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麼感受?你扎心了嗎?

2025-02-14 14:40:07 字數 4866 閱讀 2750

1樓:隨我走遍世界

當時看完答案後,覺得很扎心,甚至鼻子也開始泛酸。原來有這麼多的人,曾經,甚至一直被原生家庭影響著,不懂愛的父母,養出了極度自卑的孩子。

朋友琪琪和我分享了她的故事:

小時候一直接受打壓式的教育,我媽基本不太表揚我,哪怕拿到了三好學生,她也只是輕描淡寫的三個字「還不錯」,那時候經常懷疑自己,認為自己終其一生也無法得到媽媽的疼愛。捱打自然也是家常便飯,任何一點小錯誤,甚至根本什麼都沒做錯,我媽就會隨意抄起手邊能觸碰到的物品,一下下的打在我身上,最嚴重的一次,被一腳剁到門框上,鼻子直接冒出血。現在有了自己的女兒,只希望女兒能快樂,不要繼續我的兒時夢魘,在擔驚受怕中長大。

除了很少被父母肯定、稱讚、常遭到父母粗暴的對待之外,下面這3種情況,同樣會導致孩子從小缺乏自信,出現性格障礙。

1.經常給孩子穿不合身的舊衣服

有些老人認為穿百家衣的孩子身體更健康,更好帶一些,或者認為小孩子長得快,總買新衣服穿過於浪費,所以對親戚朋友送的「二手衣物」也欣然接受。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經常穿不合身的舊衣服,接收到的訊息可能就是貧窮和匱乏,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2.強迫孩子分享自己喜愛之物

很多大人從孩子3歲左右就開始教導孩子要懂得分享,要懂得謙讓。比如,有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串門的時候,孩子不讓別人碰他心愛的玩具,喜歡的食物,家長就覺得面子掛不住,開始責罵孩子自私不懂分享。於是,孩子變得越來越「乖」,不再和別的小朋友爭搶玩具,但是卻變成遇事不主動、不懂拒絕,自己的權益不懂爭取,甚至,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常常無意識的討好他人。

3.對孩子缺少有效陪伴

在我國,有很多孩子都面臨著與父母分隔兩地,要麼由家中的老人照看,要麼被寄養在親戚家,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一年見面的機會十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

即便是那些從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每天真正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也屈指可數,父母關心的永遠是孩子的基礎需求,如吃飽穿暖,以及學習成績,卻不知道孩子們有多渴望乙個愛的擁抱。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路缺席,無法解答孩子內心的困惑和需求,孩子就會從小缺乏安全感,性格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不自信、膽怯、懦弱幾乎是這些孩子的標配,他們大多數不喜歡麻煩別人,特別害怕失去,安於現狀害怕改變。

2樓:的瘦

不敢和人交流、害怕被別人拒絕、不敢透露出自己的不自信、沒有朋友、覺得很孤單、父母也不理解自己,真的很扎心,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3樓:高小達

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他們不擅長與陌生人進行交流,也不敢在大眾面前展示自己,自己真正的才能從來不會被人看到,我扎心,因為我也是這樣的。

4樓:墨綠夜晚

我覺得他們的內心是非常的自卑,而且不是特別會交朋友。當然扎心了,我希望父母可以好好的教育他們。

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到底該怎麼樣長大?

5樓:曾經的付出和相遇

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李頌子應該在爸爸媽媽的愛之下長大,只有這樣才能夠慢慢的緩解孩子這樣的現象。有些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從來都沒有受到過他人的誇獎,而且也沒有受到過他人的認可,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孩子當然會覺得非常的自卑了。所以說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氏悉該著重考慮一下孩子這樣的態度,也要考慮一下孩子這種現象。

如果說能夠給孩子帶來一些幫助以及正向的引導的話,那麼爸爸媽媽就應該好好的照顧孩子,好好的教育孩子,儘可能地去肯定自己的孩子,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小孩子成長得更好一些,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的發展變得更好一些。所以說爸爸媽媽一定要記住要用正確的方式來給自己的孩子做好正向的引導,而並非是給孩子帶來一味的打擊,一味的打擊只會讓孩子覺得非常的難受,這樣的現象不會讓孩子變得自信。

