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模擬PID控制系統與模擬串聯超前校正對控制效果?

2025-02-11 12:05:01 字數 5414 閱讀 1527

1樓:拽著恐龍的尾巴

pid控制器使用的控制方式就是超前滯後控制方式,比單純串聯超前校正方式效果要好啊。pid控制既能增加系統相位裕度,又能改善系統穩態效能,兼顧了超前,滯後校正的優點。

2樓:匿名使用者

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根軌跡法和頻率響應法兩種。 ①軌跡法設計校正裝置 當效能指標以時間域量值(超調量、上公升時間、過渡過程時間等)給出時,採用根軌跡法進行設計一般較為有效。設計時,先根據效能指標,在s的複數平面上,確定出閉環主導極點對的位置。

隨後,畫出未加校正時系統的根軌跡圖,用它來確定只調整系統增益值能否產生閉環主導極點對。如果這樣做達不到目的,就需要引入適當的校正裝置。校正裝置的型別和引數,根據根軌跡在閉環主導極點對附近的形態進行選取和計算確定。

一旦校正裝置決定後,就可畫出校正後系統的根軌跡圖,以確定除主導極點對以外的其他閉環極點。當其他閉環極點對系統過渡過程效能只產生很小影響時,可認為設計已完成,否則還須修正設計。 ②用頻率響應法設計校正裝置 在採用頻率響應法進行設計時,常選擇頻率域的效能如相角裕量、增益裕量、頻寬等作為設計指標。

如果給定效能指標為時間域的形式,則應先化成等價的頻率域形式。通常,設計是在波德圖上進行的。在波德圖上,先畫出滿足效能指標的期望對數幅值特性曲線,它由三個部分組成:

低頻段用以表徵閉環系統應具有的穩態精度;中頻段表徵閉環系統的相對穩定性如相角裕量和增益裕量等,它是期望對數幅值特性中的主要部分;高頻段表徵系統的複雜性。然後,在同一波德圖上,再畫出系統不可變動部分的對數幅值特性曲線,它是根據其傳遞函式來作出的。所需串聯校正裝置的特性曲線即可由這兩條特性曲線之差求出,在經過適當的簡化後可定出校正裝置的型別和引數值。

不論是採用根軌跡法還是頻率響應法,設計中常常有乙個反覆的修正過程,其中設計者的經驗起著重要的作用。設計的結果也往往不是唯一的,需要結合效能、成本、體積等方面的考慮,選擇一種合理的方案。

求自動控制原理答案,pid調節器效能分析,用頻率特性法分析p,pi,pd,pid對系統效能指標的影響

3樓:網友

p:減小穩態誤差、提高穩態精度;提高系統的響應速度;但有可能降低穩定性,嚴重時造成不穩定。

pd:增加系統的阻尼比,加快系統的過渡過程,減小超調量,改善動態效能,提高系統的快速效能;對高頻雜訊干擾訊號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對控制效能造成不利的影響。

pi:提高穩態精度,改善穩態效能,但積分作用會降低穩定性。

pid:綜合了「微分」的改善動態效能,加快系統的響應速度的優勢,又結合了「積分」的改善系統穩態效能的優勢,全面提高系統的控制效能。

pid與模擬量控制的區別

4樓:上海長英

我想問你一下,你這裡所說的「模擬量控制」具體是指的什麼啊?

pid是一種控制演算法,pid的輸出方式有兩種:數字量輸出和模擬量輸出。

1. 根據pi、pd、pid三種控制器的優缺點,說明各適用於什麼場合?

5樓:我是乙個麻瓜啊

一、pi,pd,pid系統的適用範圍,不同的控制策略適用於不同的控制系統,對於pid策略,使用者也可僅使用其中一部分功能或所有引數來控制不同的系統,例如可以使用pd調節器來調節大滯後環節。

二、pi、pd、pid優缺點:

1、pi調節器,兼顧快速性,減小或消除靜差(i調節器無調節靜差)2、pd調節器,調節偏差快速變化時使調解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強化調節,有調節靜差,適用於大滯後環節。

3、pid調節器,兼顧pd調節器快速性,結合i調節器的無靜差特點,達到比較高的調節質量,根據不同需求選用不同調節器,像電源中因為不能過壓所以不會有d,都是pi調節器。

6樓:逆光

pid控制策略簡介。

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是一種控制策略,可以根據系統的誤差利用比例、積分、微分計算出控制量對系統進行控制。

