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我國 15-64 歲的人口數量於 2013 年達到巔峰,隨後幾年呈逐步下降趨勢。
我國 65 歲以上人 口比重逐年畢液增長,由 2006 年的 上公升至 2016 年的 。同時,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人均工資從 2005 年的18200 元上公升至 2016 年 67569 元,年均增速 。此外,根據《勞動力成本優勢真已遠去了嗎?,國際勞工組織資料顯示,2005-2013 年中國小時勞動力成本年均增速達 ,小 時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速 。
相較於美國、日本、德國,雖然我國小時勞動生產 率年均增速快於這些發達國家,但小時勞動力成本的年均增速更快,中國製造業 單位勞動力成本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縮小;相較於菲律賓、泰國,這些國家不僅 小時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速比我國快,而且小時勞動力成本增速遠遠低於我們國家, 甚至低於某些發達國家,這就意味著這些國家的製造業單粗洞位勞動力成本競爭力已經手凳物或即將比中國更具競爭力。
網頁連結。
2樓:匿名使用者
流走的資本和產業,並不代表我國的勞動力優勢消失了。我們不缺資本,缺的是核心技術,這隻能自力更生並立舉豎足於自主創新,沒有捷徑可走。最近,斷言資本流出中國、唱李帶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又有所抬頭。
每次都說中國經濟到了崩潰的邊沿,但是每一次伴隨哪答蘆。
中國勞動力成本
3樓:家家豐收樂
越南,寮國,泰國邊境。
勞動力成本優勢減少在中國是什麼原因
4樓:橙子的大世界觀
流走的資本和產業,並不代表我國的勞動力優勢消失了。我們不缺資本,缺的是核心技術,這隻能自力更生並立足於自主創新,沒有捷徑可走。
最近,斷言資本流出中國、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又有所抬頭。每次都說中國經濟到了崩潰的邊沿,但是每一次伴隨的都是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在體量和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相當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7%以上的高速增長。
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越南、印度、墨西哥、東歐等國家轉移是不爭的事實,部分高階製造業也向美國迴流,這是否足以說明中國的勞動力低成本優勢受到削弱呢?
相對於落後國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削弱了嗎?
首先,轉移出去的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業,對工人的素質要求相對低,但對資源的要求高,對環境的破壞嚴重;並且,當地**的政策優惠也是這些企業考慮的乙個重要方面。落後國家要吸引低端產能,靠的是畸形的生產要素**和資源環境代價,否則經濟發展需要積累的第一桶金就無法完成,而中國的發展早已過了這一階段。所以,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原因,並不能僅歸於勞動力成本優勢削弱。
其次,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沒有提高,提高的是勞動力的素質,而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也相應提高了很多。可能過去連初中都沒畢業就能當工人,但現在最起碼得是高職,而且競爭很激烈,接受高等教育已經慢慢成為了中國公民的基本素質要求。所以,拿高學歷勞動者和低學歷勞動者比**顯然不合適。
第三,轉移出去的是生產工廠,僅僅位於產業鏈的生產環節,而研發、設計、銷售、品牌打造等並沒有轉移出去,反倒有增加的趨勢。
第四,轉移出去的是落後產能,資源環境代價大,而高階產能還在增加,如三星半導體產業在西安建廠,衝的就是西安高等院校多,科研實力雄厚。落後國家的人才素質很難滿足需要,而發達國家人力資源成本又太高,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國的勞動力仍然有優勢。
中國勞動力成本為何上公升?
5樓:網友
1、社會人口老齡化至同比勞動力相對短缺。
2、通貨膨脹至生活成本提高。
3、由於相關行業及勞動人口年齡的思想意識的不同致使。
6樓:怎麼都滿
國內通貨膨脹,對外匯率上公升。
為何說勞動力成本過低會阻礙經濟進步?
7樓:聚成都
根據報道,2017中國經濟形勢與改革研討會」於4月29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經濟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宋曉梧出席併發言。
宋曉梧表示,過去我們經濟發展就是基於乙個低勞動力成本競爭,而且在國際上就是公開說,中國勞動力成本低。
勞動力成本過低會阻礙經濟進步,」宋曉梧表示,前一階段是中國過低的勞動力成本掩蓋了別的成本,例如物流,土地。而現在勞動力成本的合理提高,有利於**合理審視企業經營環境。他也表示工資水平提高可以倒逼企業改變「血汗工資」的經營制度,促進勞動力企業技術進步,進而「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並提公升就業質量。
他還表示,製造業每小時勞動力成本國際比較中國還是處在比較低的水平。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沒有高過美國,曹德旺美國建廠也是因為別的成本,而職工報酬美國是中國的倍。
我國勞動力供求的主要矛盾是什麼,國內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的矛盾有哪些,最主要的矛盾是什麼,如何解決?? 求解答求不複製 謝謝!
一是供大於求 二是普遍知識技能較差 三是地域供需不平衡 四是結構不合理 五是流動性過快。同工不同酬,階級壓迫和反階級壓迫的矛盾。事賊tm多和工資賊tm少之間的矛盾 我幹活幹的這麼辛苦和老闆覺得你啥都沒乾之間的矛盾。城鄉二元差異 民工流和社會保障 國內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的矛盾有哪些,最主要的矛盾是什麼...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是什麼,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條件是什麼
勞動者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權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勞動者喪失了維持生存的一切物質條件,除勞動力外一無所有,必須靠出賣勞動力為生。介紹 勞動力指從事體力勞動為主的 勞工 即 工人階級 或產業工人。馬克思理論把勞動力劃分為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和非生產部門的勞動者。知識經濟時代腦力與體力勞動者的差別已不表現在勞...
農業勞動力轉移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業產業化
制約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有收入差距,勞bai動力轉du移,制約因素。zhi農民收入增長來自三個方dao面 1 減內稅 免稅和補貼 2 農容業生產發展 農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收入增加 3 非農收入。因此,非農收入主要是農民工資性收入,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而這又需要轉移農村剩余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