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長廣王麼麼噠
毫無疑問這樣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父母,雖然我們常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有些人會這樣想,既然我都用棍棒打他了,還能出孝子,都用棍棒打了都沒什麼,那罵幾句打擊幾句就更沒事兒了。
這樣的觀點其實是錯誤的。我們常說要賞罰分明,意思是,當你做對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會有相應的獎勵,而當你做錯的時候,我們就要進行一定的處罰,好讓你下次不再犯,有所進步,從而成長為乙個價值觀正確,且能對社會有所作用的人。<>
那麼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這種做法也是值得采取的。孩子雖然小,但他也懂得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從小你就要培養他這種手法分明分清對錯的觀念。另外一方面,在對於孩子的成長上,如果老是打擊孩子的話,會挫傷他們生活的積極性和上進心,會影響孩子精神,讓他們有精神萎靡的現象,當然有些可能比較微弱,也就沒法察覺,但一定會在他們身上留下一定的影子,到了某乙個時期就會迸發。
相反,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他某件事做得還不錯的時候,我們給予相應的口頭獎勵或者物質獎勵,對孩子進行鼓勵和激勵,能夠引導他們去進步,下一次做得更好,甚至完美。
所以無論是觀念上的形成,或是行為上的促進作用,獎勵會比打擊好的多,也希望父母能夠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2樓:咫尺斑斕
說個小時候的小事。
一年級的我看《聰明的一休》,學著裡面的劇情用紙片製作了乙個小陀螺,原本白紙片上塗上黑白兩種顏色,在轉動的時候就會變成彩色。當時我做出來的時候很是興奮,馬上告訴了媽媽,我想著一定會被媽媽誇獎的,結果,媽媽說:「你肯定是**抄來的。
雖然我真是跟著電視學來的,可媽媽的語氣裡充滿了對我能力的質疑,她沒有看到我的動手學習能力,而是認為我是抄襲。這讓我覺得她並不認可我的學習方式,也不覺得我有能力,直接打擊了我動手模仿的興趣,更甚者是對我自信的小打擊。
媽媽不會知道到她不經意的話會讓我記住至今。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根本無足掛齒,然而,對乙個還沒有自我意識還沒完全形成的小朋友而言,父母對他的反饋就是他眼中的自己。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就會變成他對自己的懷疑,這將為他以後的自信心埋下隱患。
更何況,題目中提到,「老是打擊」。頻繁的打擊將會讓心智未全的小朋友無法肯定自我,乃至否定自我,嚴重傷害他的成長。既然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為何不讓他相信自己有多麼的美好?!
多多給孩子們鼓勵和肯定吧。你會知道乙個讚賞對他們而言是多麼的重要。
3樓:回憶
父母不合格又能怎樣?父母也是人,有權力不合格,你能把他們怎麼樣?你能做的就是,不把他們當父母,別受他們影響太多。
能遠離就遠離。能不廢話就別廢話。自己靠自己才是王道。
自己開心就好。別管父母怎麼打擊你。
他們如果是不合格的父母,難道你也要學他們,成為跟他們一樣的不合格?
出身家庭父母永遠都沒得選。不能選就認了,抱怨父母不合格,抱怨父母不好,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反正他們不會因為你們抱怨而改變什麼,畢竟人都是自私的,所以遇到這種不合格的父母,就當自己無父無母,拿著他們的錢,過好自己的日子,早早獨立才是正經事。
難道要記恨不合格的父母記恨到三十多歲,甚至一輩子,最後把自己也搭進去了,自己也在潛移默化中變成那種不合格的人,又開始禍害自己的下一代。何必呢?
