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雖未滅,王制盡矣。什麼意思

2025-03-24 00:20:18 字數 1934 閱讀 8990

1樓:雪夜

意思是 周朝已經名存實亡了。

雖然如配周王還在,但是各諸侯國 均已經是 各自為政了。

西元前飢塵475年至西元前221年,是中國的戰國時期,經過春秋長期激烈的爭霸戰爭,到戰國開始,主要的諸侯渣肢指國有齊、楚、燕、韓、趙、魏、秦等七國,歷史上稱之為「戰國七雄」。

2樓:匿名使用者

周雖未滅,王制盡矣的意思是。

周王朝雖然未滅亡。

但是大王的制度已經全部沒有了。

這是司馬光的話,你看韓趙魏三家把晉給分了,這事本來是錯的,可是你威/烈/王竟然「命晉大夫魏斯皮拍高、趙籍、韓虔為諸侯。」,讓他們的造/反/變成名正言順的了,以後周王朝滅亡就怪不了別人了吧。

按司馬光的本意,威/賀圓烈/王應該登高一呼燃尺,讓天下的諸侯把韓趙魏。

三家給滅了,然後再立晉主,可惜威/烈/王是個偽/劣/王,一聽韓趙魏三家把晉給/分了,就下尿褲子了,糊里糊塗的下命令讓三個晉大夫成為三個諸侯。

那以後的士大夫們還不都學著樣子,拼著一條命,要把皇帝拉下馬。

3樓:追隨不經意間

周雖梁搏未滅,王制盡矣。

周朝雖然沒有滅亡,但王制卻已完全毀橡首祥掉芹伍了!

這句話出自《資治通鑑》

對周武王滅商具有關鍵意義的戰役發生在**

4樓:網友

周武王(?—前1042年)繼位後五年,東夷叛亂,商紂王派商軍主力遠征東夷,朝歌(今河南淇縣,位於河南省北部,隸屬鶴壁市)空虛,周武王姬發在姜尚等人輔佐下,率軍直取商都朝歌,在朝歌以南的牧野(今河南新鄉市境內)大破商軍,史稱「牧野之戰」。牧野之戰的失敗,宣告了商王朝統治的結束。

5樓:大宇宙天文通訊

牧野之戰 牧野位於今河南省淇縣南、衛河以北,新鄉市附近),按照史學家的分析 認為當時的商還是很強大的 當時的商軍精銳大部分集中在往南的地區用於徵荒拓野 周打來 商匆忙間回防於牧野與周軍相遇 閃電戰 輸了 周那時候在商老百姓的眼中貌似還看不上的樣子 老百姓以為商民為榮 哎 反正歷史是勝利者寫的 真相真是讓人嚮往和著迷啊。

6樓:御家焮

牧野(今河南省淇縣南、衛河以北,新鄉市附近)

周滅商的戰爭中,最關鍵的一場是什麼之戰

7樓:人生如夢書店

牧野之戰,這場戰役開戰前算了一掛,結果蓍草爆,龜甲裂,實為大凶之戰,但周武王堅持說滅商拯救天下萬民於水火之中,就算逆天也絕不放棄,最終果然取得好結果,紂王死於火中,妲己在於紂王分別之後沒等最後結果就以上吊自盡於皇宮之中。

8樓:問語天地人

牧野之戰,也稱武王伐紂。

連觀霜縞,周除冰淨 什麼意思誰能用簡單文字解釋 謝謝你

9樓:網友

你所說的這句話是出自謝莊的《月賦》。

連觀霜縞,周除冰淨。

連觀,就是互相連線的樓臺;

霜縞,就是白絹,這裡用白絹形容月光之白潔;

周除即為庭除,階下;

冰淨,冰,是很乾淨的象徵,冰淨意思就是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非常乾淨,側面表現的還是月光。

總體意思就是月光照耀在互相連線的樓臺,像是鋪上了一層白絹;庭院在月光的對映下,顯得非常乾淨一樣。

這一句話都是在說月光的白淨。

領導滅商的周王是誰

10樓:繁花落後是悲傷

周文王叫姬昌,他兒子周文王滅商,叫姬發。

11樓:abc三月半

周武王姬發,也就是周文王的二兒子,老大伯邑考死了。

周滅商後,封商後人為春秋時期的什麼國?

12樓:塔真禕

宋 衛都是商朝遺民 不過衛國君主是姬姓。

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是什麼意思?

所以少反而獲得的多,多了反而迷惑。達到目的的方法雖不同,但結果卻相同 思慮雖然多,但精華不出兩個。只有知道它的要點,不在於求量的多,用乙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不用思慮便已經結束了。一以貫之 這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方法。他說 夫少則得,多則惑。途雖殊,其歸則同 慮雖百,其致不二。苟識其...

矣字怎麼讀音是什麼,矣字解釋,矣字什麼意思怎麼讀

矣拼音 y 釋義 文言助詞 a 用於句末,與 了 相同,如 由來久 悔之晚 b 表示感嘆,如 大 哉 矣字解釋,矣字什麼意思 怎麼讀 矣 y 基本釋義 1 用在句末,跟 了 相同 由來久矣。2 表示完成時態。3 表示堅決 肯定。如 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力量雖然小卻任命重要事件,肯定是做不到的。4 ...

盡心焉耳矣焉是什麼意思

焉 在古漢語中有如下的解釋 1.代詞 指示代名詞,之 彼 這裡。如 心不在焉。論語 衛靈公 眾好之,必察焉。疑問代名詞。列子 湯問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五屋何?且焉置土石?2.副詞 豈 如何。如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論語 先進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史記 卷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 且夫齊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