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買樂安冀鈺
第一次使用建議沒必要充分放電,建圓春枝議充電時間長一點,新車完全可以充電時間10小時。
下面介紹一點電動車充電知識!
買了電動車之後,當然關心的就是電池的充電和使用方法了。目前關於電池充電和使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建議每天都充。
電池勤用勤充是對的,基本上就是說每天騎了之後就充電,但在這裡有乙個問題就是,如果你的電池可以跑30公里,跑了5公里或是10公里就給它充電,這樣未必對電池有橘敏好處,因為當電池充滿電的時候,肯定會有氣體的溢位,而這個氣體,則是電解液中水份分解產生的,這樣失水就產生了,頻繁的這樣充電,電池的失水次數增多,電池也會很快進入失效期。
所以好的方法是如果第二天你不騎電動車了,你最好把它充滿電,不過當你騎了5公里或是10公里之後,第二天的路程還夠跑,最好是等第二天騎過後再充電,這樣電池的失水會減少,電池的壽命也就延長了。
另外,對於一些電池可以跑30公里左右,但每天騎行在公里左右的情況,最好不要等第三天或是第四天電池完全騎完電了再充,在電池的電量剩下一半不到的時候就充電,因為電池在電量不足的時候存放,容易產生硫化。
此外,每過乙個月的時候,最好將電池的電量一次性的騎完,也就是將電池騎到欠壓,深放電一次,再對電池進行充電,這樣也能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還有一點,在充電時,先插電池端的插頭,再接220v市電。充電結束時,先拔掉220v市電,再拔電池端的插頭,當充電器轉燈變綠時,可以再充一到兩個小時左右,電池就已經充滿了,不能一充就充一夜,這樣會過充,過充對電池損害非常嚴重。切記切記!!
此外,電動車電池經常使用,電池的壽命也會相對的長一些,也就說,電池不怕森老你天天用,就怕你長時間不用。
2樓:閔碧靈集鑫
天天充,最好隨停隨充。電動車的電池一般是鉛酸電池,鉛酸電池最好常時間保持在滿電狀態,這樣使用壽命最長,如果欠電,就會導致樓上所說的在電板上沉積大量鉛鹽,形成結晶,導致容量變小,甚耐橘至結晶芹棚完全包住電極,導致電池完全損壞。
記憶效應是鎳鉻電池的事,很少有人會用鎳鉻電池做電動車電池。
另外有兩種常見電昌首團動車電池,一種是鎳氫電池,一種是鋰電池,都沒有記憶效應,所不同的是也不需要隨停隨充,更加靈活輕便。
電動車的電池是完全沒電了充電好還是留有一點電的時候充電好呢?
3樓:匿名使用者
電動車的電池是留一點電充電好。電動車平時充電的確需要勤快一點,但是除了第一次使用電動車前必須充滿12個小時以上外,平時電量較為充裕時充2-3個小時就可以了,如果電量較少也就6-7個小時。過充除了損壞電池外,同時還不可避免產生耗電問題。
電動車駕駛技巧如下。
1、在電動車上橋、爬坡或在頂風行駛時,輔以人力驅動,防止電池供電電流陡然增大。
2、在剛上車騎行或行駛途中緊急剎車止速後又要騎行時,最好用腳蹬幾下,等電動車有一定的車速後再加以電動騎行。不要使電動車在靜止狀態下直接使用電力啟動。
3、在騎行中,若需加速時,應緩慢旋轉調速把,避免直接加速至最快檔。這樣不僅不會立即提高車速,還會產生衝擊電流造成對電池的傷害。在路況允許的條件下,儘可能使電動車以最高時速行駛。
4樓:情感諮詢小能人
電動車電動車的電池當然是還有一點電的實話電動車的電池當然是還有一點電的時候充比較好 。因為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護電池 ,使裡面能夠正常的運轉 ,我們不要等到一點電都沒有的時候再充 ,那樣的話會損傷電池。
5樓:網友
當然,電動車電池還點電。當然,電動車電池還在還一點電充電。因為地保護電池,使其夠正常工作。不要等到沒電再充電,否則損壞電池。
6樓:匿名使用者
不管是鉛電池還是鋰電池,都不適合深度放電,深度放電也就是完全沒電了再充電會影響電池壽命,建議在電量還有30%左右就進行充電,如果發生了深度放電後不要耽擱,儘快充電。
7樓:珠柔櫻瓜
當然,電動車電池還電。電動車電池還在還一點電充電。因為地保護電池,使其夠正常工作。不要等到沒電再充電,否則損壞電池。
電動車的電池是完全沒電了充電好還是留有一點電的時候充電好呢?