比例分量(p)可以避免「超調」,積分分量(i)用於消除「靜差」(微小的偏差的積累)、微分分量(d)可以提高響應速度、減少干擾影響。

pid控制常用於生產線的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控制。

溫度控制系統是乙個慣性很大的系統,明顯滯後於控制作用,當開始加熱的時候,並不能看到溫度會很明顯的上公升;但停止加熱後,溫度仍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公升。

當前溫度(pv)值到達設定值(sv)後才停止加熱,則由於溫度的滯後效應、會使溫度長時間超過設定值而出現「過沖」(「超調」 )現象;如果在pv值還沒有到達設。

定值便停止加熱,則溫度可能難於到達設定值。

hmi上的常見符號:s(設定),p(當前),v(數值),l(低位),h(高位)

7樓:匿名使用者

hehe```偏差的比例(p)、積分(i)和微分(d)進行控制的pid控制器(亦稱pid調節器)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自動控制器。它具有原理簡單,易於實現,適用面廣,控制引數相互獨立,引數的選定比較簡單等優點;而且在理論上可以證明,對於過程式控制制的典型物件──「一階滯後+純滯後」與「二階滯後+純滯後」

一般的控制過程pi足夠,對於那些對干擾要做出迅速響應的控制過程則需要d過程。

8樓:網友

p為比例控制,i為積分控制,d為微分控制。i可以消除餘差,d有預見性,

9樓:網友

偏差的比例(p)、積分(i)和微分(d)進行控制的pid控制器(亦稱pid調節器)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自動控制器。它具有原理簡單,易於實現,適用面廣,控制引數相互獨立,引數的選定比較簡單等優點;而且在理論上可以證明,對於過程式控制制的典型物件──「一階滯後+純滯後」與「二階滯後+純滯後」

pid(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器作為最早實用化的控制器已有50多年曆史,現在仍然是應用最廣泛的工業控制器。pid控制器簡單易懂,使用中不需精確的系統模型等先決條件,因而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控制器。

一般的控制過程pi已經足夠,對於那些對干擾要做出迅速響應的控制過程則需要d過程。

[求助]自動控制原理,串聯超前校正

10樓:蓴灬叔

1.關於a(wc)=k/(wc*√(這是精確求出wc的表示式,有時求解起來不易,圖中畫出的近似折線,近似折線是怎麼來的?是根據近似開環傳遞函式得出。

近似開環傳遞函式如何而來?這裡有w和轉折頻率之間大小關係的討論而來。我初略說明一下:

本題只有乙個轉折頻率1/

w轉折頻率,我們認為s比較大,把1忽略,g(s)近似等於k/s*(圖中w>5,g(s)近似等於k/s*(,此時l(w)=20logk/[w*(

2.不多於常規做法就是這樣,如果說wc'求出來滿足條件了,我們就不需要修改了,如果不滿足條件,那還要修正。

pid校正是超前滯後校正嗎?**等。。為社麼?

11樓:孤獨黑森林

pid控制的原理和特點。

在工程實際山粗衫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調節器控制規律為比例、凳尺積分、微分控制,簡稱pid控制,又稱pid調節。pid控制器問世至今已有近70年曆史,它以其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工作可靠、調整方便而成為工業控制的主要技術之一。當被控物件的結構和引數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確的數學模逗腔型時,控制理論的其它技術難以採用時,系統控制器的結構和引數必須依靠經驗和現場除錯來確定,這時應用pid控制技術最為方便。

即當我們不完全瞭解乙個系統和被控物件?或不能通過有效的測量手段來獲得系統引數時,最適合用pid控制技術。pid控制,實際中也有pi和pd控制。

pid控制器就是根據系統的誤差,利用比例、積分、微分計算出控制量進行控制的。

自動控制原理串聯校正,乙個系統是不是既可以用串聯滯後校正,也可以用串聯超前校正???

