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會使用漢字??

2025-02-22 00:00:16 字數 4917 閱讀 4751

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日本他沒有文字,是用了中國的偏旁來做文字的。

日本為什麼有很多漢字?日本人來中國能看懂中文嗎?

2樓:善良的帥帥濤

中國現在的漢字是簡體字,日本使用的漢字多是繁體,剛來的日本人可能會看不懂,時間久了易懂的就能看懂。但有些中國的漢字和日本的漢字在意義上是完全不同的,不能按照自己國家的意思解釋,所以不是完全懂。

一漢字的發展歷史

(1)中國自古就有「書畫同源」一說,這是因為最早的文字**就是圖畫,書與畫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內在的聯絡。漢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圖畫,原始人在生活中用來表達自己的「圖畫」形式。慢慢的從原始圖畫變成了一種「表意符號」。

新中國時期。出現了綜藝體、整塊體、浮雲體、變體等等。這是祖國文化繁榮的具體表現,也是漢字發展的必然結果。

漢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國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

二如何學習漢語

現在電視節目有很多,比如新聞頻道里節目主持人,他們說的普通話都是很標準的,是值得學習的,多聽,自己的方言就會改進。

小時候,沒學好拼音,對於聲母和韻母讀的不標準,現在長大了學,也不難,乙個月到三個月就可練習好,要經常試著用普通話來說話,這樣方便與人們交流。在週末或節假日里,參加朋友們的聚會,找時間與說普通話的朋友多交流,他們會隨時幫你糾正不正確的發音,

3樓:夜之朝霞

在日經歷6年。

第乙個問題。

6世紀前的日本歷史資料很少,但是可以判斷出至少在西元前1世紀起就開始與中國有交流。

從現存的資料來看,在那之前日本擁有獨自的語言,然後在未知的時間點引入了漢字,作為書寫語言(將漢字用來代表語言的發音,與中文的文法相差甚遠,受朝鮮半島的影響)。

5世紀起,中日交流開始變的頻繁,在那之後日本陸續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推崇中國文化的風潮愈加強勢,538年的佛教引入(雖然是朝鮮,但之後中國的佛教對日本有很大影響),701年的大寶律令(幾乎照搬唐朝制度),以及之後的一系列改革都是參照中國。就連學校(當時叫大學,只有貴族和皇族能上)教的都是四書五經。直到9世紀日本才開始出現獨自的書寫語言(仮名文字),也就是大家熟知的アイウ不過儘管如此,直到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文化都受了中國很大的影響。

所以日本還殘留著很多漢字的原因就很明瞭了。

第二個問題。

本人實測和日本人去中國。

簡繁體是有些障礙,但是簡略的意思是能看懂的,就相當於小學水平的英語去美國。吃飯住宿都沒什麼大問題,但是要正常交流並真正的理解漢字意思的花比較難。

4樓:老久在日本

日語以前都是平假名,只有讀音,後來漢字剛傳入日本時,日語完全使用漢字書寫,甚至直接用漢語書寫,也就是嘴裡說日語,而書寫則和中國一樣。只有上層人士才看得懂這些文字,普通人是不會寫的。後期受西方影響,又出現了片假名,很多都是英語就那樣音譯過來。

我認識很多去過中國的日本人,他們都表示雖然很多簡體字看不太懂,但是大概意思都會明白,不至於偏差太遠。

5樓:東經日語餘老師

您好,日語本身就是**於古漢語,其中包含大量的漢字,但是日語的漢字主要是繁體字,而且與目前臺灣香港等地使用的繁體字也有區別,同時日語的漢字讀音也與中文有很大區別,一些詞彙哪怕漢字相同,意思也截然不同,所以日本人來中國可能能認識一些漢字,但無法正確讀出來。

