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山西巨集盛星辰
主要包括徐庶,龐統,諸葛亮,因為這些人都非常有才華,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打拼一片屬於自己的天下。
2樓:肖艾斯的旅行日誌
分別是徐庶、龐統和諸葛亮,他們有的因一句話而不受重視,有的心願未了就早早病故了,所以最令人惋惜。
3樓:帳號已登出
分別是徐庶,龐統,諸葛亮,這三個人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但是沒有實現自己內心的巨集圖霸業。
《三國演義》蜀國劉備評析
4樓:夢之緣文化
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先後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
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再奪漢中。西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為替關張二人復仇發兵出擊東吳,被陸遜在夷陵火燒連營,因此慘敗使漢國元氣大傷。西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劉備是**裡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國文化精神中「仁」的體現者,作品不僅通過大量的具體故事和人物評價刻畫了劉備抱負遠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點。
劉備這一人物形象作為乙個「仁」的典型來塑造的,「仁」是劉備性格的基凋,而劉備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一直把蜀漢作為中心來描寫,尤其是通過劉備這位仁君的形象和諸葛亮這位賢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擁劉反曹」的主題,表達了人民群眾的願望。
唯一活過整個三國的大將,對劉備忠心耿耿,為何卻成為後人口中的笑柄?
5樓:曾姆斯的體育
在三國中有乙個活過了整個三國的大將,他是劉備的忠心將領。但是卻在最後,成為人們口中的笑柄。這個人說的便是蜀國的大將廖化。
說他成為笑柄的原因是因為他本身是乙個文武雙全之人,卻在70歲的高齡還在戰場上奔波與廝殺。
廖化出生在乙個世家大族。其擁有極高的聲望與地位,自幼便在家人的培養下使其文武雙全。在劉備起義後,他權衡了種種利弊,加入了劉備的隊伍。
他最先擔任了主薄一職,這個職務非常重要,一般都是領導的心腹才能獲此官職,可見他在軍中是有多麼的出眾。
一次在關羽在一場戰役中落敗後,他被俘獲。雖然身處困境,但他依然對蜀國忠心耿耿,經過深思熟慮,他假裝身患重病不幸去世,騙過所有人之後又偷偷地帶著母親回到了蜀國。劉備對此深受感動,於是之後對他的官職連連提公升。
蜀國王朝在他的幫助之下實力也大為提公升。也加深了當時人們對他的認知。
後來他已經達到了七十餘歲的高齡。在軍中仍然有一定的職務幫助劉禪處理王朝的事務。讓人沒想到的是,他雖然70高齡卻依然要去面對曹魏的進攻。
於是這件事也成了他在別人當中的笑柄,很多人認為他如果有能力就不會在70歲的時候還得參與奔波與廝殺。其實這些人不知道,這正是廖化對蜀國忠心耿耿的體現,他畢生都在為這個國家操勞與奮鬥。
更為現實的是,蜀國後期的人才非常之少,也就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這句話流傳於世了。
6樓:網友
在蜀國,唯一乙個能夠活過整個三國時期的蜀國大將,說的一定是廖化了,那麼廖化究竟是乙個什麼樣的人呢?今天就來詳細的說一下。
廖化博學多才,武藝高強。
廖化出生豪門,在當時具有很高的聲望。廖化自幼學習文學和武功,成為了乙個文武雙全的人。後來劉備起義,廖化也就追隨了劉備,在關羽的手下擔任主簿一職。
主簿其實是乙個十分重要的職務,它一般由主帥的心腹擔任,主要協助領導處理各種事務,由此可見,當時廖化還是具有很強大的能力的,在蜀軍中也有著很高的地位。
然而後來,關羽敗走麥城,廖化跟著關羽自然受到了牽連。最後關羽手下的人都投降了東吳,大勢所趨,廖化也無能為力,只能去到了東吳。
廖化還是乙個忠義的人。
在廖化去到東吳之後,他並沒有誠心實意地為孫權賣命,還是一心想著要回到蜀國,回到劉備身邊,為蜀國效力。就這樣,廖化通過假裝病死,趁著夜色,與他的母親一起逃回了蜀國,這一事件雖不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這般威武,但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遵從自己的內心,為自己的舊主服務。
在劉備去世之後,廖化還曾經統領過軍隊,與曹魏作戰,擊退了曹魏大將王贇,他一直都在憑藉著自己的個人能力不斷地公升職,不斷地實現自身的價值,正所謂「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7樓:佼千邇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年近七十還要親自上陣打仗,蜀國沒有可以用的將才,所以才會讓人覺得無能。
8樓:雷子說歷史
