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有紙嗎,戰國時期有紙嗎

2025-04-04 20:50:18 字數 3739 閱讀 3900

1樓:瀕危物種

秦朝有紙嗎? 10分。

沒有 西漢的時候才開始有 但不普及 蔡倫是改造造紙術 讓紙的使用得到普及。

秦朝的時候有紙嗎?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者為東漢的蔡倫。

東漢在(西元25-220),而秦朝在(西元前221-前206)那個時候蔡倫還沒出生,所以沒紙。

秦朝就已經有紙了嗎?

初具雛形 在上面寫字比較困難。

到了漢代經過蔡倫的改進方法 紙才得到普及。

總之,紙不是蔡倫發明,而是他改進了造紙工藝。

在秦國時期,問下那時已經有紙了嗎,寫字用的紙,那時已經發源旁明瞭寫字用的紙了嗎,如果沒有,那個時候用竹簡。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藤紙、魚卵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

秦朝有紙上談兵一說 是不是就在秦朝時就有紙了?

紙上談兵典故是講的戰國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但《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並未提到「紙上談兵」四字。

首先用紙上談兵做比喻的是。

清朝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

秦國有毛筆和紙張嗎。

在新石器時代已有毛筆的雛形,我國發現最早的毛筆是戰國楚墓,所以秦朝的時候就已經毛筆了。紙是在西漢時期發明的,秦朝時候用的是竹片和木片,就是簡牘。

秦朝以前有紙和火藥嗎。

沒有的。當時寫字在竹簡上,並且是冷兵器時代。兩樣都沒有。

西漢,我國已發明用麻類植物纖維造紙。宋蘇易簡《紙譜》:「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雹液橡以苔,浙人以麥面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隋代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藥。

秦朝用什麼紙。

那時候還沒有紙,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埋塌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甲骨文,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紙是西漢時期發明的!

戰國時期有紙嗎?

2樓:小知愛娛樂啊

戰國時期是沒有紙的。從考古發掘的文物可知,早期的紙是由植物纖維(麻類)製成,因而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所說的「紙,絮,一曰苫也」中的「絮」指的就是麻纖維。

1933年,北京大學教授黃文弼先生在新疆羅布泊漢烽燧遺址首次發現一片麻紙,「同時出土者有黃龍元年(西元前49年)之木簡,為漢宣帝年號,則此紙亦為西漢故物也」。直至1990年,學者們在新疆、陝西、甘肅等地先後八次發現西漢初年至末年製造的麻紙,時間均在東漢蔡倫「造紙」之前。

3樓:阿狸路路的城堡

戰國時期是沒有紙的,戰國時期是用竹簡來記載文字和傳遞資訊的。紙張是在西漢時期才發明的。

當時的紙張質量較差;不能用於書寫,到了西漢後期,紙張的質量才有提高。而蔡倫正是在此造紙術的基礎上,對原材料、工藝進行了改進,製造出了質量很高的紙,特別是蔡倫擴大了造紙的原料,而且為以後廣用各種植物纖維造紙提供了條件。

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區域也由晉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陽一帶而逐漸擴散到越,蜀,韶,揚及皖,贛等地,產量,質量與日俱增。

4樓:三月陽春

沒有。最早的紙應該是在西漢時期,東漢蔡倫改進之後才廣泛使用。

5樓:文武空空

那個不是紙,黃色的那個是絹帛。

是布的一種,有一集燒了,能看到燒的痕跡是布不是紙。

6樓:三十六中計

歷史書上是說東漢蔡倫發明的,記得高中老師講的時候說其實早在西漢也有出現過(汗!歷史老師是個剛畢業的),但戰國肯定是不可能的,電視劇集有時候也會犯低階錯誤,鬼知道是故意的還是咋的,

7樓:

戰國時期都是刀刻的竹簡。

蔡倫,造紙術的改造者,東漢下期開始用紙的。

8樓:小小愛奇聞

秦朝沒有紙,有的人把綢緞就叫做紙,真正的紙張出現在西漢時期。造紙悉握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讓宴誰睜滑慶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

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

造紙術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乙個很好的載體。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羅河的紙草來記述歷史;在古代的歐洲,人們還長時間地利用動物的皮比如羊皮來書寫文字;而中國,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

秦朝的時候有紙嗎?

