頭輪胎在地面上回附著更多雜誌。因此當光頭胎剛開始進入工作溫度的時候,熱熔會導致輪胎抓地力變強,單圈速度加快。但是當吸到更多雜質的時候,光頭胎的抓地效能反而會比紋路輪胎弱。
急速方面,原來賽季的賽車和09賽季的賽車不能夠相提並論,因此測試光頭輪胎和紋路輪胎要使用同一款賽車。我們就用曾經測試過光頭輪胎的法拉利f2008賽季舉例子,08賽季測試中曾經使用光頭輪胎的車手錶現突出,這只不過是因為輪胎抓地力增強導致的過彎速度加快。但是直路上比速度光頭輪胎百公里加速效能上強,四條紋路輪胎急速方面強。
3樓:匿名使用者
速度比普通的快一些,但是抓地力沒得普通胎好!
看f1比賽的時候聽解說員說光頭輪胎抓地力很強 可是為什麼普通汽車用磨損了的輪胎很打滑呢?
4樓:似清秋機維
f1的光頭胎並不是磨損之後的「光頭」,而是一開始就是沒有花紋的輪胎,目的是為了保證胎面最大限度的接觸地面。而且f1輪胎都是熱熔胎,也就是說輪胎在一定溫度下會「融化」,產生類似膠水一樣的效果,「粘」在地面上,可以產生巨大的抓地力。而這個溫度一般在90攝氏度左右,所以f1比賽要有暖胎圈來使輪胎公升溫。
而且f1輪胎的配方都是專用的,可以說幾乎每一站都不一樣,它的效能不是普通輪胎可比的!
普通輪胎的「光頭」是因為磨損,花紋和輪胎表面的小顆粒之類的東西消失,胎面摸起來很滑。雖說接地面積也很大,但是由於表面十分光滑,又不是「熱熔胎」,所以很容易打滑,十分危險!!
老師說的是滑動摩擦吧,這可是滾動摩擦啊!
光頭胎的確是因為產生的摩擦力太大,賽車速度過快而太危險才被取消的啊!
f1中,光面輪胎為什麼比花紋輪胎抓地力強
5樓:無責任時代
很簡單,因為接地面積更大。
簡單的說一下光頭胎和花紋輪胎的情況吧。
當時98年之所以開始棄用光頭胎,是因為fia要限制整體的車速,樓主所謂的花紋胎,是為了要降低輪胎接地面積,降低輪胎磨損程度,最主要就是為了降低車速,而使用的。
今年之所以複用光頭胎,是因為在技術發展下,花紋胎在當初最大的目的,限制車速方面,幾乎沒有起到多少作用。
而今年對空動方面的限制,已經讓光頭胎的限速變得形同雞肋,所以,做為乙個緩衝和平衡的措施,還是重新啟用了光頭胎。
這也是光頭胎整整11年的迴歸。
6樓:網友
光頭胎比花紋胎接觸地面多出20%
f1比賽中的雨胎 中性胎以及幹胎有什麼區別啊
7樓:匿名使用者
輪胎的成分大約包含100多種物質,最重要的是:碳、油和硫磺。輪胎的軟硬度對輪胎最終產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而輪胎的結構始終是在隨著比賽的發展而巧妙地改進。
輪胎分為三大類:幹胎,中性胎和雨胎。
雨胎除了滿足在成分和結構方面的f1賽事的基本要求,還必須能夠驅散輪胎接觸點和賽道之間的水層。如果水太多,輪胎就會因為完全失去抓地力,而變的打滑。除了雨胎的直徑比干胎略寬,輪胎製造商還通過在計算機中模擬試驗,以確保雨胎上的凹槽達到最佳尺寸,使賽車能夠在一秒鐘之內散去數十公升的水。
另外,由於潮溼的賽道表面溫度較低,雨胎必須能夠在比干胎的工作溫度低得多的情況下工作。
f1的輪胎就是所謂的「光頭胎」
它減少花紋的目的是為了增大接觸面積,進而增大抓力。
事實上就是接觸面積越大,抓力越大的。
不過對於普通車來說,並不只是在乾燥平整的路面上行駛。為了適應複雜的路面才設計出複雜的花紋。當然,花紋最主要的功能是排水。如果胎面和路面之間的積水不排出將形成一層水膜,很危險。
f1比賽雨胎與幹胎的區別。
當下雨時賽道會有積水,車隊會選擇雨胎。這種輪胎的特點是充氣壓力比較低,輪胎與地面的接觸變形大,滾動阻力較大。還有一點是雨胎表面有排水花紋,可以排除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水分,使輪胎與地面直接接觸,保持一定的抓地力。
在乾燥的賽道上車手會立刻換上幹胎,相對於雨胎,後者的特點是充氣壓力比較高,輪胎與地面的接觸變形小,滾動阻力較小。沒有排水花紋,輪胎胎面相對完整,抗磨損較強。另外,由於輪胎表面與地面的摩擦係數與溫度有關,所以使用幹胎的賽車啟動前要通過加溫裝置提高輪胎溫度。
比較舒適的天氣,不是雨天,賽道不滑也不很熱就可以用中性胎!