8樓:哆啦a夢是夢想家
留一點電充電好。
電動車一般用的都是鉛酸電池,鉛酸電池的放電深度不要過大。100%深度指放出全部容量,鉛酸蓄電池壽命受放電深度影響很大,設計考慮的重點就是深迴圈使用、淺迴圈使用還是浮充使用。若把淺迴圈使用的電池用於深迴圈使用時,則鉛酸蓄電池會很快失效。
新的蓄電池投入使用後,必須定期地進行充電和放電。 由於自放電,電池容量會緩慢減少。在儲存長時間後使用前,請重新對電池充電。
9樓:山東省飛飛
使用鉛酸蓄電池要養成隨用隨充的習慣,千萬不要把電池裡面的電放光再充。
電池保養知識:
1.在車輛啟動時,不要猛加電,應該緩慢加速並且用腳蹬加以助力。
2.在上坡或頂風時最好用腳蹬加以助力,這樣對您的電池、電機都有好處。
3.在充電時最好一次性充滿,等紅燈亮了以後再浮充 1 — 2 個小時。
4.不要超載超重行駛,行駛中發現儀表顯示電量不足時,要用人力騎行。
5.儘量避免急剎車,頻繁的急剎車耗費電池容量;車速設計越快,對電池的損耗越大。
6.防止過充電。由於過充電會導致板柵腐蝕加速,充電時要用配套的專用充電器。因電池配方與工藝不同不要混用充電器;不要將電池倒置充電。
7.由於暴曬會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要避免蓄電池在陽光下暴曬。
8.保證蓄電池的安裝位置良好散熱,充電時要遠離熱源。
9.勤充電 :使用鉛酸蓄電池要養成隨用隨充的習慣,千萬不要把電池裡面的電放光再充。
10樓:螽斯
實際決定電動車使用壽命的,除了電動機,其次就是蓄電池了;一般電動機有質量保證,正常使用就行;但是蓄電池如果使用、充電不當就會大大降低使用壽命;所以對蓄電池的使用專門做個介紹;下面是蓄電池的使用要點: 蓄電池存放時應該是充滿電之後存放,在乙個月左右取出來放電或者使用一到二次,然後再充電繼續存放;這樣利於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新的蓄電池前三次充電最好在8-12小時,以後掌握在6-8小時即可; 蓄電池的充電快、慢無所謂;關鍵是放電時間;放電時間長就可以繼續使用;蓄電池只要是能夠充電、放電就還可以繼續使用;如果購買國產大品牌的就可以;如果自己會鑑別質量優劣,也可以選購中小廠家的品牌產品;這樣價效比高一些; 一般電池的壽命是以充電、放電的次數來決定的;一般返修、翻新的蓄電池充電次數在50次左右,所以購買時都信誓旦旦的告訴你,保修三個月、或者半年;一過保修期肯定使不長;普通廠家生產的蓄電池充電、放電次數在100-180次左右;使用期限在一年到兩年左右;好的廠家生產的蓄電池充電、放電次數200-300次左右;使用期限在兩年到三年左右;進口、原裝的蓄電池充電、放電能夠達到500次以上,使用年限就更長了; 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蓄電池的電能將近用盡的時候再充電,最好;一般的蓄電池最忌諱的就是過充電、過放電;只要遵照這兩條原則,就能夠最大限度的使用和發揮出蓄電池的最大使用壽命週期來。
電動車鋰電池是用完充電好還是不用完就充
11樓:
你好,電動車鋰電池不用完就可以充電,鋰電池可以隨用隨充,不存在記憶效應,也不會出現極棒板結晶的情況。和普通手機電池的使用原理是一致的,有時間就可以充電,或者根據實際需要充電都行,長期不使用放置,將電量維持在一半可以有效延長電池壽命,平時使用,在電量低於30%就要充電了,充到80%就可以,不需要每次都將電池充滿。
電動車鋰電池每天充電好,還是沒電充好?
12樓:
摘要。親 您好,在電量足夠的情況下,最好是快要用完的時候再充電,這樣不但可以保持電瓶車的狀態,也可以減少麻煩。
電動車鋰電池每天充電好,還是沒電充好?
親 您好,在電量足夠的情況下,最好是快要用完的時候再充電,這樣不但可以保持電瓶車的狀態,也可以減少麻煩。
就目前的電瓶車技術而言,電瓶車使用的電池主要為兩種,一種是鉛酸蓄電池,還有一種是鎳氫電池。這兩類電池儲存電力方式不同,所以充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酸蓄電池最好是時常充電,保持裡面的硫酸不變質,讓其蓄電能力可以一直有良好的狀態。
通常來說,若車主實際用車距離較長時,則需要適時對車輛進行充電即可,比如電動車的額定續航在30公里,上下班往返距離為20公里左右時,車主就需要適時給車輛充電,以確保完成用車需求。
相反,當電動車額定續航距離遠遠大於實際騎行距離時,車主就無需每天對電動車進行充電,避免長時間、頻繁性的充電,導致電動車電池效能下降,給車主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等。而對於電動車正確的充電方式,需要考慮電動車實際的電池情況,不同型別的儲電瓶需要區別對待的。
電動車是鋰電池好還是鉛酸電池好,一般電動車電池用什麼電池,鉛酸蓄電池好還是鋰電池好
鋰電池和鉛酸電池的優缺點主要有以下3方面 1 鋰電池能夠提供更高的電壓,更大的電池密度,迴圈次數在千次以上,而鉛酸僅僅只有300 500次 2 鋰電池充電方式比較固定,採用限壓限流法,而鉛酸電池的充電方法比較多 3 鉛酸電池使用更安全,造價 電動車電池中鉛酸電池和鋰電池哪個各有優點,那個 合理 這個...
電動車電瓶充電問題!沒電動車的不要進!用車沒達一年的不要進
不能爛充,充得多死的快啊.充電時間跟你電池用電情況要匹配.我車上電池用了二年多了,前幾天自己保養了下.一樣活力4射.我每次不是用過就充電.今天用過如里明天夠用就別充,因為車是自己的充一次電能跑多少路自己應該有數的.不夠就要充.盡量不要用盡.我覺得這樣對電池才是有好處的.通常 30公里用2年,10公里...
電動車電池有哪幾種,電動車電池的規格有那幾種?電摩常用的是哪種?
電壓12 v 型號 10ah,14ah,17ah,20ah,24ah。額定容量 大於標準 重量28 kg 拓展 1 簡介 現在的電動車上絕大多數裝的是鉛酸蓄電池,因為鉛酸蓄電池成本低,價效比高。1860年,法國的普朗泰發明出用鉛做電極的電池。這種電池的獨特之處是,當電池使用一段時間後使電壓下降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