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老齡化?如何應對中國老齡化?

2025-02-10 03:35:25 字數 4019 閱讀 1353

1樓:擁有權

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是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按照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而制定的法規。《規劃》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遠期展望至2050年,是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檔案。2019年11月,中共**、***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是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按照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而制定的法規。《規劃》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遠期展望至2050年,是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檔案。2019年11月,中共**、***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2樓:會飛的魚

一、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1、公共財政壓力增大。逐年增大的老年群體對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需求越來越大。一方面老年人不工作卻需要養老金,另一方面老年人體能下降、容易生病,醫療衛生消費支出的壓力越來越大。

2、為老社會服務的需求強烈。為老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後,難以滿足龐大老年人群特別是迅速增長的「空巢」、高齡和帶病老年人的服務需求。

3、老齡倫理問題越來越突出。空巢老人增加以及獨生子女增多,傳統家庭養老已面臨挑戰,代際之間的孝道、贍養老人的觀念日益淡化,家庭對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傳統不斷削弱。

4、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將減少適齡勞動人口規模,使「人口紅利」難以繼續。

5、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調整也有較大影響。老年勞動力因智力衰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創新能力不足,不利於產業結構的調整。

二、對策和建議。

加強人口老齡問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老年保障辦法,勢在必行。

1、加快養老經濟保障。調整經濟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公升級,加速經濟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公共財政負擔。

2、建立老年社會保障體系。把國家統籌保險、個人儲蓄保險、大病醫療保險、社會商業保險有機結合起來,大力實施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制度、完善農村五保供養制度,全面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管齊下,提高人口「夕陽」時段的抵禦風險能力。

3、走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養老道路。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群養老服務網路為輔助、公共福利設施養老為補充、社會保險制度為保障的居家養老體系尤為重要。

4、鼓勵支援老年人發揮作用。國家可研究出臺逐步提高退休年齡的政策,各地可採取各種形式,為老年人再就業創造條件。

5、積極發展老齡產業。圍繞老年人物質和精神需求,調整產業結構,開發生產各種老年消費品。以老齡產業發展社會福利事業。

啟動老齡產業機制來興辦社會福利設施。發展為老服務業,培育老年服務中介組織,培養專業化的為老社會服務隊伍。

如何應對中國老齡化?

3樓:智潔

一是健全老年人社會保障制度要採取各種措施,完善城鎮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正常增長機制,加大對養老的投入。投入資金與硬體基礎設施,在基層社群中,組織社群集體提供幫助,給社群老人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蔬菜、水果等。完善養老機制。

集社群、個人、家庭、社會合力共同養老,爭取社會組織的幫助,形成多元化養老,分散壓力。

二是積極發展老齡產業。老齡產業是為了滿足老年人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形成的產業,既包括生產性產業,也包括服務性產業,是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手段。發展老齡產業,要從中國實際出發,以滿足老人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為目的。

三是應將逐步實行獎勵生育政策,放寬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轉變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勞動力儲備不足的嚴峻形勢。通過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實現了人口再生產型別的轉變,隨後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為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解決老齡化問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必然要求,它對促進經濟和社會必然發展,維護社會和諧與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衡量乙個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4樓:網友

順其自然,加強社會保障制度,提高免疫力!

5樓:網友

很多國家面對老齡化的時候都出了不少辦法,比如延遲退休、開放二三胎提高生育率等等。但就目前來說,效果不算大。

怎麼應對老齡化?

6樓:hfdhdh大本營

老齡化的問題是我國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乙個階段,隨著離婚率的提公升,結婚率的下降,二胎放開後,孩子的出生率並沒有專家**的那麼高,老齡化的危機,也是每個現在20-40歲的年輕氏姿人要考慮的問題,問問自己為自己老了之後的生活做了什麼準備。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點進行思考。

第一繳納自己社保的養老保險。很多人覺得,社保不繳納也沒什麼,反正現在都一些省份出現養老金髮放困難的新聞了。但是養老保險起碼能都保證自己晚年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雖然不能保證生活富裕,而且出現困難的省份後面也都很好的解決了,只要國家發展,養老保險是我們退休後的基本保障。

現在養老保險繳納15年,退休就可以領取,所以一定要保證自己的繳納年份。

第二從現在開始為自己的養老做儲蓄。養老保險一般能保證我們的基本生活費用,但是如果想要出去旅行鏈敗或者活得更加滋潤一點,或許需要自己的儲蓄為自己的養老生活添磚加瓦。因此從現在開始為自己的養老生活進行儲蓄,不一定要存銀行,可以每月工資的5%進行**定投或者理財之類的,積少成多,在退休的時候也是一筆客觀的養老保障。

第三經濟允許的話為自己購買棚核顫終身重疾險。退休後,最怕自己得了大病了,需要支付大額醫療費用,趁自己年輕的時候身體和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自己購買乙份重疾險,在得了大病後可以有乙份保險為自己支撐。

其實,面對老齡化危機,自己能做得就是從現在開始為自己準備養老金、鍛鍊身體。

如何解決老齡化問題?