有些小孩子在這個時候往往會喜歡做出一些對於爸爸媽媽的牴觸,而且也有可能會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之間產生分歧。這些都是因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沒有給自己的孩子帶來肯定,如果爸爸媽媽能夠好好的肯定孩子的話,那麼孩子自然而然的也就會變得更有自信一些了。

所以爸爸媽媽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隨隨便便的就去否定孩子,要讓孩子有自信,要讓孩子慢慢的增長殲擾乎自信。只有這樣才能夠給自己的孩子帶來更好的教育,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優秀一些。所以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對孩子做出一些側重的鼓勵,只有爸爸媽媽的鼓勵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6樓:自己滴定

從小缺乏自廳握信的孩子,肯定是應該鼓勵長大,家長需要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多去鼓勵孩子,然後告訴孩子,你真的挺優秀的,讓孩子嘗試性的邁出很拆伏基多步,這樣的話孩子才會越來越旅謹優秀,才會不再缺乏自信。

7樓:金牛愛仕達

也應該不斷的鼓勵孩子,其叢蘆次也應該讓孩子學會更多的東西,不是也應該在孩子做出成滲豎帶就的時候進行不斷的鼓勵和獎勵,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的有自信心,也能纖伏夠讓孩子養成乙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

8樓:帳號已登出

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會非常自卑的長大,甚至沒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性格也會非常內向,不愛說話。

9樓:史蒂芬斯

家長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應該多給予鼓勵,開闊孩子的眼界,應該讓孩子建立自信心。

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10樓:喜歡與人分享

如果孩子從小就缺乏自信的話,那麼孩子也是很有可能會變得非常的膽小和懦弱,在遇到了一些問題之後,他們就會選擇去進行逃避。而且還有一些孩子本身是屬於他們的東西,他們也不敢選擇去進行拒絕,而且這些孩子也不懂得該如何去拒絕他人的一些要求,會導致孩子變得出現社恐。

如果說孩子缺乏自信的話,那麼,他們從上學一直到自己工作了,就會變得非常的膽小和懦弱。在公司當中和在學校當中,不管別人怎麼欺負他們,他們也是不會選擇去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且也是會選擇過度的去包容他人。並且很多的孩子也可能會養成一種討好型人格,會讓孩子在整個過程當中非常的喜歡去討好別人,會讓孩子的生活非常的累。

如果我們想要讓孩子更加自信一些的話,家長就必須要多對孩子進行關心,平時跟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的話也是可以讓他們跟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的融洽一些。父母多給孩子一些愛,就會讓孩子變得非常的開心,而且也是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自信。也是希望所有的父母能夠重視一下這個情況,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著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跟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的融洽。

我們家孩子較為年幼的時候,一定要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幫助孩子去解決一定的問題,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夠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也是希望各位家長能夠通過鼓勵的方式,讓孩子變得更加的自信,家長的陪伴真的是孩子自信最好的方法了。家長平時一定要多去鼓勵一下孩子,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

11樓:貢板團隊

用吳女士的說法就是沒有人接受真實的她,哪怕是她的親生父母。

事實上,早有專家表明,孩子的不自信大多是身邊最親密的人造成的。換算到中國家庭中,孩子的不自信大多來自父母的評價。

舉例來說,孩子本身是內向性格,但家長不能接受,強迫孩子變成活潑開朗的人,這就會導致孩子不自信。要知道,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在孃胎裡就已經定下了,父母自以為是的「糾正」只是在強迫孩子與本我不斷做鬥爭,甚至否定自己的存在。

因此,家長千萬不要違拗孩子的本性,積極引導才是讓孩子自信的最佳途徑。

12樓:安妮的心動錄目

長大以後也會變得特別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在生活中不願意交朋友,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有什麼事情都會憋在自己的心裡。

13樓:可靠且明智丶百花

性格比較內向,說話唯唯諾諾表達不清楚自己的意思,做事也畏手畏腳的,很難從事管理層。

14樓:大事發生的

會變得自卑,膽小懦弱,多愁善感,不善於交流,敏感,不相信自己。

孩子為什麼不自信,心裡脆弱?

