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原籍蘇州(今屬江蘇蘇州),遷居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
貞元初,與王建同在魏州學詩,後回和州。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訪張籍。十四年,張籍北遊,經孟郊介紹,在汴州認識韓愈。
韓愈為汴州進士考官,張籍被薦,次年在長安進士及第。元和元年(806)調補太常寺太祝,與白居易相識,互相切磋,對各自的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張籍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幾乎失明,明人稱為「窮瞎張太祝」。
元和十一年,轉國子監助教,目疾初愈。15年後,遷秘書郎。長慶元年(821),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又遷主客郎中。
大和二年(828),遷國子司業。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
南唐末年張洎收集張籍詩400多首,錢公輔名為《木鐸集》12卷。南宋末年湯中以家藏元豐八年寫本為主,兼以各本校定,編為《張司業集》8卷,附錄1卷,魏峻刊刻於平江。今傳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張文昌文集》 4卷,共收詩317首。
明嘉靖萬曆間刻本《唐張司業詩集》8卷,共收詩450多首,《四部叢刊》曾據以影印。1958年,中華書局上海所以它為底本,並參照現存各本進行校勘刪補,編成《張籍詩集》8卷,共收詩480多首。另據《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張籍有《論語注辨》2卷。
張籍詩歌創作大致有3個時期。40歲前為早期。40-50歲為中期,其優秀樂府歌行作品多作於此期。
50歲後為晚期。這時生活逐漸安定,除仍寫樂府歌行外,多作近體詩。他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和推動者。
其樂府詩頗多反映當時社會現實之作,表現了對人民的同情。其詩作的特點是語言凝練而平易自然。和當時的王建齊名,世稱「張王」。
詩中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種社會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徵婦怨》,另一類描繪農村風俗和生活畫面,如《採蓮曲》、《江南曲》。張籍樂府詩藝術成就很高,善於概括事物對立面,在數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強烈對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細緻真實地刻畫各種人物的形象。其體裁多為「即事名篇」的新樂府,有時沿用舊題也能創出新意。
語言通俗淺近而又峭煉含蓄,常以口語入詩。他還著意提煉結語,達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諷刺效果。張籍的五律,不事藻飾,不假雕琢,於平易流暢之中見委婉深摯之致,對晚唐五律影響較大。
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張籍詩集》。
2樓:灼灼其微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代詩人張籍簡介 張籍的詩頗得誰的推重
3樓:成大文化
唐代詩人張籍簡介張籍的詩頗得誰的推重。
張籍是唐朝中後時期的人物,新樂府運動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崇者橡畝螞。張籍的詩歌創作共有3個時期,樂府詩主要是中期這個時期,張籍的詩受到白居易的影響頗大。張籍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詩歌創作,下面來看看唐代詩人張籍資料。
唐代詩人張籍簡介
張籍生活於唐朝中後期,是著名的樂府派詩人,其生活的時期大概為766年至830年間。說起張籍不得不說的就是王建,兩人被稱為張王樂府張籍簡介,兩人相識在貞元初,後來一起在魏州學習,此後張籍回到了和州。在孟郊的介紹下,與韓愈相識,在韓愈的舉薦下,張籍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活。
張籍畫像。806年,任職太常寺太祝,並結識了白居易,兩人互相切磋互相學習,這對張籍的詩歌創作產生了很打的影響。張籍當太祝一當就是10年,在此期間患了嚴重的眼疾,素有窮瞎張太祝的外號。
此後又擔任了國子監助教,秘書郎,員外郎,主客郎中,國子司業等各職。
張籍在事業上的作為很小,但是他在文學上的貢獻卻很大。
張籍的詩頗得誰的推重。
張籍的創作生涯可以分為3個時期,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主要是在40歲之前,40歲到50歲這段時間為中期,中期這段時間是樂府詩的創作高峰,晚期主要是張籍50歲之後,50歲後的張籍生活趨於穩定,心態平梁埋和,開始了近體詩的創作。
秋思詩配畫。
張籍是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其的參與與支援對新樂府運動產生很大的影響。張籍的詩語言凝練耐掘,平和自然,與他齊名的王建風格就與張籍風格接近。讀張籍的詩可以讀出很多東西,他將社會矛盾,人間疾苦等進行了深刻的反映。
張籍的詩頗得王居易的推重,張籍在當太祝的時候認識了白居易,兩人互相切磋,互相學習,彼此之間的影響很大,張籍的詩走向與白居易有著很大的關係,兩人可謂是知己。
張籍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樂府詩了,他擅長用對比,平鋪的手法來寫詩,採用對比可以讓映像更加鮮明,用平鋪直敘的手法能讓情感更加真摯,這種風格轉變將人物形象刻畫的細緻而真實。出自張籍的五律,沒有精雕細琢張籍簡介,沒有過分修飾,有的只是平凡之中流淌著的真摯情感。
關於唐代詩人張籍簡介,張籍的詩頗得誰的推重?我們已經介紹完畢了,張籍是唐朝中後期的詩人,是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和推崇者,其樂府詩在唐朝時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唐代詩人張籍簡介張籍的詩頗得誰的推重。
張籍的《秋思》這首詩表達了是人什麼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對家鄉深深的思念與眷戀之情 秋 思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2373336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譯詩 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催我寫一封家書,將萬重心意與親人溝通。捎信人即...
張籍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秋思的詩,張籍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出《秋思》這首詩的
張籍寫下 秋思 的情況 背景 秋思 是唐代著名詩人張籍的鄉愁詩。這首詩通過敘述寫信前後的心情,表達鄉愁之深。它寄深沉於淺淡,寓曲折於平緩,乍看起來,寥寥數語,細細吟味,卻有無窮意味。張籍原籍吳郡,他在創作這首詩時正客居洛陽城。當時是秋季,秋風勾起了詩人獨在異鄉的悽寂情懷,引起對家鄉 親人的思念之情,...
秋思張籍全詩標拼音的,《秋思》這首詩的注音版
luo yang cheng li jian qiu feng yu zuo jia shu yi wan zhong 洛 陽 城 裡 見 秋 風,欲 作 家 書 意 萬 重。fu kong congcong shuo bu jin xing rem lin fa you kai feng 復 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