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曹雪芹的資料,200字以內。

2025-02-19 18:00:14 字數 1806 閱讀 1327

1樓:網友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祖籍遼寧遼陽,祖先原為漢人,後為滿周正白旗「包衣人」(「包衣」系滿語音譯,意思是家奴)。

曹雪芹上祖曹振彥,原是明代駐守遼東的下級軍官,大約於天命六年後進攻下遼陽時歸附的。曹振彥在明金戰爭以及入關後平姜壤之叛的戰爭中立過功,歷任山西吉州知州、浙江鹽法道等官職。

曹雪芹「身胖,頭廣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

曹雪芹從小受到文學、藝術的薰陶,他的祖父曹寅工詩詞、善書法,是當時著名的藏書家。曹雪芹深受其祖父的影響,工詩善畫,具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遷居北京西郊後,他在艱難困苦的境遇中,嘔心瀝血,「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了不朽的現實主義鉅著《紅樓夢》。

今傳本《紅樓夢》共120回,後40回一般認為是高鶚續成。

2樓:網友

這個**裡有曹雪芹的資料。

曹雪芹的簡介30字左右?

3樓:網友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關外祖籍遼寧鐵嶺,生於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

4樓:518姚峰峰

曹雪芹,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是最複雜的作家。曹雪芹的曾祖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祗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玄燁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過玄燁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玄燁寵信。玄燁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負責接駕,並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後繼任江寧織造。

他們祖孫三代四人擔任此職達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這「秦淮風月」之地的「繁華」生活中長大的。

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鬥爭的牽連,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曹頫以「行為不端」、「騷擾驛站」和「虧空」罪名革職,家產抄沒。曹頫下獄治罪,「枷號」一年有餘。

這時,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居住。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濎漸衰微。經歷了生活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

曹雪芹的最大的貢獻還在於**的創作。**規模巨集大,結構嚴謹,情節複雜,描寫生動,塑造了眾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均堪稱中國古代長篇**的高峰。在文學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寫曹雪芹的200字說明文語段

5樓:無殤洛城

曹雪芹最偉大的貢獻在於文學創作。他創作的《紅樓夢》規模巨集大、結構嚴謹、情節複雜、描寫生動,塑造了眾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堪稱中國古代長篇**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曹雪芹為中華民族、為世界人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不僅對後世作家的創作影響深遠,而且在繪畫、影視、動漫、網遊等領域產生了大量優秀衍生作品,學術界、社會上圍繞《紅樓夢》作者、版本、文字、本事等方面的研究與談論甚至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學問——紅學。

生於繁華,終於淪落」。曹雪芹的家世從鮮花著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敗之境,使他深切地體驗著人生悲哀和世道的無情,也擺脫了原屬階級的庸俗和褊狹,看到了封建貴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頹敗之勢,同時也帶來了幻滅感傷的情緒。他的悲劇體驗,他的詩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創新意識,全部熔鑄到《紅樓夢》裡。

熱愛生活又有夢幻之感,入世又出世,這是曹雪芹在探索人生方面的矛盾。曹雪芹並不是厭世主義者,他並不真正認為人間萬事皆空,也並未真正勘破紅塵,真要勸人從所謂的塵夢中醒來,否則,他就不會那樣痛苦地為塵世之悲灑辛酸之淚,就不會在感情上那樣執著於現實的人生。他正是以一種深摯的感情,以自己親身的體驗,寫出入世的耽溺和出世的嚮往,寫出了耽溺痛苦的人生真相和希求解脫的共同嚮往,寫出了矛盾的感情世界和真實的人生體驗。

詹天佑的簡介以內詹天佑的簡介200字以內

詹天佑的資料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1861 1919 詹天佑 1861 1919 江西婺源人。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鐵路工程專家。他自幼酷愛學習。十二歲時被清 選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國求學。經小學 中學畢業,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鐵路工程一科,二十一歲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回國後用非所學,被派去當...

廉潔詩歌創作,以內,廉潔詩歌創作,200字以內

廉潔在我心 廉潔,像一簇梅花,傲霜鬥雪 廉潔,似一棵松柏,四季回常青,廉潔,如一答節翠竹,搏擊風雨。廉潔,是一種高潔的品格,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廉潔,是一種高尚的情操,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廉潔,是一種溫馨的氣氛,捨棄自己,幫助他人 廉潔,是一潭永不乾涸的清水,無私地 默默地奉...

中秋節的來歷以內,中秋節的來歷 200字以內

中秋 一詞,最早見於 周禮 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 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 仲 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 仲秋 到魏晉時,有 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 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 太宗記 記載有 八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