這個人就是廖化,在他70歲的高齡之時,仍然帶隊迎戰,這就讓很多人認為他這就是無能的表現,他們認為,要是有能力也不會70歲還上馬奔波殺敵,所以廖化也就成了他們口中的笑柄。
廖化這個人從很早的時候就跟著劉備,因為身處乙個良好的環境,也是讓在很小的時候他的家人就開始培養他培養文學與武學的才能,所以在文學方面和武學這方面他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所以他也算得上是乙個全才。
在劉備去世之後,238年的時候,他也是率領著部下將曹魏的進攻擊退,可以說,再加上之前他的表現,這樣的乙個人在當時的蜀國也是非常的難得了。
後面到了261年,這時的他已經是70餘歲的高齡,可是就算是這樣的情況之下,他也是沒有閒著,選擇幫助蜀國,給蜀國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263年的時候,這時的曹魏又一次發動了進攻,已經有70高齡的廖化也是再次率部前去迎戰,但是讓人沒能想到的就是因為這樣,導致他成為了後世無能的代表。很多人認為假如他真的有能力,就不會在70歲的時候再次上馬衝鋒了,
而這些人也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在當時的情況之下,沒有人想去奔波,除了他,因為他對蜀國可謂是非常的忠心,一生都在為蜀國奔波,而蜀國的後期所的能人本來就少,看到這樣的情況,這位70歲高齡的老人也是選擇為其衝鋒。
9樓:丸子閒談文化
他就是廖化,但就是因為他對劉備忠心耿耿,所以假裝自己病死,在別人都當真了以後,他獨自一人帶著母親趁夜從東吳出逃,再次回到了蜀漢。
10樓:泡泡小果奶
先說一下這個人是廖化,被人嘲笑是因為他在年邁時還要上戰場,認為蜀國沒有大將。
11樓:網友
廖化這一詐死回蜀的行為雖然與關羽當年「過五關,斬六將」的威風無法比,但是兩者間的本質上還是一樣的,廖化也無愧於忠義之士。
12樓:活在瓜裡的籽
這個人就是廖化,可廖化最終也沒有挽回風雨飄搖的蜀漢,他本人也被司馬昭給遷往洛陽,於264年遷往洛陽的途中病逝。
13樓:林易式
也是可笑,乙個字就把廖化性別改了!而且「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是指蜀國人材匱乏,也不是笑廖化年紀高,還在衝鋒陷陣。
14樓:網友
扯淡,誰說廖化無能?實際是說廖化都七十多了還做先鋒,真看出蜀國沒什麼將領了。
15樓:好好過看看
首先這個人就是廖化。這是因為「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個典故,而來嘲笑他。
16樓:坦蕩蕩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美國無能人,古稀男女競總捅。
17樓:丘笑南
就因為廖化都能當先鋒了,所以蜀漢離亡國不遠了。
18樓:御坂925號
三國後期蜀漢唯一的頂樑柱是魏延,可惜被楊儀坑死了。
19樓:策其身而鋒其末
該被笑話的是蜀國,廖化是臨危受命,和老將廉頗一樣。
20樓:緣空緣起波瀾動
廖化啊。演義中說的廖化本事稀鬆,一無是處。但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廖化是乙個文武兼備的傑出人物,而且品性極為高潔。
21樓:南鍋先生
被嘲笑的是蜀國,不是廖化。
22樓:不滿足
這句話多被人誤解成廖化無能,忽略蜀無人可用,老將出馬。
23樓:湧樂
這句話實質是笑話蜀國,而不是廖化。
24樓:網友
這個人說的是廖化,他對劉備非常的忠誠,活的年齡也很大,但是這個人的能力不強。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性格特點
劉備這個人,初一看,老實人乙個,老實人通常被認為沒有能力,沒有本事。我原來也一直以為他沒有本事。小人的代表 運氣的化身!3位粉絲 籠絡豪傑,深得人心 劉備寡言少語,喜怒不形於色,能謙恭待人,城府極深。劉備年輕時師從東漢大儒盧植不愛讀書,喜歡弄狗騎馬,喜歡結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時代就有不少年輕人爭相...
劉備張飛曹操三的三國演義中的臉譜
張飛的臉譜為黑色,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曹操臉譜為白臉,白色 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劉備在京劇中是以老生形象,是素面,不化妝,臉色跟平常中國人差不多。臉譜,是漢族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舞台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臉譜對於不同的行當,情況不一。生 旦 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
人物具體評論 《三國演義》 劉備
書中的劉備,是乙個仁義明君,忠厚長者。但魯迅曾批評 欲顯劉備長厚,似偽。這一句對於 三國演義 中的劉備是很非常恰當的。周瑜講道 劉備嫋雄之姿,並非長久曲屈人下之人也。但書中的劉備卻是處處表現得過於忠厚,厚道,倒給人一種偽的感覺。不過,由於書中對劉備的推崇,對劉備的塑造還是正面的。劉備有武勇的一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