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的作者,溫病條辨作者是誰?

2025-03-23 22:40:16 字數 1897 閱讀 7131

溫病條辨作者是誰?

1樓:親愛的郡愛生活

溫病條辨作者是清代吳瑭。

溫病條辨》,清代吳瑭(鞠通)著(1798年),為溫病通論著作。該書在清代眾多溫病學家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完全獨立於傷寒的溫病學說體系,創立了三焦辨證綱領,為溫病創新理論之一。

在溫邪易耗傷陰液思想的指導下,吳鞠通倡養陰保液之法,並擬訂了層次分明的溫病治法方藥體系,故《溫病條辨》被稱為清代溫病學說標誌性著作。

吳瑭

吳瑭(1758—1836)字鞠通,江蘇淮安區人(楚州)。十九歲其父親患病,四處求醫,醫治無效,終於臥病不起而死去。這深深地觸動了吳瑭,他為自己不懂醫術,眼看病魔奪取父親的生命,感到非常難過,於是產生了學醫的強烈願望。

學醫四年後,他的侄子因患喉炎而發燒很嚴重,請來醫生因醫治不當反而病情加重,連話都說不了。後來又請來幾位醫生,都因方法不對頭,導致病人病情惡化而死去。此後吳瑭更加發奮學醫。

《溫病條辨》一書的由來是怎樣的?

2樓:北京創典文化

1758年,也就是葉天士去世後的第12年,又一位偉大的溫病學家誕生在江謹返蘇省淮陰縣,他就是享譽後世的吳鞠通。

吳鞠通26歲時來到北京,參與抄寫檢校由皇帝下令組織編寫態晌卜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這使得吳鞠通有機會廣泛閱覽各種醫學書籍。其中吳又可的《瘟疫論》使他深受啟發,他總結了吳又可、葉天士等溫病學家的學術思想,參閱歷代醫學文獻,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於1789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溫病條辨》。《溫病條辨》刊行之後,為醫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達50餘次,並帆穗有許多評註本。

現在的溫病學教材,取該書之說也最多。

《溫條病變》一書是誰所著?

3樓:耿於天

我猜您說的,是《溫病條辨》,對麼?

清代醫學家,吳鞠通所作。

吳鞠通,名塘,字配珩,號鞠通,江蘇淮安人,生於公緩態元1758年,卒於1836年。

青年時攻科舉習儒,十九歲時父親病故,棄儒學醫。後被選副貢入京,參與《四庫全書》,醫書部分的抄寫檢校工作。讀了吳又可《溫疫論》深受啟發,又研讀晉唐以降各家學說,收益櫻李不淺,於醫學知識大有長進。

乾隆五十八年(西元1793年)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不當而死亡,吳鞠通利用葉天士之法,搶救了數十病人,名聲大振。

吳鞠通有感於當時醫生,墨守傷寒治法不知變通,撰寫《溫病條辨》七卷,提出溫病的三焦辨證學說,對溫病學說貢獻很大,是繼葉天士、薛雪之脊哪遲後,溫病學派重要代表人物。

溫病條辨的介紹

4樓:撒高揚

依據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溼溫等病證的**,條理分明。

溫病條辨》為吳瑭多年溫病學術研究和臨床總結的力作。全書以三焦辨證為主幹,前後貫穿,釋解溫病全過程辨治,同時參以仲景六經辨證、劉河間溫熱病機、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及吳又可《溫疫論》等諸說,析理至微,病機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書中歸納溫病清絡、清營、育陰等治法,實是葉天士散存於醫案中之清熱養陰諸法的總結提高。

而分銀翹散作辛涼平劑、桑菊欽作辛涼輕劑、白虎湯為辛涼重劑,使氣分病變遣方用藥層次清晰、條理井然。葉天士之驗方,在吳瑭手中一經化裁,便成桑菊飲、清宮湯、連梅湯等諸名方。足知吳瑭此書,不是僅僅為纂集而撰,實是經心用意,為學術理論昇華之作。

此書為論述溫病之專著。全書共六卷。卷首,引《內經》原文計十九條,以溯溫病學說之源。

卷一,為上焦篇,論述各種溫病的上焦證。卷二為中焦篇,論述中焦的各種溫病及寒溼證的證治方藥。卷三為下焦篇,闡明瞭溫病下焦證的證治方藥。

卷四為雜說,設短篇**十八篇,分論與溫病**、病機、診斷、**、善後有關的問題。卷五為「解產難」。卷六為「解兒難」,結合溫病理論研討產後調治、產後驚風、小兒急、慢驚風和痘症等。

作者是誰劉老根作者劉老根作者是?

劉老根作者何慶魁電視劇集 聖水湖畔 馬大帥 劉老根 劉老根2 劉老根3 鄉村愛。簡介 何慶魁,1948年出生於吉林省松原市扶餘市,祖籍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中國內地編劇,國家一級編劇。趙本山的小品是誰寫的?不都是何慶魁,很多小品還離不開乙個人,那就是趙凱,他在東北創作界很有名氣 以前都是高秀敏老公何慶...

梁祝作者是誰,梁祝的作者是誰?

梁山伯和祝英台 是我國歷史上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至今已流傳一千多年,可說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歷史學家和有關專家查閱了各方面的史料,發現文字記載最多的是上虞。因此逐步形成了比較統一的看法,祝英台確有其人,那就是上虞人。梁祝故事的發源地就在上虞。據史料記載,最早是梁元帝時 金樓子 一書 見一九八三年十二月...

馬的作者是誰,《太陽的話》作者是誰?

布封 1707 1788 十八世紀法國博物學家 作家。生於孟巴爾城乙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 路易 勒克來剋,因繼承關係,改姓德 布封。布封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1739年起擔任 植物園 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 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 自然史 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