15樓:time理想之城

1. 家庭教育問題:現代家庭教育重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少有過多的嚴格要求和監管,導致孩子缺少磨練和成長的環境。

2. 現代社會環境問題:現代社會雖然物質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公升,但人們的情感聯絡和社會互動卻弱化了。孩子在這樣冷漠的社會環境中成長,更容易受到批評和指責的傷害。

3. 教育方法問題:現代教育更注重培養學首核螞生的創造力和自主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必須者埋建立在自我認知和轉化的基礎上,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反而會影響孩子對自我認知的建立和自主發展的信心。

4. 社會心態問題:現代社會普遍崇尚「言論自由」,但也存在一些人不顧及他人情感,用尖刻、刻薄的言辭去指責、攻擊他人。

這些言論很容易影響孩子,讓他氏配們形成「自卑」、「心理脆弱」的性格特點。

因此,為了讓孩子心理更強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孩子的情感成長,關注他們的心理表現和行為,加強對他們的自我認知和價值培養,以提公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心理韌性。同時,社會也需要營造乙個溫暖、寬容、尊重的社會氛圍,讓孩子成長在這樣乙個更加健康和平和的社會環境中。

16樓:書玉石

這種情況說明你家孩子是缺乏挫 折 教絕絕育的,你一定要好好培養你家孩子的蔽物自信心才是正確的,並並姿這樣才能讓他的人生更加幸福美滿的。

為什麼有的孩子很自信,有的孩子卻很自卑

17樓:小青清愛生活

1、遺傳和身體方面的因素。

遺傳不僅在身體外形方面表現出某種相似之處,而且由於子女在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下,他們會經常觀察和模仿家長的行為,這樣在子女身上會逐步表現出父母身上的某些個性特徵。

人的容貌、體形的好壞對人的個性會產生直接影響。身體外部條件比較好的人容易產生愉快、滿足之感,這種自豪感容易使人產生積極向上的個性。

2、環境方面的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指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乙個人個性形成的影響。家庭因素對個性的影響,是指家庭的經濟與政治地位、父母的文化素養和言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等,這些因素對乙個人的個性的形成和發展有重大影響。

從小缺乏自信是怎樣的感受?

自己就是乙個從小缺乏自信的妞。可能跟自己的成長環境有關係吧。做什麼事情就特別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還力求做到沒有缺陷。寧願委屈了自己也要成全別人。有些許的神經質,從來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做自己想做的事,悲催!不能坦然接受別人的恩惠與好意,總想著一元錢對一元錢,一分情對一分情地立刻馬上把人情還回去。在人際...

孩子缺乏自信,遇事就「慫」,家長要怎樣引導呢?

家長應該不斷地提供乙個給孩子鍛鍊的環境,並且不斷地鼓勵孩子,幫助孩子,不能一味地訓斥,畢竟一根大棒乙個栆是非常的好的。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感覺自己是最好的 最棒的。還要帶著孩子參加一些挑戰遊戲,在遊戲中,孩子取得勝利,就有了信心,遇到事情就不會 慫 了。家長可以主動去建立孩子的自信,比如和孩子...

孩子為什麼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可能缺乏自信

沒有積累下文化底蘊,心裡沒有底,怕說錯話,所以才忽悠這種情況。建議多學習一些傳統文化或者佛學,會對他有幫助的。我是乙個很不自信的人,很自卑的人,我害怕出風頭,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說話,我一直隱藏自己,這樣的性格會 關鍵還是靠自己,多和人交流和接觸,在社交活動中逐漸建立自信。需要不斷的練習,抓住一切鍛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