及時止損,獨立自愛,才是正經路啊。
再說了,法律沒有規定,父母一定要是合格的,是自己想要的,他們有權利去做不合格的父母,他們甚至有權利不愛子女,很正常啊。畢竟都是俗人,骨子裡都是自私的人,不是聖父聖母。子女又不是父母的全部,法律和大自然並沒有規定,父母一定要愛子女。
攤上合格的父母,就珍惜唄,攤上不合格的父母,就早點長大,為自己打算唄。
反正無論是合格的父母還是不合格的父母,子女都沒有改變他們,畢竟都是子女和父母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
4樓:一裕法
當年人家孩子考試60分變成80分,父母就夸人家孩子有進步。我考98分,說我馬虎不審題。人家孩子做啥都是對的,我做的再好也得挑些毛病出來。
這也可能是因為對我的要求高,在這方面我沒有怨言。家長聚會,其他家長都是誇自己孩子,我這邊優點絕對不誇,缺點全部放大。有時候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孩子。
回家質問父母,父母給我一句「你難道不懂得謙虛嗎?」但他們怎麼就沒考慮到我也需要鼓勵,我也是乙個渴望表揚的孩子啊。
在這樣的家庭裡面,我覺得我的心理被磨礪的越來越麻木,有時候就想破罐子破摔了,但一想,我只要遵從我自己就好了,我認為我自己做的好就好了,父母的話我聽,但這方面我絕對不能聽。我認為,這樣的家庭教育模式是有缺陷的,父母合不合格我沒法評說。<>
父母總是打擊孩子怎麼辦?
5樓:毓飲月
打擊孩子可以,你這個總是打是不是有虐待的嫌疑啊!都是從仿李這個備簡遲年齡段過來的,我只想說一句:青春期的孩子不要輕易打罵,會適得其反的!
懲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是想告訴他,孩子你錯了,下次不能這麼做了!孩子小時候,家長總是打孩子,會讓他沒有安全感!
這樣的孩子長大很容易自卑,有事都不會和家人溝通!等到出事就晚了!而且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有暴力傾向,咐培他認為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孩子長大了總是捱打,會讓他很沒面子!就算表面上怕你,背地裡也會跟你對著幹!而且,孩子基本上不會跟你交心,很容易受社會上的人影響!
容易學壞!!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別難過,脊前神我覺得你父母是想激勵你更加的櫻虧優秀吧,心平氣和的跟父母溝通,想得到父母多一些鼓勵,良好的溝通很重要悔配,我覺得你父母慢慢的會改變的。
7樓:在法海寺自駕的白頭鷂
父母打擊孩子是方法錯了,但是也是為了孩子好,孩子需要鼓勵,才能進步。
父母經常打擊孩子好嗎?
8樓:網友
有些父母常常有意無意地打擊孩子,以為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怕他驕傲」、「激勵孩子」,實際上"打擊式教育"不僅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還會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
父母把對於自己現狀的不滿、憤怒、焦慮和失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甚至希望通過孩子來扭**己的命運,這是「打擊式教育」的深層心理原因。
真正的愛,應該是把孩子當成乙個獨立的生命來尊重,並且給予正確的保護和必要的限制,這樣孩子才能成長為乙個堅強而自信的人。
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鬥耐,它還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紮在孩子的心頭。
經常會看到一些新聞,很多孩子因為成年人眼裡的「小事」就選擇離家出走,吃安眠藥,跳樓等。
總是有人說現在的孩子過於嬌生慣養,心理脆弱不過是因為經受的打擊和挫折不夠。
也經常有人說,原生家庭成為很多人逃避改變的藉口,作為乙個成年人,完全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去分辨事情的對錯,重新選擇自空尺春己的路,不能再這麼玻璃心。
在這裡首先得強調,"玻璃心"一詞是不適於應用到親子關係上面去的。
親子關係是本體,而其他關係都是客體。
客體關係不過都是親子關係模式的各種延伸,父母就像滋養輸送養分的樹幹一樣,其他東西不過只是枝葉,所困伏以來自父母的打擊,與他人給孩子傷害的程度是截然不同的。
父母一定需要知道的是改變自己這種教育方法,因為你可能永遠都不瞭解自己是怎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9樓:夕陽無限好
當然不好,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給他們信心,培養孩子成為乙個自信獨立的。
父母打擊孩子有哪些不良後果?
10樓:宇智波鼬
一、孩子的性格會變得自卑又敏感。
對於孩子做的任何事情,父母只是一味的否定孩子,那麼,勢必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在孩子的潛意識,會認為自己的父母不喜歡自己,不然為什麼自己做什麼事情,父母都否定自己呢?
