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南北極突然變成赤道,地球和我們會怎麼樣?

2025-03-29 19:30:17 字數 3720 閱讀 3151

1樓:迪

地球上的納罩山川河流海洋分佈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原南北極上洞搜鬧的冰川發生融化那都是小事了,更大的變漏棗化是地球要變成乙個新的橢球體。

2樓:沉夜孤星

首先,是地理公升拍方位上的轉變,就是說,將兩極變成赤道後,原來的東西指向的緯線就變成了指向南北的經線;而悄謹原來指向南北的經線則變成了指向東西的緯線。其次,是海陸分佈的轉化,隨著地球兩極位置的變動,地軸以及地球的海陸佈局也會因地球自轉方向與洋流影響隨著地形地勢的不同發生大的改變,地球大陸與吵運羨海洋會進行滄海桑田的大規模的重新佈局與整合。

3樓:寇幻玉

無論褲戚人類如何想象赤殲猜道如何改變,南北兩極是否會成為赤道,或如科學家鬼話所言的顛倒變化,只要造化還讓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無須懷疑,地球、地上的萬物與人類,都必然氏純型會安然無恙的繼續生存下去!

4樓:以心

應該是南北兩極點變成了赤道上蘆汪好的兩點,這樣新的地軸會穿過原來的赤道。地球原來地軸方向與公轉平面之間的夾角約度,原兩極點變為新赤道上的兩點後,新的地軸與公轉平面間的夾陵顫角可在0度至度陪鉛之間。這個夾角要小於之前的夾角,意味著地球上的四季較之前會有大變化,同時更多的地區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且極晝極夜時間要長於現在的。

5樓:小美

地球的這種運動方式保持幾十億年了,地球上的芸芸眾生也早已習慣這並凳種運動方式,他(它)們自有感知那唯攜天起就知道太陽是從東方公升起西方落下,他(它)們從爺爺、爺爺的爺爺、爺爺的指蔽伏爺爺的爺爺…那兒起就知道日起而作日落而歇是亙古不變四海皆准的真理,所以理所當然世代傳承悠然自得。

6樓:弘平幻

地球圍繞太陽自轉。赤搭畝道東西兩面是教科書,科學家沒定蔽掘的!不能改。

假設南北極突然知並森變成了赤道,我想,只是時差變了!同樣生息。然而!

地球引力作用,西東赤道旋重大於南北!人類賴以西東赤道下的廣闊天地旋生!

如果地球南北極變成赤道會有什麼後果?

7樓:新科技

分類: 教育姿空/科學 >>科學技術。

問題描述:如果地球南北極變成赤晌冊兆道會有什麼後果?

解析: 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情況概率很小。如果兩極冰川融化,會導致全球海平面**,淹沒大量靠海低窪宴租的土地,像荷蘭、孟加拉。

赤道變兩極,非洲人就要倒大黴了。墨西哥灣流也要發生變化,總之,將會天翻地覆。

赤道和北極是什麼關係

8樓:汗耕順閔凰

赤道是一根人為劃分的線,將地球平均分為兩個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它位於南北迴歸線之間,一年四磨型季都受到陽光的直射。

人瞎逗猜們為了方便,繞地球表面橫向標出無數條封閉的線條,並稱之為緯線,每一條緯線都有乙個相應的度數,稱為緯度(就和座標系中的橫座標一樣)。

北極和南極的極點就是由赤道來連線的。指族。

南北極融化了會把整個地球覆蓋嗎

9樓:董荷花

南極大陸的抄總面積為襲139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南極 大陸98%的地域被乙個直徑為 4500公里永久冰蓋所覆蓋,其平均厚度為2000公尺,最厚處達4750公尺。南極夏季冰架面積達265萬平方公里,冬季可擴 展到南緯55度,達1880萬平方公里。

總貯冰量為2930萬立方公里,佔全球冰總量的90%.如其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公升60公尺。

如果北極的冰雪全部融化,地球的海平面就會上公升7公尺。

歐洲環保總署署長jacqueline mcglade女士表示,如果北極的冰雪全部融化,地球的海平面就會上公升7公尺,包括上海、廣州等眾多城市將會被淹沒。

如果南極和北極的冰川完全融化平球的海平面將上公升近70公尺。

北極海底至少蘊藏著四千億噸的甲烷 如果北極冰蓋完全融化 造成甲烷大規模釋放 將急劇加速暖化程序 甲烷造成的暖化效果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三倍。

按照人類社會加速發展的趨勢,南極冰川有可能在一二百年之內全部融化。

但是如果北極冰蓋完全融化 導致甲烷大規模釋放 暖化程序大大加速 南極的冰蓋就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全消失 可能只需要四五年時間 南北極的冰蓋就完全融化。

10樓:一躸絕塵

中國尙存,因為有珠穆朗瑪峰。

11樓:時空起源

如果南北極融化,地球被海洋包裹,人類還能繼續生存嗎?