6樓:哈昳

首先古日本語的話是沒有漢字,只有拼音而已。從唐代開始日本開始向中國學習並引入了漢字。

另外日本人來中國後基本看不懂中文,因為我們漢字是簡體,而日語的話則是繁體字。如果去到hk或者臺灣地區的話則是能夠認出一些的吧。

7樓:網友

,日本的文字本身就是根據中國漢字進行改良,發揚的很多時候都有保持原有的漢字風格,當然了,也是,看看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但是大部分日本人到中國還是可以認識很多漢字的,中國人到日本也是一樣。

8樓:徭澤恩

日本的文字起源於中國,部分的字型大致意思是相同的,所以一部分字型能看得懂。

9樓:網友

很多國家應該都是用漢字的,就像英語是通用語一樣 ,都是慢慢演變而來。

10樓:網友

字一樣,發音不一樣了,大概意思還是接近的,不是語言學家。

11樓:斯文且刻苦的小榜首

其實相對應來說,他是從他們中國的偏旁部首字轉換過去的。

12樓:網友

建議 學一下日語的平假名片假名!

13樓:網友

日本漢字源自中國,意思大致也是接近的,不會日語的人大體上是可以看得懂一些的。

日本為什麼要使用漢字?

14樓:一粥美食

使為他國文字創作的樣本,使漢字文化得以發揚傳播,如日語韓語多出現有漢字;漢字加速了古中國的文化在鄰國的傳播過程與傳承,如日本很多典籍為中文記載。

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認為是甲骨文。就所見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

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甲骨文,特有學科——甲骨學。

漢字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1.漢字對日本文塵蘆字的影響。

日本民族雖有著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創制則相當晚。長期以來,其人民是以漢字作為自己傳播思想、表達情感的載體,稱漢字為「真名」。五世紀派舉帶初,日本出現被稱為答慧「假名」的借用漢字的標音文字。

八世紀時,以漢字標記日本語音的用法已較固定,其標誌是《萬葉集》的編定,故稱「萬葉假名」。是為純粹日語標音文字的基礎。

日本文字的最終創制是由吉備真備和弘法大師(空海)來完成的。他們倆人均曾長期留居中國唐朝,對漢字有很深的研究。

前者根據標音漢字楷體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後者採用漢字革體創造日文「平假名」。儘管自十世紀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漢字的使用卻並未因此而廢止。時至今天,已在世界佔據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個簡體漢字。

2.漢字對朝鮮文字的影響。

朝鮮文字稱諺文。它的創制和應用是古代朝鮮文化的一項重要成就。實際上,中古時期的朝鮮亦如日本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漢字。

新羅統一後稍有改觀,時人薛聰曾創造「吏讀」,即用漢字表示朝鮮語的助詞和助動詞,輔助閱讀漢文書籍。終因言文各異,無法普及。

李朝初期,世宗在宮中設諺文局,令鄭麟趾、成三問等人制定諺文。他們依中國音韻,研究朝鮮語音,創造出11個母音字母和17個子音字母,並於西元1443年「訓民正音」,公佈使用。朝鮮從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日本為何用漢字?

15樓:歷史小管家

日本在漢字未傳入之前本無文字,此一觀點早為公元九世紀時的一部份日本學者所主張。雖然也有人主張「固有文字存在說」,即所謂「神代文字說」。從西元前後開始,漢字作為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冶金、紡織、農耕等文明,以強大的輻射力量傳播到朝鮮和日本,由此形成了乙個連續的漢字文化區。

據史志文獻以及日本的考古發現,西元前1世紀,漢字就經由遼東、模搭朝鮮傳入日本的九州、福岡等地。漢字的小篆體和隸書體多以銘刻在銅鏡上的形式傳入日本,這些文字元號和銅鏡上的其他圖案一樣,被日本人視為莊嚴、神聖汪顫、吉祥的象徵符號。此後日本在仿製銅鏡時,也開始仿製漢字銘文。

