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政道的評論,李政道還活著嗎

2025-03-31 22:45:14 字數 2975 閱讀 9012

為什麼很少提起李政道?

1樓:愛生活

如下:

縱觀兩位頂級物理學家的一生,李政道的巔峰成就就是宇稱不守恆,除了宇稱不守恆,你很難再例舉出李政道堪稱世界級的學術成就。反觀楊振寧,楊振寧一生有十多個巨大的科學成就。

其中,宇稱不守恆的成就算不上是楊振寧最頂級的物理學成就,而且很難排進前三名。楊振寧最大的學術成就是楊公尺爾斯理論,這是他帶著自己的研究生公尺爾斯一起做的理論。

這個理論是目前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根基理論之一,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是理論物理學界在上世紀50-80年代創作出的另外一座理論高峰,是和牛頓力學、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同等地位的物理學理論。曾經有五位物理學家利用楊公尺爾斯理論來解釋強相互作用力,諾獎委員會分2次給這五個人頒發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除了楊公尺爾斯理論,楊振寧的開創性成就還有很多,比如:楊巴斯特方程。所以說,楊振寧是20世紀罕見的高產的理論物理學家,而且涉足的領域很廣,在學術界具有很高的名望。

李政道還活著嗎

2樓:暖洋洋老師

依然活著。根悶賀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截止到2022年8月12日先生已經94歲,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還健在。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李政道個人簡介:

1926年11月24日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恆、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1957年,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缺首諾貝爾物理學獎。1985年,他又倡導成立了中國博士後流動站和中國博士後科學**會,並擔任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顧問和中國博士後科學**會名譽理事長。

1986年,他爭取到義大利的經費,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援下,創立了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ccast)並擔任主任。其後,成立了在浙江大學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復旦大學的李政道實驗物理中心。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8年4月7日,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譽主任。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獲得「2015中華文化人物」榮螞扮派譽。<>

李政道簡介還活著嗎

3樓:999級吞天巨鯤

截止2018年,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還在世,2018年4月7日,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

李政道的研究領域很寬,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頗有建樹。

1949年與羅森布拉斯和楊振寧合作提出普適費公尺弱作用和中間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學中二維空間沒有湍流。1952年與派尼斯合作研究固體物理中極化子的構造。

1954年發表了量子場論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論。

1957年與奧赫梅和楊振寧合作提出電荷共軛不守恆和時間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與楊振寧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氣體的分子動理論,對研究氦ⅱ的超流動性作出了貢獻。1962年與楊振寧合作,研究了帶電向量介子電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

4樓:小黑的貓咪

截止2021年三月還活著。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恆、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李政道的經歷表明,「物理」決不是他的生活方式的全部。藝術與祖國的歷史文化強烈地薰陶、感染、吸引著他,使他「在哲學與人文藝術領域,也有獨到的見解」,在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上造詣極深。

5樓:佘桂月

應該將他接回來好好善待他!

李政道為中國做過哪些貢獻?

6樓:網友

自20世紀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開始回國訪問,為祖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做了很多貢獻。他積極建議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重視基礎科學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議和協助建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議成立自然科學**,設立cuspea,建議建立博士後制度,成立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和北京大學及浙江大學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學術機構,設立私人教育**,對藝術和中國的歷史文化有著強烈的興趣,個人亦喜隨筆作畫並積極倡導科學和藝術結合。

李政道1956年和楊振寧合作,解決了當時的θ-τ之謎──就是後來稱為的k介子有兩種不同的衰變方式,他們通過分析,認識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並提出了幾種檢驗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不是守恆的實驗途徑。次年,這一理論預見得到吳健雄小組的實驗證實。因此,李政道和楊振寧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學術界的公認,並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於當時李政道為中國國籍,國際上公認其為中國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為什麼很少提起李政道

7樓:惠企百科

主要原因是楊振寧的名氣就要比李政道大得多。

說實話,很多不學物理或者並不關心科學的局外人,知道楊振寧可能還是因為楊振寧晚年跟翁帆的婚姻。2004年,82歲的楊振寧與28歲的翁帆結為夫妻,當時過場跨越年齡的婚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給楊振寧攢足了人氣。

楊振寧在中西文化交流上貢獻要比李政道大,楊振寧本人一直比較活躍,特別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楊振寧是做出過很大貢獻的。特別是中美建交初期,楊振寧一直是活躍在雙方文化交流各種活動上。對兩國文化科技人才交流上,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在中美正式建交後,楊振寧後來選擇了正式回到國內,回到清華大學任教。同時,還引薦了譬如姚期智這種頂級科學家回國,楊振寧自己也在清華大學擔任教授,併為本科生講授大學物理。

楊振寧學術成就要高於李政道,李政道後期在學術上也發表了不少**,但似乎沒有特別突出的成就。兩人在後期學術上的差距還是有點大。

當然,很多人也會說李政道和楊振寧最大的區別可能是性格上的區別,李政道低調不擅各類交際,而楊振寧卻是乙個非常活躍的人,很多場合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楊振寧和李政道在物理學上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1956年,李政道,楊振寧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關健雄等人實驗驗證了李政道楊振寧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宙不守恆的理論.屬於粒子物理的範疇。李 楊合作16年,其成果舉世有目共睹 李 楊反目40年,卻始終針鋒相對,彼此缺乏應有的包容。李 楊早年都是西南聯大出身,他們的很多師友,還有中國物理學界,在過...

對世說新語的評論

世說新語 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魯迅先生曾把它的藝術特色概括為 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 中國 史略 世說新語 及劉孝標註涉及各類人物共一千五百多個,魏晉兩朝主要的人物,無論帝王 將相,或者隱士 僧侶,都包括在內。它對人物的描寫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一點,就是重在表...

鄭淵潔在評論區回覆對不想結婚的看法,為何網友稱好暖心?

沒有要結婚的年齡,只有要結婚的感情!隨著現在很多人對於感情的看法改變越來越大了,我覺得談戀愛就已經很難了,對於婚姻來說的話,在我的觀念裡面是一直沒有計劃的,我在抖音上看到鄭淵潔這位老人家的抖音有人評論說她不想結婚,而這位老人家就回復到結婚是民法典賦予你的權利!當時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和大部分網友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