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和清朝的大決戰當中,洪承疇為何會全軍覆沒?

2025-02-11 11:40:19 字數 1724 閱讀 7011

1樓:百科全書

首先是明朝決策高層的失誤,這可以說是最主要的原因,當時的崇禎帝愚昧無知認為滿清的力量不過如此,在當時滿清也只不過據守遼東一帶,雖說對明朝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但是崇禎帝並不這麼認為,當時洪承疇率領的大軍因為是孤軍深入,而滿清則瞭如指掌,在崇禎皇帝速戰速決的戰略舉措下,最終導致了這支十萬軍隊的全軍覆沒,高層決策者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瀾。 其次那就是洪承疇本人的原因,在當時和清軍作戰的過程中,洪承疇缺乏正確的戰略部署,可能這也和當時明朝內部投降派也有一定的直接原因,但這不是最主要的,滿清雖然強大,但是他的人數卻不及大明軍隊,按照洪承疇的想法只要和滿清軍隊開展持久戰的打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清軍自然會不戰而降。

2樓:網友

洪承疇戰略戰術有問題,仗著人數上的優勢,他輕敵,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孤軍深入,導致後方糧草**不及,最終被準備充足的清軍打敗。

3樓:創作者

其實真正的原因就乙個:此時明軍戰鬥力遠遠不如清軍,真打不過。而且是怎麼打都打不過,大明氣數已盡,千瘡百孔,最終的結局也是一樣的,誰也無力挽回。

大明雖然仍然遠大於滿清,但此時,大明拼盡全力,也只能組織起10餘萬大軍,其兵力與清軍相當,而且,由於餉糧緊張,大明耗不起,只有儘快決戰,其無論戰略上沒有太多選擇空間。

明朝與清朝的大決戰,洪承疇的13萬軍隊,為什麼會全軍覆沒?

4樓:生活導師小馨馨

雖然軍隊的人非常的多,但是軍隊的戰鬥力非常的弱,再加上戰爭非常多,軍隊的人們已經疲倦了,所以才會全軍覆沒。

5樓:飄散蒲公英

雖說有10萬軍隊,去除後勤等非戰鬥人員,實力能參與打仗的也就幾萬人,再說打仗不是幾萬人在大草原上直接決鬥,還要講究包抄迂迴,一分兵每路人馬人就少少了,一旦有一路被敵人擊潰,主帥不能力挽狂瀾,士兵丟失信心奔逃,則其他幾路會各個擊破全軍覆沒。

6樓:澄津

因為崇禎帝沒耐心,令陳新甲催促洪承疇決戰,另外下面九個總兵人心不齊,都想儲存實力,結果全軍覆沒,還有洪承疇決戰失誤,雖然他是一等一的統兵大將,明軍打勝仗的信心早就在一次次被建虜殲滅的失敗中沒了,都沒有打仗的勇氣。

7樓:劉心安兒

因為當時的領導者出現了特別嚴重的問題,再加上也沒有及時瞭解天時地利人和這方面的條件,然後就是佈局出現了問題。

8樓:春季的風啊

是因為對方敵人太過厲害,而且對方懂得運用火炮,對方的**要比自己方強大很多。

9樓:史海微言

1、明朝空有強大的國力,但在軍隊組織程度和戰事動員力度方面,比建州女真一方差距實在太遠。十幾萬明軍來自十幾個甚至更多系統,分別由不同總兵統領,內部矛盾重重,主帥很難直接掌控,雖然計劃周密,但指揮起來漏洞百出。

2、此時明朝的財政已經面臨崩潰,支援不了長期拉鋸的戰事,不得不在局勢不明時竭力催促前線進攻。

明明是忠臣,明朝重臣洪承疇為什麼降清?

10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洪承疇看到了明朝已經滅亡的危機,所以為了保護自身安全,才會選擇投降。

11樓:凱子體育

洪承疇投降清朝,一是對於朝廷用人,而導致自己在松錦大戰中失敗而不滿,二是中了大玉兒的美人計,所以選擇投降。

12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他認為滿清能結束戰爭,可以讓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所以降清。

清朝服飾和明朝服飾有什麼區別,清朝與明朝的服飾有何區別

明朝服飾朱元璋稱帝後,為了恢復漢族的禮儀,便制定了以周漢 唐宋為準則的新服飾制度。以袍衫為主要服飾,而 則以補服為常服,頭戴烏紗帽,身穿圓領衫。所謂補服,是指在袍衫前有一塊方形刺繡圖案的官服,文官圖為飛禽,武官圖為猛獸。用袍衫顏色和圖案的分別來區分官階品位。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

簡述明朝和清朝前期小說的主要成就

明來代文學以 達自到的藝術成就最高,創作了大量的以歷史 神怪 公案 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長篇章回 和短篇的話本 擬話本。一些文人加工改寫了宋元話本,還創作擬話本。三言 二拍 就是這種話本和擬話本的代表作。中國 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 西遊記 水滸傳 三國演義 與 金瓶梅 就是出於明朝。馮夢龍加...

明朝時期中外關係的特點有哪些,明朝和清朝時期的建築各有哪些特點?

明前期,鄭和七次下西洋。鄭和的遠航,密切了我國同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聯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顯示了明朝的強盛和科技的先進。此後,華僑下南洋者更多,華僑對南洋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明中期以來,我國東南沿海遭受倭寇侵擾。民族英雄戚繼光在人民支援下,平定倭寇,肅清倭患,這是我國古代人民抵抗外侮的一次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