地球面對赤道 面對北極上空 面對南極上空是怎麼轉的

12樓:節攸葷光華

地球自轉繞地軸自轉。

自轉時面對赤道,北極的畝鉛運動方向是逆迅銀好時針,南極的運動方向是順時針。

自轉時運動週期為1天搏坦(24小時)地理現象是。

晝夜交替。

北極和南極正在走向赤道嗎?

13樓:網友

這是不可能的

北極,南極,赤道三者是乙個幾何學上絕對的事物,南北極是地球自轉軸與球面相交所在位置,而赤道則是乙個垂直於自轉軸的平面(平面與球的交點是地球自轉過程中,線速度最大的點)

所以三者是絕對的幾何關係,除非你認為地球會越來越扁,最後從球變成乙個圓平面,否則絕不可能出現什麼北極南極走向赤道的說法。【但地球根本沒有變為平面的趨勢】

14樓:網友

上面說好像北極和南極以後會走向赤道,不知。

誰知道地球的南北極和赤道是怎麼變化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陽的熱量,但是由於地面每個部位受熱的不均勻性,空氣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樣,於是,暖空氣膨脹變輕後上公升;冷空氣冷卻變重後下降,這樣冷暖空氣便產生流動,形成了風。

原來地球表面,各個地方接受太陽的熱量並不一樣,有的地方接受得多,空氣變暖了。溫度公升高了。暖的空氣要膨脹。

相反,有的地方接受太陽的熱量少,溫度降低,空氣變冷了,冷的空氣要收縮。空氣跟水一樣,總是由高溫空氣向低溫空氣流動。這樣,空氣的流動就形成風了。

由於地球自轉軸與圍繞太陽的公轉軸之間存在66.5°的夾角,因此對地球上不同地點,太陽照射角度是不同的,而且對同一地點一年365天中這個角度也是變氏州化的。地球上某處所接受的殲友蔽太陽輻射能正是與該地點太陽照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地球南北極接受太陽輻射能少,所以溫度低,氣壓高;而赤道接受熱量多,溫度高,氣壓低。

另外地球又繞自轉軸每24h旋轉一週,溫度、氣壓晝夜變化。這樣由於地球表面各處的溫度、氣壓變化,氣流就會從壓力高處向壓力低處運動,以便把熱量從熱帶向兩極輸送,因此形成不同方向的風,並伴隨不同的氣象變化。大洋中的海流也起著類似的作用。

從全球尺度來看,大氣中的氣流是巨大的能量傳輸介告薯質,地球的自轉以進一步促進了大氣中半永久性的行星尺度環流的形成。

地球上各處的地形地貌也會影響風的形成,如海邊,由於海水熱容量大,接受太陽輻射能後,表面公升溫慢,陸地熱容量小,公升溫比較快。於是在白天,由於陸地空氣溫度高,空氣上公升而形成海面吹向陸地的海陸風。反之在夜晚,海水降溫慢,海面空氣 溫度高,空氣上公升而形成由陸地吹向海面的陸海風。

在山區,白天太陽使山上空氣溫度公升高,隨著熱空氣上公升,山谷冷空氣隨之向上運動,形成「穀風」。相反到夜間,空氣中的熱量向高處散發,氣體密度增加,空氣沿山坡向下移動,又形成所謂「山風」。另外區域性溫度梯度等因素也會使風能分佈發生變化。

在氣象上,風常指空氣的水平運動,並用風向、風速(或風力)來表示。風向指風的來向,一般用16個方位或360度來表示。以360度表示時,由北起按順時針方向量度。

為什麼地磁南北極和地理南北極是相反的

d c 地磁編輯 地磁又稱 地球磁場 或 地磁場 是指地球周圍空間分布的磁場。地磁場類似磁鐵棒,但是這種相似只是粗略的。磁鐵棒或是其它永久磁鐵的磁場是由於鐵原子中的電子有序的運動而形成的。然而,地核的溫度高於居里點 鐵的居里點1043k 鐵原子的電子軌道的方向會變得隨機化,這樣的隨機化會使得物質失去...

電磁鐵南北極怎麼辨別怎樣判斷磁鐵的南北極用什麼方法

不給你理論知識,相信你會 很難理解。給你通俗點 講講把。你拿起一支筆,假設這就是乙個通電螺線管,用你的右手去握,什麼情況下都是右手 無外乎兩種握法。一種你的四個指頭向上,另一種 四個指頭向下。這個在書上都有圖的。記住!大拇指指向的方向是n極。然後我再說說具體怎麼握。前提一定要讓線圈在你的正前方,不要...

南北極的冰是如何形成的,地球南北極冰層是怎麼形成的?

南極並不是一直就在地球的最南端,科學家已經在地層中找到了證據,南極大陸還是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時.即隊3億年前到2.5億年前之間,就已經出現了冰蓋,但這和現代南極大陸的冰川和冰蓋完全是兩回事。岡瓦納大陸從1.5億年前開始 在7000萬年前南美 非洲 印度 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分離出來,5000萬年前南極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