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課本 日食是如何形成的

2025-02-06 03:55:19 字數 5387 閱讀 2605

1樓:55亮亮

日食、月食是光在天體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農曆初一)。

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發生日食,因為月球執行的軌道(白道)和太陽執行的軌道(黃道)並不在乙個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黃道平面有5°9′的夾角。如果在朔日,太陽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太陽離交點處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發生日食,這是要滿足的第二個條件。

由於月球、地球執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觀測者處於本影範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範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範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

日全食發生時,根據月球圓面同太陽圓面的位置關係,可分成五種食象:1.初虧。月球比太陽的視運動走得快。

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初虧,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開始;2.食既。初虧後大約一小時,月球的東邊緣和太陽的東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的開始,這時月球把整個太陽都遮住了;3.食甚。

是太陽被食最深的時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陽中心最近;4.生光。月球西邊緣和太陽西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結束;從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二三分鐘,最長不超過七分半鐘;5.復圓。生光後大約一小時,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復圓,從這時起月球完全「脫離」太陽,日食結束。

月球表面有許多高山,月球邊緣是不整齊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來的瞬間月球邊緣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陽時,未遮住部分形成乙個發光區,像一顆晶瑩的「鑽石」;周圍淡紅色的光圈構成鑽戒的「指環」,整體看來,很像一枚鑲嵌著璀璨寶石的鑽戒。有時形成許多特別明亮的光線或光點,好像在太陽周圍鑲嵌一串珍珠,稱作倍利珠(倍利是法國天文學家)。

無論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環食,時間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夠看到日食的地區也很有限,這是因為月球比較小,它的本影也比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掃過的範圍不廣,時間不長,由於月球本影的平均長度(373293公里)小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 (384400公里),就整個地球而言,日環食發生的次數多於日全食。

2樓:網友

日食是由於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月亮繞地球時處於一定位置時,把太陽光給遮擋了。就像是你那手電筒照射你的手會形成影子一樣。

3樓:在柑橘的山坡上

因為光沿直線傳播,當月球旋轉到太陽與地球中間時,一部分光線被月球擋住,就形成了日食,觀察者所在地區看到的也會不同。

日食是怎樣形成的

4樓:網友

食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太陽到地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遮擋住,從而產生日食現象。要注意的是,由於太陽和月球在天空的軌道並不在同乙個平面上,而是約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陽和月球分別位於黃道和白道的兩個交點附近,才有機會連成一條直線,產生日食。月球阻擋了太陽光,在地球上造成陰影,使某些地區不能接受到部分或全部陽光。

至於觀測者看到太陽給遮蓋了多少,則要視乎他們身處的地方相對月球陰影的位置。如觀測者在半影區內(見示意圖),他們會看到日偏食,而身處本影區的人則會看到日全食。

5樓:快樂abc一點

所謂"食"就是指乙個天體被另乙個天體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環食三種。日食發生的原理是地球上的區域性地區被月影所遮蓋而造成的。

日食必發生在朔日,即農曆的初一(朔)。這是因為只有在那一天,月亮才會出現在太陽與地球之間的連線上,這樣才有可能使月球擋住太陽而形成日食。同樣地,月食一定出現在望日,即農曆十五。

以下是本世紀(1901-1999)發生全世界範圍內日食的次數:

種類 次數。

日偏食 78

日環食 73

日全食 71

混合食 6總計 228

日食的過程可分為五個階段,而只有日全食才擁有全部過程,日偏食和日環食則沒有食既和生光。初虧:太陽與月球第一次外切,太陽光球西面剛切入月球東面的時刻。

食既:太陽與月球第一次內切,太陽光球剛完全被月球掩蔽的時刻。食甚:

月球中心與太陽中心距離最小的時刻。生光:太陽與月球第二次內切,太陽光球剛從月球西面露出來的時刻。

復圓:太陽與月球第二次外切,太陽光球剛完全離開月球背後的時刻。初虧、食既、生光和復圓又分別稱為第。

一、第。二、第。

三、第四接觸。

由於地球繞太陽和月亮繞地球的公轉運動和黃白交點的移動都是有規律的,所以相隔一定的時間就會發生一次大致類似的日、月食。早在古代,巴比倫人就根據對日食和月食的長期統計,發現了日、月食的迴圈週期為233個朔望月,也就是18年11又1/3日,即沙羅週期。

6樓:牽秋靈類湉

日食是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地球上月影裡的人們開始看到陽光逐漸減弱,太陽面被圓的黑影遮住,天色轉暗,全部遮住時,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恆星和行星,幾分鐘後,從月球黑影邊緣逐漸露出陽光,開始生光、復圓。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食。

月球把太陽全部擋住時發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時發生日偏食,遮住太陽**部分發生日環食。發生日全食的延續時間不超過7分31秒。日環食的最長時間是12分24秒。

法國的一位天文學家為了延遲觀測日全食的時間,他乘坐超音速飛機追趕月亮的影子,使觀測時間延長到了74分鐘。我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記錄,西元前一千多年已有確切的日食記錄。

7樓:白

月球執行到太陽中間,三個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條直線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線就形成日食。

日食的形成

8樓:網友

別從複製!!