父母的否定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不僅是言語上的傷害,也傷害到了孩子幼小的心靈,漸漸的孩子會變得越來也不自信。
二、孩子會討厭自己的父母。
父母用打壓式的教育來教育孩子,雖說父母覺得自己這麼做是為了孩子好,但孩子卻並不領情。
孩子會記得自己的父母是如何打壓自己的,說的話又是如何的傷人,也許父母用打壓的方式將自己培養成才來,但她們並不會感激自己的父母,反而會討厭父母。
因為他們討厭父母的教育方式,說的話傷自己很深,到現在都記得自己父母當初對自己說的那些話。
三、讓孩子變得叛逆,有時候孩子們受夠了逆來順受的生活,會嘗試著反抗,這時候,孩子們就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由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漸漸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叛逆,最後父母也管不住自己的孩子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孩子走上一條不歸路。
所以,父母正在用打壓式的教育教育孩子的話,不凡改變下自己,用鼓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11樓:網友
父母經常打擊孩子,一定會給孩子帶來終生的不良影響。
1. 自信心不足:
自卑感很強,孩子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老是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和好的東西。哪怕是碰到好的東西也覺得一定會要失去,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終日。
如果是相貌方面,孩子就會一直對相貌很不自信。
如果是能力方面,孩子就不會嘗試去學習了。
2. 膽子小:
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意願。習慣於把真實的自我隱藏起來了。
因為原來表達自己意願時老被父母打擊。
3. 不願主動思考:
因為原來自己思考的結果老被人家打擊,乾脆不思考了,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吧,省事了,還省得被打擊。
4. 性格消極被動:
不敢爭取屬於自己的東西。經常被人欺負也不敢表達。
關於被打擊中長大的的孩子,其實我們那一代都是這樣被打擊中長大的,中國人典型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最典型的名人案例就是網球冠軍李娜,在那個年代,教練都是打擊著孩子長大的。長達9年的訓練過程中,餘麗橋教練不是打就是罵,哪怕李娜得到網球全國冠軍,取得了再大的成就,也沒有一次表揚過李娜。
這造成了李娜對自己的自信心嚴重不足,碰到國際大型比賽狀態相當不穩定。讓19歲就排名全國第1的李娜,在20歲時精神和身體雙重壓力下,就不得不做出退役的決定。如果不是後來孫教練的執意說服,國家網球隊的損失無以計算。
在一次慈善活動中李娜也曾向**提道:「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成績是在提高,但是心裡一直有陰影。餘教練不懂得表揚隊員,9年她沒有表揚過我一次,永遠在罵我。」
餘教練的嚴厲是李娜一輩子的惡夢。她的心理素質一直不是很好,不是很自信,也是因為餘教練的原因。這樣的回憶成了李娜心中的乙個結,始終揮之不去。
餘麗橋的嚴厲和從不表揚,讓我想到了初中時的數學老師,小公升初全校唯一乙個考上重點初中的我,從上初中後,我的數學就是一落千仗,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我和我的同學們在多少年後都是在惡夢中還能夠夢到這位老師。可見這位老師的嚴厲是影響了多少人的人生。
我們那時和李娜少時那樣,都還不懂事,老師的過於嚴厲讓我們戰戰兢兢。
總之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打擊孩子,要多鼓勵孩子,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你覺得呢?
如何做好父母,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
作為父母,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經常進行自我反省,看自己的言行是否對孩子的成長起正面促進作用,否則的話就要及時改正 不要打罵孩子,這種打罵會讓孩子在恐懼中長大,嚴重影響孩子的自尊自信,所以父母要千萬注意 多陪伴孩子,無論孩子什麼樣,都要無條件地愛他,多鼓勵孩子 引導孩子,讓孩子能明辨是非,學會自控。沒...
有小孩的請進! 已有小孩的父母請進
我想你們兩個應該都比較年輕。如果你老婆不上班的話,她帶就好了,而且都這麼大的孩子了,不用怎麼費心的,24小時,有8個小時在學校,睡覺9個小時,在家的時間也沒幾個小時。孩子還是跟著父母最好,不然長大了心理多多少少會有些問題的。有些問題並不是錢就能解決的,要盡到做父母的責任。管生就要管養。一家三口在一起...
當自己的理想不被父母支援,愚昧無知的打擊 諷刺你的理想。你還會堅持自己的理想嗎
有夢想是好的,但是要去實現夢想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你的想法也許你的父母不那麼支援,但是你必須要讓他們明白你為什麼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你的理由是什麼,究竟是什麼讓你堅持自己.但同樣的你也要知道你的父母為什麼反對你的堅持,他們有他們的想法,父母當然永遠都是為自己的孩子著想的,但是也會有選擇錯誤的時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