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統一天下的前夕,卻功敗垂成而亡的王朝,都有哪幾個?

2025-02-05 01:25:24 字數 3360 閱讀 4926

1樓:愛貓咪的葉子

劉宋,前秦,這兩個國家當時都是在將要統一的時候,然後突然滅亡,而且在歷史上留下的記載也不多。

2樓:小婭學姐

秦朝,明朝,清朝等。其實所有王朝都經歷過鼎盛時期,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最後走向了沒落滅亡。

3樓:三棵樹

當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打下了很多政權,之後成為了南方的霸主,差點統一天下,但是因為內部的叛亂,最後功虧一簣。

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何解?

4樓:e拍

意思是:把各國諸侯消滅,建立起帝王的大業,實現天下的大一統。

出自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李斯列傳》。

譯文:憑著秦國的強大,大王您的賢明,就像掃除灶頭上的塵垢那樣,完全可以把各國諸侯消滅,建立起帝王的大業,實現天下的大一統,這可以算是萬世難逢的惟一時機啊。

5樓:枯生花

諸侯相爭,天下難平。一旦發生戰事,百姓必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年戰國七雄,有哪乙個諸侯不想一統天下?

唯有成就霸業,才能登得上這九五之尊,為天下人所敬仰。即使是親兄弟,親宗室,在江山面前,都抵不過。對權力的渴望自始至終都伴隨著帝王。

要想成就霸業,就必須消滅身邊所有潛在的危險。所謂帝業,不過是將他人置於腳下,所謂天下,不過是這丈紅塵。

6樓:網友

你是什麼意思呢?統一天下一直是中國人的最終夢想,九五至尊,萬國來朝。

7樓:網友

消滅諸侯,成就帝王之業,為的是統一天下。

8樓:曾經臥龍

消滅諸侯,成就帝業,將天下統一起來。

乙個王朝的興衰,與統治者有著怎樣密不可分的聯絡?

9樓:sumama愛種植

乙個王朝的興衰取決於統治者的決策與手段。縱觀我國古代歷史之中無數個王朝更迭替換,但是王朝的建立與發展以及繁榮和衰敗都,瑜伽王朝的統治者又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統治者手段強硬,而且擁有雄才大略,能夠以非凡的戰略眼光和政治嗅覺敏銳的洞察到能夠改變一國之命運的時機並能果斷把握住機會,這樣才有機會使國家的生產力得到發展,使人們安居樂業。人民的安定與生產力的發展這兩個重要的指標如果能夠達成那麼國家便會有餘力去發展軍隊等等,長此以往國家便會繁榮昌盛。

一、統治者的錯誤決定會將自己的江山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在我國歷史上有乙個特點十分鮮明的朝代便是晚清。晚清時期清朝的統治者慈禧奢靡軟弱無能,甚至在面對列強入侵之時居然沒有一條能夠拿得出手的對策。以至於割地賠款1度的喪權辱國是不知多少無辜百姓平白丟失性命。

即使是這樣,仍然不能換其他沉迷的心,反而更加奢靡,連過個生日都要舉全國之力前來慶祝。甚至夥同西方列強一起氣壓清朝百姓。這就能夠足以看出統治者的決策對於王朝興衰的重要作用。

二、統治者的個人能力與人格魅力也能決定國之命運走向能夠很好地治理國家就要準確的把握到國家命運的走勢。自古以來,我國都是農業大國,人口眾多的前提條件下,能夠吃飽飯變成了老百姓的願望。很多統治者便能深刻地把握到這一點,遠道三國時期的曹魏蜀國政權近到唐明皇等等,他們都為發展自己國家的農業生產力提出了一系列超前的制度,使得農業發展迅速糧食產量大增,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才會有更多的精力和富餘的國力去發展軍事和經濟生產等等。

這些君王你自己獨到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優秀的人才,知人善任的他們能夠將這些人才作用發揮到極致。能夠深層次的化解內部社會矛盾與評定外部紛爭,這樣沒有內憂外患的條件下國家焉能不富裕發達。

歷史上王朝都是盛世而衰,唯哪乙個是個例外?

