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準正月剪頭髮?源自何時?

2025-02-17 02:35:15 字數 1155 閱讀 9456

1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南方人,我們那邊其實是沒有這個說法的,不過我們宿舍北方的同學說,有個說法叫:正月繳頭(就是正月裡剪頭髮的意思),死舅舅。

具體源於**,他們也不知道了。。。

2樓:射手s蝴蝶

因為會把一年的好運給剪了,就像孕。

3樓:劉恆易經

劉恆易經:為什麼正月不剃髮。

4樓:乾萊資訊諮詢

正月不剃頭是指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流傳著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習俗;該習俗起源於1644年清廷頒佈剃髮令的前後。正月剪頭死舅舅是屬於誤傳。不剪頭的含義是「思舊」,這是從明末清初開始流傳的風俗。

當時,清朝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髮,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但又不能公開歷困與清朝**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一直流傳到至今。

正月,為中國農曆的第乙個月。古六歷都是農曆,其中的夏曆在漢武帝時代起流傳至今。農曆是陰陽曆,兩種正月不同,陰曆正月是起於初一,而夏曆的陽曆正月即寅月的首日是起於立春後的該日,是論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

最早的正月是節氣建正, 因此,最早的正月配腔是陽曆(節氣歷)正月,曆法建正培爛衫裡的夏曆建寅是立春日開始。

正月不能剪頭髮有科學依據嗎

5樓:暖洋洋老師

正月不能剪頭髮沒有科學依據,可以剪頭髮。不剪頭的含義是「思舊」,這是從明末清初開始流傳的風俗。當時,清朝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髮,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後誤傳為"死舅",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一直流傳至今。

詳細分析: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依然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中華文化的普遍價值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類似正月理髮死舅舅此類民俗,無需太刻意。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一種「人倫文化」,強調父子之孝,兄弟之敬。這樣的文化背景使得原本的「誤解」變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應該選擇「節日和習俗」的傳承。現代人要與時俱進,瞭解春節的文化內涵。春節應該豎前由「儀式」向「文化」轉變,人們的正常生活不應該受到「餘仔清誤解」的影響。

據瞭解,在中國南方一些大城市,正月初一不理髮的習俗已經逐漸消失,但在中國更廣泛的地區,舊的「習俗」仍戚腔然存在,人們需要更新觀念。

正月為什麼不能減頭,正月為什麼不能剪頭髮?

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流傳著 正月不理髮 的習俗,理由很簡單,正月理髮死舅舅 頭髮和娘舅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絡?恐怕了解的人不多。話得從清軍入關時說起,大清皇帝為了 削平四周,留守中原 的治國主張,決定推行一種奇怪的髮式 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間集中的一塊和乙個長長的大辮子。...

為什麼說正月不能剪頭髮,這其中有什麼講究?

這個俗語原來的一句是,正月不理髮 思舊,是由於方言的問題,慢慢的將思變成了死,而由此大家就變成了乙個禁忌和習俗,其實在古人看來,身體鬚髮,發乎於父母,在明朝之前,理髮的觀念不強,在許多電視劇集中,我們看到古人無論是男女,都是盤著頭髮,而且不同盤頭髮的不同方法代表著女人的婚嫁與否,而男人則是看著頭上的帽...

為什麼改變總是從剪頭髮開始,為什麼剪頭髮能讓人變的開心

你好,因為剪頭髮很容易實現,而且改變後還很容易表現出來被別人發現,最重要的是髮型有很多種,不同的髮型可以表達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狀態。因此我們看到的一些影視作品或者一些現象都是用剪頭髮來表達一個人狀態或者心理的改變。為什麼剪頭髮能讓人變的開心 義大利心理學家萊森斯等人發現,理髮是調節心情的好辦法,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