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的《品三國》是一相怎樣的書?

2025-03-23 16:05:07 字數 1783 閱讀 2118

易中天的《品三國》對三國曆史的評價是否客觀?史學家是如何評價這本書的?

1樓:蓉淼經驗之窗

對三國曆史純神的評價是擾巖比較客緩褲御觀的,因為把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所有的缺點也都給說出來了,史學家們說這本書就是三國群像。

2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我認為是比較客觀的,這本書也是挺不錯的。我們能夠通過這本書瞭解三國時期每乙個國家的人物特點。

3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我認為是比較客觀的寫出來了,諸葛亮這個人是怎麼樣的?很多人都覺得這本書是非常有歷史研究價值的。

4樓:嘉咪學姐

有一些差異,畢竟他講的是三國演義這本書,和真實的歷史還是有一點出入的,史學家認為這只是一本**。

看過易中天品三國的朋友進下

5樓:夢想的遠足

作者按照三國時期的事件發展順序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軍起義一直講到三國的相繼滅亡,同時引經據典,在大量引用歷史資料的同時,運用現代人的思維和用語對三國之中的一些有疑問的地方以及重大的歷史事件進行仔細的理性的解剖分析,在講述的同時注重注重實是「品」而非如實得整理資料而已,因此也是一家之言。

6樓:俞亮圓

作者按照三國時期時間順序繼續並議論了三國時期的事件,該書通過整理歷史史冊和現代文獻提出一些大眾能理解明白的見解,見解略異於大眾對三國的價值取向,文筆詼諧,在枯燥的歷史中注入了輕鬆的氛圍。

如何評價易中天和《品三國》?一些歷史學家為何對他評價那麼差?

7樓:原來你失蹤了

原因比較多。當年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一經播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內一股三國熱潮,而在易中天之後,容才有了于丹、王立群、閻崇年、鮑鵬山等等這些學者因為《百家講壇》被大眾所熟悉。

很多人批評易中天,是站在學術的角度上批判的,比如復旦的周振鶴教授認為歷史上沒有空城計,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屬於學術上的討論,誰對誰錯都無傷大雅,而且有這種爭論反而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些人非要把問題上綱上線,說易中天「居心不良」、「誤導大眾」、「抹黑歷史」等等,個人覺得這就有點沒必要了。

個人覺得易中天先生在講歷史的時候,態度算是很嚴謹的,他常常引用一些史學大家的觀點作為自己的佐證,比如呂思勉、陳寅恪、田餘慶、張作耀等等,一般人很難駁倒他的觀點,或者說來效仿。客觀來說,易先生的學術功底並不大,所提出的見解都很小心翼翼,而且態度也很謙虛,講座中的第一集播出後有爭議,他立馬就重新錄製了,「空城計」、「攻心聯」等章節有爭議,就刪除了……這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保證了整本書絕對可以讓大眾放心享用。

8樓:淺默

這個不清楚了,沒看過這部劇。

9樓:網友

有的人不是很接受這樣的談論吧。

10樓:網友

他在節目中加了太多自己的揣測了,引起史學家的不屑。

11樓:流浪的毛小孩

我覺得對於歷史每個人都有研究的權利,但是不能隨意揣測,扭曲事實。

12樓:到底是有多猛

我覺得有些觀點還是不錯的,自然是看人家火嫉妒。

13樓:輕羅小扇

可能是覺得是有違歷史。

14樓:心情

挺不錯的,這個同行總會有意見分歧的。

易中天品三國是不是講得含有厚黑學呀

我也認為不是 我認為,易中天更多的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問題 為了鞏固政權,消除不穩定因素,這是任何乙個政權或統治者都會做的事。曹操殺人就是濫殺無辜,劉備殺的都是罪該萬死?劉備真的就是那麼正派嗎?劉備起兵真的就是救萬民於水火嗎?從現代的角度來說,他還不是為了自己當皇帝 我倒是覺得易老師更是站在較為 學...

《易中天品三國》 劉禪暗弱的原因

蜀中無大將,人才不能安邦。並且劉禪示弱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蜀國,不引起魏國重視。劉阿斗算什麼暗弱?他就是無道 劉阿斗的原因在其自身重用宦官遠賢臣,最終導致蜀漢顛覆。蜀漢為什麼能型在數十年?就是因為北伐,諸葛亮與姜維以北伐壯其志,以使曹魏不敢貿然侵其土。諸葛亮當年隆中之策是三分天下而非一統天下,後因關羽失...

易中天品三國是百家講壇中是第多少期到多少期

這好像不是按期來的吧,是按類分的,每類按回分,直接搜易中天品三國就行了,一共36回 百家講壇之易中天品三國共有多少期?你好書 易中天品三國 第一部 魏武揮鞭 共12集易中天品三 國01 大江東去 易中天品三國02 真假曹操 易中天品三國03 奸雄之謎 易中天品三國04 能臣之路 易中天品三國05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