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去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多少
1樓:
整去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85698元,國家統計局17日在新聞釋出會上透露,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達到121萬億元,這是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之後,又躍上新的臺階。按年均匯率計算,120萬億元摺合美元約18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從人均水平來看,2022年我國人均gdp達到了85698元,比上年實際增長3%。
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年保持在萬美元以上。
201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近多少元
2樓:匿名使用者
3萬元。***財經頻道帆銀從國家統計局**獲悉,統計局今日公佈的「十一五」經濟社會態握宴發展成就係列報告顯示,「十一五皮哪」時期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加,初步預計,201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9748元,扣除**因素,年均實際增長。
3樓:宸毓瑜
2010統計局統計我國人均gdp4283美元。
中國2014年人均生產總值
4樓:戀勞
2014年我國的人均gdp約為7485美元(約合人民幣46531元)。
201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36463億元,按可比**計算,去年全年增長,好於預期的增長,但依然創下自1990年以來的新低。
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6782萬人,據此計算得出去年我國的人均gdp約為7485美元(約合人民幣46531元),高於2013年的6995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巨集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瞭解和把握乙個國家或地區的巨集觀經濟執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將乙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乙個標準,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中國統計局資料顯示,2014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7485美元,2013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6995美元,2012和2011年則分別為6264美元和5577美元。
中國2014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多少
5樓:網友
中國經濟總量在2013年約合萬億美元,按最近釋出的增長計算,萬億美元。
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是多少
6樓:**心靈導師
201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2103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
一、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比上年增長。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497億元,增長;第二產業增加值186481億元,增長;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05億元,增長。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
二、2010年經濟執行資料。
1、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全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長。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長,扣除**因素,實際增長。
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增長,轉移性收入增長,經營淨收入增長,財產性收入增長。
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增長,扣除**因素,實際增長。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家庭經營純收入增長,財產性收入增長,轉移性收入增長。
7樓:
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397983億元 約合萬億美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10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5919元。
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多少,在世界上排第幾位
近來聽到許多有關中國經濟在世界上地位的議論,各種觀點之間差異之大,讓人吃驚。細細分析,每種觀點都有一定的依據,也都有偏頗不全之處。其實,考察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至少應該有三個不同的角度,比較其在世界上的位次也應該從這些角度入手。一 從經濟流量指標的角度 反映巨集觀經濟發展水平的流量指標有gdp或g...
哪裡能找到《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歷史資料 1952 1995》 100
能找到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歷史資料 中國經濟的增長收斂與收入分配 作為經濟增長分析的乙個基本立足點就是 從長時間的範圍內,究竟是何種因素。決定了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績效。其中乙個至今懸而未決的問題是,為什麼五十。日漸貧困。特別是內生增長理論的興起,在更為深入的程度上促進了這方面的研究。在。本文...
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百萬億大關,對我們生活有哪些幫助?
祖國越來越強大,可能我們的生活質量才能提高。月日,國家統計局公佈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以下簡稱 公報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億元,比上年增長。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創新投入大幅增加。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 r d 經費支出億元,比上年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其中,基礎研究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