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劉備的性格特點

2021-06-14 06:07:27 字數 3397 閱讀 3328

1樓:

劉備這個人,初一看,老實人乙個,老實人通常被認為沒有能力,沒有本事。我原來也一直以為他沒有本事。

2樓:匿名使用者

小人的代表~~~運氣的化身!

3樓:信擾龍山

3位粉絲

籠絡豪傑,深得人心

劉備寡言少語,喜怒不形於色,能謙恭待人,城府極深。劉備年輕時師從東漢大儒盧植不愛讀書,喜歡弄狗騎馬,喜歡結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時代就有不少年輕人爭相依附他,這是他性格的優點。

劉備寬仁、忠厚、慈善、好施、善於收買、籠絡人心。

4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三國時期的蜀主,封號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少年孤苦貧困,曾以販草鞋為生,但素有大志。後與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成異姓兄弟。因為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

早年經常寄人籬下,在諸葛亮出山以前,先後依託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顧茅廬終於請諸葛亮出山做軍師,率軍取得了荊州、益州、漢中等地。從而結束了依託他人的政治生涯,於公元221年正式稱帝,建立蜀漢。

從劉備的前期政治生涯就能看出他的性格特點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仁政愛民的民本思想。劉備身上最為突出的性格特徵是他的仁政愛民的民本思想。

在劉備政治的活動中,「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是他貫穿始終的理想。在桃園結義時他們就立下誓言,「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背義忘恩,天人共戮!」劉備也曾對自己的實行仁政進行總結說:

「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失義於天下,吾不為也。」可見,實行仁政是劉備一貫自覺的政治主張。

諸葛亮出山前,勢單利孤的時候,劉備四處奔走,但不論到何處,他都能廣施仁政,愛民如子,也受到了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愛戴。在駐紮新野後不久,當地百姓就做歌稱頌劉備,「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在遭曹操追殺,棄樊城奔襄陽的一路上,後有曹操精兵將至,前有江河阻攔,而劉備卻寧肯被敵軍追上,也沒有聽從諸將幾次三番提出的拋棄百姓、獨自逃跑的建議,帶領幾百萬百姓每天只能走十里路,最後被曹操的大軍追上,落得阿斗丟失。

糜夫人投井身亡。這一切都和漢末任意屠戮百姓、視生民如草芥的各路軍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是他離開他所依託的軍閥的重要因素之一。二、義薄雲天的忠義精神。

劉備的一生可以說是為義而生,又為義而死。「忠義」是劉備性格的核心特徵。《三國演義》第一回寫的就是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

從此以後三人同生共死、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致死不渝……在三國歷史上留下了一段義薄雲天、蕩氣迴腸的佳話。他們三人的之間的結義早已超出了民間簡單的「拜把結義」,而是一種基於無私為民、相互欣賞、情感契合的忠義之舉。在見利忘義、朝秦暮楚、戰亂紛爭的年代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劉備還能把這種「義」推而廣之,「以性情相契」,發現和招攬人才,知人善任,進而「得道多助」,在身邊形成了忠義篤信的蜀漢集團。在當陽長板坡,趙雲忠心保護幼主,於曹操百萬大軍中六進六出,殺死曹軍大將五十餘員,救出甘夫人和阿斗,當趙雲把幼主捧給劉備時,劉備怒摔阿斗。他真心敬慕諸葛亮的賢德,不惜在隆冬時節三顧茅廬,終於請出孔明,並委以重任。

諸葛亮、趙雲等也深感其知遇之恩,從此君臣一心,矢志不渝。與當時各路軍閥之間、將領與下屬之間那種爾虞我詐的處事為人方式截然不同,這也是劉備一次次出走的重要因素。 三、韜光養晦的胸襟素養。

劉備也是乙個富有膽識胸襟的人傑,有著適應環境、靈活機智的一面,能夠「屈身守分,以待天時」。在曹孟德青梅煮酒論英雄一回裡,劉備就深知自己在人屋簷下,一定要懂得「韜光養晦」的道理,才能儲存自己,以等待時機。便在後園種菜,不問世事。

當曹操說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的時候,劉備被說中了心思,又害怕曹操看出自己胸懷大志被其加害,而驚得酒杯落地,卻能機智地藉雷電之聲將自己的震驚掩飾過去,巧妙的保全了自己。劉備的每一次脫離依託人都和他的不甘人下、怕人謀害有直接的關係。儘管劉備身上幾乎集中了賢明君主應有的仁政愛民、忠義、富有才智謀略、禮賢下士性格特徵,這些在戰亂頻繁、群雄並起的亂世特別為飽受疾苦的百姓所嚮往和擁戴,也是作者心目中明君形象的體現與昇華。