8樓:匿名使用者
全雨胎和幹胎相比,工作溫度更低,耐磨性較差,與地面接觸面積小,所以抓地力比較差,但因為表面有溝槽,所以有更大的排水量(今年重新使用光頭胎,所以幹胎是沒有排水能力的)。
而中性胎,也就是半雨胎的效能介於全雨胎和幹胎之間。
f1帶有四條花紋溝槽的輪胎與沒有胎面花紋的賽車輪胎相比,抓地力少多少?
9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有坑紋的抓地瞎遲力強!現在f1的車胎都帶坑敗神彎紋。。。沒有坑紋的車胎基本上是比賽時中性胎磨損過度形成的。光頭胎在察悶速度上比其他的輪胎要快。
10樓:匿名使用者
f1使用帶有四條花紋溝槽的輪胎是為了派鉛限制車速塵李好。擾慎。
規則中不允許使用光頭胎。
抓地力減少25%
1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不是碼皮很多,但f1是個精密的運動,所以在六十幾圈的作用下,會提顯得很明顯。雹輪當然是溝大的抓地力大,是大雨胎,溝小的是源模信小雨胎,再淺一點的有中性胎·硬胎。中性胎上有條明顯的白色條紋,其他則沒有。
f1 光頭胎是什麼?
12樓:乙望亭湯培
以前輪胎表面的花紋是根據賽道表面的情況來決定的。當賽道表面是乾燥的時候,完全平面的輪胎(俗稱「光頭胎」)能創造最好的抓地力,因為光頭胎的接地面積大,因此抓地力極強,賽車在彎道的速度極高。當賽道表面有水的時候,輪胎表面就必須有坑紋,讓輪胎和地面之間的水通過這些坑紋排出,這也是為什麼普通車的輪胎表面都有條紋的原因——天總不可能一直不下雨吧!
知道嗎?
13樓:系儉佴綾
光頭胎。(slicks):在乾燥路面上使用的沒有胎紋的賽車輪胎也稱幹胎。
光頭胎是於1998年的賽季前被有四條直紋溝槽的輪胎(幹胎)給取代了,這些溝槽是用來降低賽車過彎道時的速度。
14樓:網友
f1 光頭胎就是沒有花紋的輪胎,後來為了安全,規定不能使用。
15樓:罕知沙蓓
就是下雨天所用的輪胎。
16樓:網友
就是沒花紋的,後來為了減速,不使用了。
f1賽車中的f1是什麼意思,F1賽車中的F1是什麼意思
f1 賽 車 簡 介 格蘭披治一級方程式 grand prix formula one 簡稱 f1 大獎賽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 費用最昂貴 技術最高的比賽,它是賽車運動中等級最高的一種。所謂 方程式 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 fisa 規定標準製造的賽車。這些標準對 方程式 賽車的車長 車寬 ...
A1賽車是什麼,和F1一樣嗎,A1賽車和F1賽車的區別和聯絡
telligenc telligenc telligenc telligenc telligenc telligenc telligenc telligenc telligenc a1賽車是什麼,和f1一樣嗎?不一樣,a1賽車是統一製造,最後分配給個車隊進行使用和調教,每個車隊只能在一些調校上下功夫...
求f1詳細的規則,求F1詳細的規則
淘汰賽排位賽將於比賽週末的週六14 00開始。總共一小時的排位賽分為三個階段 15分鐘 15分鐘 20分鐘。前兩個階段的排位賽各淘汰一部分慢車 22 6 16 決定17到22名 16 6 10 決定11到16名 剩下的10部賽車在第三階段決定1到10名 在各自階段內參賽車手可以自由決定出場時間和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