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學習都是有趣味的,舉幾個例子!!!

2025-02-14 12:35:03 字數 1247 閱讀 3404

1樓:lh科教小百科

1、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覆閱讀。這篇**共20多頁,他反反覆覆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覆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

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唸書啊,簡直是吃書。

2、孫敬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睏,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髮,一頭拴在房梁。

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

的人,想幹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

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樑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3、況衡

況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

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

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

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

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乙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

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4、施洋搓腳

夜讀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裡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裡點有一盞長明燈。

他就在古廟裡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

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後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5、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

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裡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裡,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2樓:網友

1、學習可以知道自己的由來,可以知道天體的運動,和運動週期。

3、學習可以知道語言的奧秘,可以學會數學,,如果多涉及醫學的還可以為自己診病呢,小毛病就不用上醫院了。

3樓:爽朗的小小黃

凡生活都是有計劃的。

凡職業都是有趣的幾個例子,“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舉幾個例子去證明它

1 居里夫婦 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 鐳 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他們懷著找到 鐳 的夢想,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2 醫院裡的 每天給病人打針送藥,重複著醫院最簡單 最基本的工作,為病人驅走病魔的折磨,他們的樂趣在於讓每一個人都能健康的走出醫院。3 交警 ...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名人事例,「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舉名人例子,在20字左右

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 鐳 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 他們懷著找到 鐳 的夢想,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 想放棄。看大門的師傅每天起早貪黑,不怕苦 不怕累,總是滿懷熱忱地認認真真做好 自己本分以內的事情.這種腳踏實地,乾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每乙個人 學習。北...

社會實踐與文化創新的關係 舉幾個例子啊

文化創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徑是社會實踐 文化創新又不斷推動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源於實踐,有引導制約社會實踐的發展 例如 人們下地幹活是一種社會實踐。從社會實踐中能為了方便快捷而創新工具等 這也是文化創新 文化創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徑是社會實踐 從生活中取材再創新。社會實踐與文化創新的關係 舉例 社會實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