劉備和曹操兩人,都是有雄才大略、稱霸一方的英雄人物,也常被人們放在一起比較,但兩者在根本上存在著「王道」與「霸道」的差別,也是「仁政」與「**」的根本差別。但由於羅貫中在劉備身上傾注了過多的理想化的色彩,也使得劉備的形象難免有些描寫上的簡單、片面和過頭,反而令人沒有真實可信之感。如魯迅先生就評價說三國「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

但無論如何,劉備一直是作為乙個封建賢明君主的形象歷來被人們敬仰

5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之故事,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所謂天下英雄屬曹劉,然劉備「亂世之梟雄」之稱,卻多遭誹議。其皆言劉備「婦人之仁」,一介懦夫,唯倚孔明方得稱霸西蜀;更有甚者,言劉備之事業出自眼淚而非兵馬,只「哭」出一片天下。

餘甚不平,願為玄德討一公道。

曹操青梅煮酒之時,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何為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

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天下動盪,群雄並起之時,能率虎狼之師,席捲天下,統一中原,成就霸業者,方為英雄。至於為人將相,雖屢建奇功,封狼居胥,亦皆為賣命之徒,看家之犬耳。

怎可與英雄共論?

由此觀之,劉備實屬人中龍鳳,世之梟雄也。

若劉備無英雄之志,黃巾之亂時也應只是一介走卒,扛著矛戈追隨諸侯馬蹄;若劉備無英雄之氣,初涉沙場,不會受孟德慧眼相識,後更不應被吳國太一眼相中:「真吾婿也!」 若劉備無英雄之膽,便沒有襄陽對飲時一句「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的醉怨。

劉備一生為匡社稷而奔走,為興漢室而征戰。「若備能勾回荊州,成王霸之業,一劍揮石為兩段。」手起劍落,恨石長留江南岸。視其心志,非英雄而何?

人言劉備婦人之仁,非英雄所懷,我看亦不然。須知仁者無敵,若無劉備之「婦人之仁」,怎會有子龍二易其主捨命相隨?若無劉備之「婦人之仁」,**來伊籍筳間示意使其逃離洪門宴?

若無劉備之「婦人之仁」,甘會讓元直身在曹營心在漢終身不為操設一謀?若無劉備之「婦人之仁」,何得來劉辟龔都賊黨之類捨命相護?若無劉備之「婦人之仁」,怎能使人談及劉備皆言「天下仁義」,且黃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

又哪來鼎足天下之霸業?由此可見,「仁」已成為劉備漂泊於烽火狼煙刀光劍影中的護身符,眾皆因感備之仁而捨命相助。視其胸懷,非英雄而何?

尚有狂妄之輩言劉備無能之徒,單用淚水騙取江山,更是無稽之談。其不見劉備初用兵,即以少勝多,以計克敵。若無英雄之略,何能如此?

其不見,劉備與曹操煮酒時以天雷掩飾心中驚恐。若無英雄之智,何能如此?其不見劉備不顧二弟勸阻,數九寒天,三顧茅廬,終得孔明相助,倚其橫掃天下。

若無英雄之見,何能如此?更兼其忠心於漢室,守義於兄弟,此等忠義仁智之士,非英雄而何?

既為英雄,又豈會久戀池中?於是,編席織履之人,掃黃巾,戰赤壁,吞荊州,霸西蜀,四方之士歸之,若水之歸下。孤窮劉備,赫然漢中稱王。

五千精兵,使魏武大軍無功而返,遂成鼎足之勢。後為兄弟之情,怒戰於猇亭,兵敗於夷陵,駕鶴於白帝,終其一生如歌如夢之歸宿。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真英雄之言也!

三國演義中10個人物的名稱 性格特點及有關故事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周,八夏,九劉備,曹操排在第十位。三國演義人物性格特點及事例是什麼?三國演義人物性格特點及事例是 1 劉備。事蹟 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禮讓徐州,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西川稱帝,東征伐吳,永安託孤。性格特點 寬厚,仁慈,愛民如子,禮賢下士,後期剛愎自負。2 ...

《三國演義》每回的主要人物性格特點

主要人物 諸葛亮 劉備 曹操 張飛 關羽等主要演的是 三國演義 的 在三顧茅廬的故事中諸葛亮是個據有雄才偉略,劉備是個尊重人才的人,張飛是乙個粗魯的人,關羽是乙個冷靜的人。三國演義 第一回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點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重要人物性格特點 重要人物曹操 呂布 郭汜 李榷加劉關張並良將徐晃三人,...

劉備張飛曹操三的三國演義中的臉譜

張飛的臉譜為黑色,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曹操臉譜為白臉,白色 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劉備在京劇中是以老生形象,是素面,不化妝,臉色跟平常中國人差不多。臉譜,是漢族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舞台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臉譜對於不同的行當,情況不一。生 旦 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