7樓:熱愛學習的

1、鼓勵生育。適當放開計劃生育政策,鼓勵人們生養二胎,從根本上增加勞動力人口數量,解決老齡化問題。

2、延遲退休。改革退休制度,延遲法定退休年山鄭齡,讓老年人繼續在工作崗位上發揮餘熱,緩解老齡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3、完善養老保障體系。完善居民養老福利保障體系,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之外提供其他的養老保障體系,如養老**等商業的養老保障。

4、醫療健康改革。改革醫療保障體系,讓老年人充分享受醫療條件進步的福利,合理分配醫療資源,延長老年人的壽命。

5、逗隱頌發展經濟。大力發展經濟,通過經濟的增長抵消人口老齡化給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

6、發展老齡產業。佈局老齡產業,開發老年人產品市場,既滿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同時可以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

如何解決老齡化問題?

8樓:枚天祿

積極響應老齡化的國家政策,將從三個方面應對,減輕年輕人的負擔。

人口老齡化就是老年人口比例較低的一種狀態,嚴重的老齡化對乙個國家的發展是有著不利影響的。因為這不僅增加了年輕人的養老壓力和負擔,還會使社會的活力降低。隨著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正在進一步加深,急需面對這個問題作出解決方案。

而國家***也做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將積極地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象,而不是置之不理、任由發展。眼看我國的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國家在資金方面也十分支援,即將從3方面來應對老齡化的問題。相信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很快就可以得到解決,危害不會再越來越大。

一、積極應對老齡化的好處減輕了年輕人壓力如果乙個家庭有兩個子女,養老壓力會小很多。但我大猛國在計劃生育階段嚴格執行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現在大多數養老家庭都是乙個子女照顧兩個老人。這就對年輕人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負擔,甚至對以後的生育率也有影響納悄。

開啟新浪新聞國家積極應對老齡化後,對於各個地區的養老機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地補助,養老服務機構的設施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改善。這就減輕了獨生子女的養老壓力,可以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環境和設施建設更加洞仿渣放心。在養老補貼方面,國家也是毫不吝嗇,有了資金的支援相信年輕一代的養老負擔會大大減輕。

便利了老年人家庭根據我國每年人口普查得出的結論,現在我國的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甚至已經進入了深度老齡化階段,這些資料都意味著我國老年人家庭較多,老年人比例較大。開啟新浪新聞而國家通過資金、措施等積極應對老齡化之後,會對這些養老家庭帶來很多有利影響。

這不僅便利了養老家庭,也能提高養老質量。不僅讓老年人們晚年的生活更加幸福,還能讓年輕一代對父母的養老問題更加放心。國家推行的3個方面的政策也會大大提高養老服務質量,使老年人養老更加便捷。

如何合理應對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發展帶來的挑戰

我不專業,只是自己認為的,比如醫保啊,教育,養老金等會對國家財政造成負面影響,還有勞動力不足,年輕人負擔過重等等 人口老齡化問題會給中國的發展帶來很大的負擔。單單從個人家庭來說,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兩個人掙錢來撫養四個老人,再加上孩子,那麼這個家庭會有多大的經濟壓力。從整個社會來說,會大大降低社會福...

老齡市場研究,中國老齡化現狀與趨勢?

人口老齡化帶給我們的市場機會 老年人對書刊,娛樂,休閒的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將促進老年文化娛樂市場的 形成和發展 老年人由於身體健康的原因,必然對醫療用品,藥品,保健用品及營養用品有巨 大的需求,形成老年醫療保健品市場 由於家庭結構的變化,人口撫養係數有加大的趨勢,原來由子女直接照顧老年人的工作可能...

人口老齡化問題,中國現在人口老齡化很嚴重嗎

我國人口老齡化已達到較為嚴重的程度。當乙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10 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7 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2015年2月26日,國家統計局釋出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資料顯示,2014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