10樓:牧馬人

歷史上的王朝都是因為衰敗而負面,只有乙個王朝是因為特別強盛而覆滅,這就是我們的漢朝,他是因為自己在享受對誰打誰,所以負面。

11樓:網友

隋朝,隋朝在最強盛的時候,因為壯大實力的方法過於極端,導致兵變草率退場。

12樓:松栗忌廉

那個朝代就是隋朝,歷史上大多數的王朝都是因為盛世而衰,但隋朝就不一樣了,隋朝是在最強盛的時候滅亡的。

13樓:小黑馬曦曦

這個王朝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短命王 朝」隋朝,。西元581年,隋文帝楊堅登基;西元619年,王世充擁立的隋傀儡帝王被廢,歷經38年統治的隋朝滅亡了。

古代王朝統一天下,為什麼先要統一關中?

14樓:下雪的憧憬

那當然是因為關中的地理位置好呀,水資源也豐富,緊靠著黃河流域。而且關中地區山也多,不是那種平原地帶,所以山多水多資源豐富就很適合準備建國的人來先佔據這裡。也因為這裡有險要的地理位置,它也是乙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所以關中是乙個很重要的戰略區域,所謂得關中者得天下。而且關中人數也多,很適合初來統治。

關中差不多就是寶雞,三門峽,秦嶺,黃土高原圍成的那一塊區域。土地是很肥沃的,因為很多河流都要穿過這裡,關中也是在黃河邊,所以灌溉也特別方便。我國古代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發展農業,這樣乙個地區當然最適合發展了。

差不多從周朝開始關中地區就開始成為帝王建立國都的最佳選擇了。西安,開封都做過古都。

之後漢唐基本上也都是這樣,他們都認為關中是最有利的位置,都是先佔據關中,再從關中起兵向各個方向進軍。東出函谷關說的不就是這個嗎,函谷關也是乙個好的戰略點,易守難攻。直接攻打如果勝利的話那叫成功,如果守著別人根本打不進來那就叫太成功了。

關中就是這麼乙個地位。

當時項羽立漢的時候,別人都勸他在關中定都,他不聽,最後結果當然不好了,很快被劉邦給滅了。接下來就到了劉邦的時代了。劉邦打敗項羽後,就老老實實的聽從別人的建議,在關中定都了,所以他的乙個盛大的王朝就開始了。

正是因為關中的山好水好人也好,才吸引這麼多的人都要來這裡發展自己的事業。

15樓:獨狼也有

因為關中發展的很好,而且易守難攻,打下來既有財富,也有地盤可守。

16樓:花晨月汐

古有云:得關中者得天下,關中的地理位置非常好。

17樓:雨點兔兔

主要是關中是個好位置並且易守難攻,正所謂,得關中者得天下。

18樓:小小的

有一句話叫做得關中者得天下,關中是乙個很重要的戰略位置。

19樓:網友

因為關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易守難攻,拿下關中其他的地方也就好說了。

20樓:別有事找壞蛋

因為關中易守難攻,並且是歷代王朝的重點位置。

21樓:淵博小濤

因為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如果拿下可以為以後建立優勢。

統一天下,猜1至16內什麼數字,統一天下,猜一至16個數字內什麼數字?

統一天下,猜1至16內什麼數字 答案 9。九九歸一 ji ji gu y 解釋 歸根到底。出處 秦兆陽 回答 我這個糟老頭子撿點破爛,雖說有點霸道,九九歸一,也是生活逼的。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用法 主謂式 作分句 指歸根到底 近義詞 九九歸原 歸根到底 例句 陸文夫 為讀者想 最後才九九歸一。英譯 w...

蜀漢不能統一天下,和諸葛亮犯下的哪些錯誤有關?

就乙個錯誤,那就是不斷北伐,諸葛亮那時候基本就是天天都要北伐,這就是為什麼蜀漢那麼快衰敗的原因,因為北伐消耗太多的國力了。這跟諸葛亮沒有直接關係,一統天下又不是諸葛說了算,如果非要找個原因,關羽丟了荊州,使得後期北伐困難,這是他最大的罪過,否則的話荊州在手順長江運送軍械糧草就很方便了,多少次諸葛亮都...

宋朝一直未能統一天下,真的只是因為軍事不行嗎?

當然不僅僅是因為軍事,還是因為宋朝的統治者們管理國家的能力不強,沒有讓國力更加強盛,震懾其他國家,所以才沒能一統天下。肯定不是軍事不行,而是統治不行,所以才沒有統一。我覺得肯定不只是這乙個原因,跟領頭者也有很大的關係。宋朝算是大一統王朝嗎?要怎麼來看待這個問題?宋朝是大一統王朝。宋朝建立以前是五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