12樓:人生真是浮腫啊

超前是加大相角裕量,滯後減少穩態誤差,如果你是答概念題,這麼來就行了。

13樓:中醫**乙

用什麼控制方法,是根據原有特性和效能要求決定的,超前和滯後效能不同;

超前增加快速性(wc),滯後降低wc

pid與plc控制的異同

14樓:瘦成一導閃電呀

pid控制是閉環的連續變化的模擬量控制,壓力、溫度、流量、液位等控制。pid控制器或智慧型pid控制器(儀表)市售有產品,pid控制也可由plc的閉環控制模組來實現。

plc控制:plc主要用於開關量控制實現裝置的各種動作要求。plc的閉環控制模組可實現pid控制。

自動控制系統可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乙個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感測器、變送器、執行機構、輸入輸出介面。控制器的輸出經過輸出介面、執行機構,加到被控系統上;控制系統的被控量,經過感測器,變送器,通過輸入介面送到控制器。

不同的控制系統,其感測器、變送器、執行機構是不一樣的。比如壓力控制系統要採用壓力感測器。電加熱控制系統的感測器是溫度感測器。

目前,pid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慧型pid控制器(儀表)已經很多,產品已在工程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各種各樣的pid控制器產品,各大公司均開發了具有pid引數自整定功能的智慧型調節器 ,其中pid控制器引數的自動調整是通過智慧型化調整或自校正、自適應演算法來實現。

有利用pid控制實現的壓力、溫度、流量、液位控制器,能實現pid控制功能的可程式設計控制器(plc),還有可實現pid控制的pc系統等等。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plc) 是利用其閉環控制模組來實現pid控制,而可程式設計控制器(plc)可以直接與controlnet相連,如rockwell的plc-5等。還有可以實現 pid控制功能的控制器,如rockwell 的logix產品系列,它可以直接與controlnet相連,利用網路來實現其遠端控制功能。

15樓:網友

pid是一種控制手段,主要是指閉環控制,比如你給定是10,現在輸出是5,然後反饋回來就是5,那麼你需要增大你的輸入然後來使輸出達到10,其中可以調節比例,微分,積分幾個引數,具體你可以參照。

而plc只是乙個控制器,但是裡面可以做pid控制,另外還可以實現其他的控制。

dcs叫集散控制系統,簡單點講就是有乙個總的大腦和很多小的大腦,各司其職,總的大腦統領全域性。

二次表顯示我沒有看懂,猜的就是說是顯示儀表,主要是對現場採集訊號處理後的顯示,起到乙個直觀的顯示作用。

幾個的異同點嘛,比較繁瑣了:

pid是乙個控制功能,plc是乙個控制器件(配合外圍器件可以形成控制系統),dcs是乙個大的控制系統,包含plc功能,顯示儀表就不用解釋了。

可以這樣看:dcs包含(完全具備)plc功能,但比plc強大;plc整合pid功能,顯示是作為輔助裝置。

這樣解釋你清楚了不?

16樓:市晗京善

首先,pid與plc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plc是控制器,像電腦一樣,具有邏輯和運算功能,pid做為一種演算法,是做閉環控制用的,plc裡可以編寫pid控制程式(其實pid就是乙個比例+積分+微分的乙個公式,plc裡編寫pid控制程式就是編寫乙個pid公式,讓plc去運算和過程)pid控制程式不僅可以在plc裡編寫,在任何一種控制器裡都可以實現。

智慧型遮陽控制系統與電動遮陽的不同

智慧型遮陽與電動遮陽相比,體現的是控制系統的公升級和智慧型化,而不僅僅是乙個遙控或按鈕。智慧型家居窗飾遮陽系統可通過應用與電腦 平板 智慧型手機上的軟體便可實現對智慧型家居電動窗簾及電動遮陽產品或其他智慧型家居的整體控制,操作介面友好,十分的便利。而且還可以通過人工設定各種場景,定時等,實現智慧型化...

新代系統與維巨集系統哪個好,台灣新代控制系統和維巨集5449控制系統比較,用來圓柱雕刻那個更好一些

都差不多,中低檔次的,維巨集相對傻瓜化,易學,新代和其他精雕機或數控銑床系統相似,要是用過其他系統的 再來操作會學的快一點 新代雖然不是什麼好系統但比維巨集還是要好很多的維巨集的系統就是低端的系統 從5.4.xx到 5.4.xx高速版 到6b軟體 其實都差不多的。加工起來的精度不高.現在國內一般的雕...

控制系統框圖中的比較環節是什麼意思?就是圓圈裡面,叉

是自動控制原理裡的吧,那個只是表示乙個交匯處,和比較環節無關。一般出現兩個以上指向這點 乙個進,多個出一般沒有 時會出現的。比較環節是從反饋系統和初始設定的值作比較 具體叫什麼沒印象了,一年前學的選修,原理還記得不少 一般相加或相減,再控制,達到原設定的效果 請問自動控制系統原理中乙個圓圈中畫乙個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