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屬不屬於原始社會

2025-04-02 16:55:11 字數 1364 閱讀 7782

1樓:匿名使用者

原始社喚餘會(約前170萬年--西元前21世紀)是人類從猿類分化出來之後敏鏈賣所建立的第乙個共同體,也橋逗就是人類歷史的第一階段。

春秋戰國時期屬於什麼社會 春秋戰國時期處於什麼社會

2樓:剛陽文化

1、春秋戰國是奴隸社會,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末期之後就不是了。

2、我國從夏朝到春秋戰國末期,都屬於奴隸社會,毫無任何爭議。而自從戰國以來,隨著井田制崩潰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度誕生,讓奴隸變成半自由民依附於土地向地主交地租這個經濟模式完全取代了奴隸經濟,整個社會開始圍繞著土地兼併和地主剝削運轉,我國進入了封建社會。

3、秦朝之前的中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社會」,字面意義上的「封建」,需要分封、自治,而打秦朝以後,中國就成了**集權下的郡縣制。教科書裡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劃分方式,硬往中國歷史上套是不合適的。商周兩代雖然都存在大量奴隸,但是他們並不是主要的生產力,這和古羅馬那樣的奴隸社會有本質的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是怎樣的社會狀態?

3樓:悠然於行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歷史大變革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度崩潰,封建制度確立。這一鮮明的時代特徵反映在以下方面:

1)經濟上: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我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

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革命。春秋戰國時期, 井田制(公田)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早團核並最終通過各國變法確立了下來。

2)政治上: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但戰爭的結果加快了統一程序,陸掘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

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封建制度終於建立起來。變法最徹底的秦國,成為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者,後來發展成統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變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躍和文學或罩藝術的繁榮。

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春秋戰國的社會特徵

4樓:得書文化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歷史大變革時期 春吵豎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度崩潰,封建制度確立。這一鮮明的時代特徵反映在拿族以下方面: (1)經濟上: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消碰弊廣,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我國的封建。

戰國時重慶屬於哪個國家,重慶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屬於什麼國的?

西周時,巴氏被封為子國,首領為巴子,因而叫巴子國,簡稱巴國。巴國的地域大致在重慶全境,北到陝南的漢水上游,大巴山北緣,東至襄陽 西元前316年,巴國最終被秦國所滅,並在江州 今重慶 築城,設定巴都,把巴地納入了秦國的郡縣體制。巴國形成於西元前11世紀的西周初期,滅亡於西元前316年的戰國中期,約有8...

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轉型時期。發生轉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 經濟方面 鐵器和牛耕的使用,農業生產力大規模發展,商人階層崛起 2 政治方面 地主階級崛起,開始通過變法壓機奴隸主階級以獲取各國的政權,通過兼併戰爭,開拓疆土,進一步鞏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樓上,都說了是根本原因,怎麼還會分經濟和政治?根本原因是經濟上 私有土地開始出現,手工業發展,賦稅制度改變,...

為什麼說奴隸社會結束於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算奴隸社會,戰國開始就算封建社會。進入封建社會 標誌是鐵器的使用。生產工具的質的改變,使得生產方式發生變化,社會結構亦隨之變動。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春秋算奴隸社會,戰國開始就算封建社會。秦統一六國不是我國進入封建社會的時間,而是中國第乙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建立的時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