9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人使用紙書寫。

這句話在秦朝說沒錯,當時有的人把綢緞就叫做紙。真正的紙張出現在西漢時期。

10樓:姑蘇夜鍾

沒有。蔡倫弄的紙不是首創,實際是改良。現在發現的文物中,有早於蔡倫時期的,漢代紙質地圖。

戰國時期有紙嗎

11樓:柏巨集浚

戰國時候有紙嗎?戰國時期是沒有紙的,戰國時期是用竹簡來記載。

12樓:龍戰七洋

有啊╯▂╰

實際上中國紙在非常早就有。

問題是中國紙非常昂貴(#

漢代時有紙嗎?

13樓:網友

有紙,早在西漢,我國已發明用麻類植物纖維。

造紙。宋蘇易簡《紙譜》:「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麥面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裂攔。

造紙,舊用人工製造,先取植物類纖維質之柔韌者,煮沸搗爛,和成粘液,勻制漉筐,使結薄膜,稍幹,用重物壓之即成。今日所用之紙,多為機制。

關於蔡倫與造紙術。

的關係,當今有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他是造紙術發明者,第二種意見認為西漢初已用紙代簡,蔡倫只是造紙術革新者。現在看來第二種意見是正確的,因早在蔡倫200年前的西漢初即已有用於書寫的麻紙。

蔡倫的貢獻是組織並推廣了高階麻紙的生產和精工細作,促進了造紙術發展,但「造意用樹膚以為紙」者,倒有可能是蔡倫或其尚方下屬。皮紙用樹皮纖維製成,其技術難度比麻紙更大。蔡倫的貢獻就在於使皮紙生產在東漢發展起來。

麻紙及皮紙是漢代以來1200年間中國紙的兩大支柱,中國文化。

有賴這兩大紙種的**而得以迅賀巨集速發展。

至晉代(4世紀)時,紙已最終取代帛簡肆拍胡成為主要書寫材料。蔡倫在促進麻紙及皮紙生產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雖不是造紙術發明者,但作為技術革新者和組織推廣者的歷史地位應予肯定。

秦始皇時期使用紙質物品嗎

14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沒有,秦始皇(前250-前210)。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蔡倫。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

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製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

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春秋戰國時期,秦朝有什麼玩具,春秋戰國是在秦朝前,還是在秦朝後

合理的猜測 泥娃娃,沒有棉花,所以沒布娃娃。木劍 竹劍 男孩專用 竹馬,或者木馬,當時陝西生態還是很好的,應該有竹子 後漢書記載,內蒙准格爾旗西北都有竹馬 沒有竹子的地方應該就是木頭代替了。香包,古時有薰香的習慣,香包既是裝飾品,又具備實用性,還勉強算小孩的玩具吧。撥浪鼓,戰國就有撥浪鼓 現存的都是...

戰國時期的兵力數字有誇大嗎

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戰國時期一些大規模戰爭的人員參戰和 數字,史備判喚書記載或許帶有誇張成分,但這些資料至少具有相對意義上的可信度,當時戰爭規模已經達到驚人的水平,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在經過數百年連綿不斷的戰爭驅動後,特別是在經過法家改革的洗禮後 並不是只有秦國變法,東方六國都進行衝數了變法或改革 戰國...

戰國時期的稅制有什麼影響,春秋戰國時期稅制改革的實質是什麼?

戰國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要求在更大範圍內,承認私田的合法性,允許土地自由轉讓和買賣。耕作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不僅是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而且有助於農業勞動力的解放,同時提高了耕作效率。戰國時期的變法,改變了舊的徵稅辦法,整頓了賦稅制度,增加了國家稅收收入,為各國壯大實力參與群雄競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