漢字假借字

日本歷史上,由於長期使用漢語文,大量的漢語詞彙進入日語,如《角川國語詞典》所收的60218個日語詞彙中,據統計,漢語藉詞多達33143個,佔詞彙總數的55%。由於漢字在日本的長期使用及其深遠影響,即使假名創制以後,日文中仍無法排斥漢字,假借漢字仍與假名混合使用。

後代雖有人提出廢除日文中的漢字的主張,但一直遭到日本各界的反對,未能施行,漢字在日文中一直佔有較大比重。後來日本頒佈《當用漢字表》,其字數為1850個。1981年,日本又頒佈《常用漢字表》,字數增至1945個。

這說明,假借漢字在日文中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兩千年的使用歷史,旦陵拿已使漢字深深地融人了日本的文化血脈之中,難以割捨。

為什麼日本人用漢字 日本為什麼有漢字?

16樓:**a學姐的學習指南

<>1、它們國家的文字就是我們漢字的偏旁、部首拆分而成的,因為古代日本沒有文字,他們最開始直接用漢字作記載,但是因為日語跟漢語完全不同,表達起來不方便,所以後來根據漢字發明了假名,就用假名跟漢字夾雜在一起表達日本民族的語言,這就是日文。

2、因為日語對事物的稱呼跟漢語不同,所以,許多漢字要採取「訓讀」,比如「山」,我們寫作「山」,也讀做「山」,全國多一樣,只有北方捲舌,南方不捲舌的差別,再加上江蘇上海讀做se,但是都是符合讀音規則的,沒有什麼根純返本區別。

3、但是日本人在訓讀時就讀做「yama」,像「山下」,就是「yamaha」,「yama」是「山」的訓讀,「ha」是「和好下」的音讀。

4、所以我們看日文,好多字都認得,可是日本人一讀,發音根本就不一樣。

5、讀音是起源於中國的詞彙部分讀音相似,不是全部。這估計有些新事物有中國引進,日本人聞所未聞的事情,所以採用中國的叫法,但是日本社會本來就有的詞彙,雖採用漢字表達,但保留傳統日本叫法。

6、再有很多中國做棚飢用的詞彙是日本發明,例如,**,警察,社會主義,幾乎佔了現在經常用的漢語的三分之一都是日本人造的詞。

7、中日兩國文化是相互影響,中國當了日本1800年的老師,但對於最近的100多年,對於現在的中國,不管語言,思想還是歷史記憶,不管好壞,都有日本影響。

為什麼日本的動漫那麼成功,為什麼日本會有那麼多優秀的動漫作品?

1 在日本,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較高。因此漫畫屬於一種大眾文化,也就是誰都可以創作。因此題材和風格廣泛,內容源自生活,容易打動人心。而基於漫畫的動畫行業也是如此。中國的動漫則大多是商業行為,因此往往僵硬刻板。同時,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有餘暇和金錢進行創作的人很少,產業鏈不成熟,專業創作者往往得不到有效和...

為什麼日本人那麼喜歡使用漢字?請求專業性意見

日語中漢字的來歷 資料 中日兩國使用的漢字,本來都是漢字的繁體字。但後來兩都進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國簡化了,日本沒 有簡化 有的字日本簡化了,我國沒有簡化。有的字兩國雖都簡化了,但簡化的卻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 們的區別。寫日語時,一定要寫日語漢字,不能寫中文的簡化漢字。日本 於1946年進行了一次...

日本為什麼不廢止漢字?明明每個漢字都有對應的假名,直接用假名

不方便的 假名不過是一種表音符號,功能和漢語拼音一樣。當年討論用拼音取代漢字時的不便因素,假名都有。比如用漢字,一眼就能看出意思,用假名還要拼出來才知道。還有什麼同音字怎麼辦啊,什麼的。為什麼日語書籍裡有的詞彙明明是有漢字而且可以寫成漢字,但是有時卻不用漢字,用平假名甚至片假名寫?日本的確有特地用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