當月球運轉到地球與太陽的中間,並且同時運轉到月球繞地球轉的軌道和地球繞太陽轉的軌道的夾角處時,月亮迴盪著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出現日蝕(日食)

9樓:奧特潛水幫浦

地球、月亮、太陽在一條直線上就會形成日食。

日食是怎麼形成的

10樓:網友

日食,又作日蝕,是一種天文現象,只在月球執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

11樓:

當月球運動到太陽與地球中間時,被月影遮住的區域內的人們就看到日食啦~

12樓:往往

月亮把太陽擋住了。

日食怎麼形成的?

13樓:

簡單的說就是月亮擋在了地球和太陽中間。

14樓:__信心

五百年一次形成的。

日食形成的原因

15樓:花開半夏

地球和月球本身都不發光。凡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物體在太陽光照耀下,都有乙個影子拖在後面。地球和月球揹著太陽的一面,也都各自拖著一條長長的影子。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影子由兩部分組成:影子最黑的部分,稱之為本影,在月球的本影內看不見太陽;本影周圍稍微暗淡的影子,稱之為半影,在月球的半影內只能看見太陽的一部分。 地球繞著太陽旋轉,月球繞著地球旋轉,並隨著地球繞太陽旋轉。

所以在月球繞地球公轉一週(二十九天半)中,當月球走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如果太陽、月球、地球正好在或接近一各直線時就會把太陽遮住而發生日食。

16樓:那年又是櫻花落

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17樓:天堂若比鄰

這個比我們說得更清楚些了···

18樓:網友

日食,又作日蝕,在月球執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

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失明。

19樓:劉雨晨

月亮的影子打在了地球上。

誰知道日食是如何形成的啊?

20樓:網友

地球繞太陽轉,月亮繞地球轉,在地球、月亮和太陽在一直線上,就產生了日食和月食,月亮遮住太陽叫日食,太陽遮住月亮叫月食。

21樓:會思考的海綿

說原理也沒什麼意思了,我就簡單點說吧,當月球執行到地球和太陽中間,並且太陽光都被月球擋住了,這時日食就形成了。

22樓:舞臺上的幽靈

原理日食一定發生在朔,即農曆初一當日。此時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但因太陽軌道(黃道)與月球軌道(白道)成5°9′交角,故並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發生,而日食發生時,日月兩者皆一定在「黃白交點」(公升交點或降交點)附近發生。

日、月食的發生必須是新月和滿月出現在黃白交點的一定界限之內,這個界限就叫做「食限」。計算表明,對日食而言,如果新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8度左右的範圍內,就可能發生日食;如果新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6度左右的範圍內,則一定有日食發生。

對月食而言,如果望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2度左右的範圍內,就可能發生月食;如果望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0度左右的範圍內,則一定有月食發生。

由於黃道和白道的交點有兩個,這兩個交點相距180度,所以一年之中有兩段時間可能發生日食和月食,這兩段時間都稱為「食季」,它們相距半年。

太陽每天在黃道上向東移動約1度,由於日食的食限為18度左右的範圍,太陽從黃道和白道交點以西的18度執行到黃道和自道交點以東的18度,大約需要36天,也就是說日食的每乙個食季為36天。對於月食而言,它的食限為12度左右,因此月食的每乙個食季就只有24天。

日食的乙個食季是36天,這個天數比乙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還要長。因此在乙個日食的食季內必定會發生一次日食,也可能發生兩次日食。一年之中有兩個日食食季,所以在一年之內至少有兩次日食發生,也可能有四次日食發生(如果每個食季中都包含兩個朔日的話。

23樓:網友

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中空,形成一條線,攔住太陽光了。

日食是怎樣產生的?

24樓:小雞吃公尺

在月球執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簡梁像是太陽的一部御逗分或全部消失攔拆運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

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失明。

四年級課本劇,適合四年級小學生演的課本劇

乙個身著黑斗蓬,頭戴鴨舌帽,柱根拐杖的乙個奇怪人物正在街上走著。把鏡頭拉近一些,看清楚了,是莊子,不說別的,就憑他臉上那顆痣我就一眼就認出了他。官兵 大家注意,大家注意了,有個叫莊子的竟圖謀不軌,要搶咱惠大人宰相的位子,惠大從吩咐,捉到他,重重有賞,請市民們配合。百姓 請問大人,他長什麼樣?官兵 這...

小學四年級下冊自讀課本讀書筆記,四年級下冊的讀書筆記80字

名人傳 又稱 巨人三傳 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家 家 家,社會活動家羅曼 羅蘭寫的。名人傳 包括了 貝多芬傳 托爾斯泰傳 公尺開朗琪羅 三部 英雄傳記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 貝多芬傳 貝多芬在26歲時便開始耳聾,萬年全聾,但仍堅持創作。他在一切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的年代裡,依然...

造句四年級的,四年級造句全部

路邊的樹木長得十分蔥鬱,看起來活力十足 我站在池塘邊,隱隱約約看到小魚兒吐著泡泡游來游去。蘇亮透過長得很蔥鬱的灌木叢,隱隱約約看到他們父母在門口台階上說著什麼。遠處的田野一片蔥鬱。山裡面傳來了隱隱約約的聲音。或今天老師讓我們用 蔥鬱and隱隱約約 造句。路邊的樹木長得十分蔥鬱,看起來活力十足 山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