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產生創造條件的重大事件

2025-03-31 07:50:25 字數 1544 閱讀 7495

為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創造條件的史實

1樓:網友

資本主義制度是經過工業革命,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以後最終確立的。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地的開拓,使銷售市場擴大了許多倍,加速了手工業向工場手工業的轉化。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由於在工場內部實行勞動分工,比資本主義初期實行簡單協作的手工業,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到18世紀,在英國等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裡,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越來越同工場手工業的狹隘的技術基礎發生矛盾。資本家為了在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潤,要求進一步改進生產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誕生的機器大工業,標誌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已經建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的階級結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於生產,促進了生產力迅速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擴充套件到一切生產部門,同時也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抗進一步發展。

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在各個啟拍穗國傢俱有共同的規律並帶來類似的後果,但是各個國家由於具體的歷史條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點。

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狀態之間的對立。簡單商品生產已經包含著社會生產無**狀態的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把這種無**狀態推向極端。大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資本家之間的鬥爭具有普遍性和空前激烈性。

資本家為了佔有更多的剩餘價值,同時也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下,竭力應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不斷改進機器,加強自己企業中社會化生產所具有的組織性,其結果是不斷加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狀態。資本主義大工業巨大的擴張遇到了資本主義佔有所造成的市場相對狹小的限制,社會化生產所必需的客觀比例遇到了整個社會生產無**狀態的破壞,衝突便成為不可避免。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週期性地爆發,就是這種衝突的突出表現。

在危賀羨機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機構在自己創造的生產力的壓力下失靈了。週期性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的這悄卜種反抗,迫使資本家階級不得不在資本關係內部可能的限度內,部分地承認生產力的社會性質。

由資本集中而產生的股份公司、壟斷組織以及國家佔有就是這種趨勢的表現。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它的最高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帝國主義)。

關於世界資本主義萌芽的確立和鞏固具體的事件?

2樓:網友

歐洲最早應該是義大利 文藝復興時期稍早既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不過因為義大利直到1870年才成為統一國家 所以完整的資本主義制度是在統一之後產生的。

最早的資本主義革命是在尼德蘭(就是現在的荷蘭)最早的工業革命是英國。

不過既然是講資本主義萌芽 就不必太理會完整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問題。所以就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這個問題上 義大利當之無愧是最早的。

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 比較公認的是明朝中後期(15世紀末)的江南繁華地區 不過根據考證北宋末年的江南地區已經有不少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 大型手工業作坊的產生 不知道算不算資本主義萌芽 !

3樓:網友

最早應該是義大利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確立。

國家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和買辦資本主義的區別

國家資本主義,顧名思義,由國家控制的資本主義,是採取公私合營,統購統銷,各種公私合作社等控制手段,為過渡到社會主義作準備的一種形式。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勢力佔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說白了,大銀行大公司通吃。買辦資本主義,是殖民地資本中的怪物,為洋人的強大資本打工,剝削,壓迫和控制本國人民和民族資本,這...

資本主義資本生產的過程,為什麼說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

資本主義資本生產過程為 g w g 資本主義資本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實質,是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形式。資本主義生產是以雇傭勞動為基礎,以獲取剩餘價值為目的的生產。其生產過程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是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 另一方面又是生產剩餘價值的價值增殖過程。資本主...

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思想基礎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

啟蒙思想家的鋒芒所向十分明確,即反對王權 神權和特權,努力改變舊制度,建立新體制,各個啟蒙思想家之間雖然存在著分歧和爭論,但只要涉及到封建 統治與反動的教權勢力,他們總是採取共同行動,而且每個啟蒙學者都根據各自研究的領域,積極宣傳 理性 與科學,始終把主攻目標對準 王朝與天主教會。他們高唱 理性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