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專家們從族譜中記載各姓氏遷出的時間上分析,瓦子街存在的時間應該在明朝的洪武至萬曆年間(1368—1619),地點便在上杭老縣城範圍的某一區域,也便是宋朝時的郭坊村。宋時,縣衙附近的北門街曾經是繁華的商業街,庶民緊靠北門街和新街而居。庶民築房,燒磚燒瓦,便近取土。
斷磚可用,碎瓦棄之」。人們在這片廢墟上天長日久地踩著,便成了「瓦子坪」(客家人口語中有「瓦子坪」的口頭禪),坪上又蓋起了民房,成為「瓦子巷」、「瓦子街」。隨著時代變遷,這些地名逐漸被新的地名取代。
而逐步淡出了當地居民的記憶,而外遷的人們在追根溯源的傳統中,固化了「瓦子街」的淵源,當他們源著族譜溯本時,故鄉的人們只能茫然以對。幸好這些有心的客家後裔喚醒了祖地上杭的記憶。
2樓:網友
上杭縣誌》《上杭縣地名錄》等文獻並無「瓦子街」的記載,尋找「瓦子街」,成為當時眾人關注的地方。經**,專家學者們提出:據民間口頭傳說,在縣城有嶺子頭上(今泰陽廣場南側)、雷坪裡、居仁巷與杭中路之間、崗背街(今人民路中段)、今人民路北段以上至和平路一帶和解放路東段等近10處,有過去曾稱為瓦子街(巷、坪)的地段。
5]現在來看看「瓦子街」是怎麼形成的。
當地自古以來有句話:「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郭坊村在新街(後改岡背街,現為人民路)以南,與舊縣衙遙遙相對。
縣衙附近的北門街曾經是繁華的商業街,百姓緊靠北門街和新街而居。百姓築房,需要磚瓦,就近挖窯取土燒製。據說,當時分佈縣衙周圍就有13座磚瓦窯。
然而,「斷磚可用,碎瓦棄之」。隨著出窯的磚瓦增多,碎瓦也越積越多。從此,人們在這廢瓦墟上天長日久地踩著,便成了瓦子坪。
從中原遷徙而來的客家人,就在瓦子坪定居了,蓋起了民房,形成了「瓦子巷」、「瓦子街」,成千上萬客家人就住在這裡。
隨著客家人在「瓦子街」安家落戶後,縣衙搬遷到主街(即大街,現解放路)去了,而且成為上杭最繁華的商業街。包括瓦子街在內的崗背街周圍的居民,也逐步向大街周圍發展。他們把瓦子街舊房作為香火房,有的改擴建為宗祠,供本姓設靈祭祖。
據調查,這裡現有溫家祠、李家祠、周家祠、張家祠、丁家祠、王家祠、唐家祠、雷家祠、廖家祠、藍家祠、鄒氏家廟等20多個姓氏的祠堂。許多客家後裔從這裡出發,到兩廣、兩湖、江西、四川、臺灣等地,甚至海外謀生,據說人數發展到千萬之眾之多。就這樣,上杭成了客家民系的乙個搖籃,從南宋開始向粵東、閩南等地播遷,是繼客家民系寧化石壁之後的另乙個「祖居地」。
瓦子街」這個名字,在多少從上杭外遷姓氏的子孫後代中傳承,他們甚至不知上杭,卻記住了「瓦子街」。於是,這個名字讓外遷的客家姓氏後裔一直記在心中。如今,循著這個名字,他們不遠千里萬里來到上杭,尋找自己祖先的足跡,緬懷著祖先開疆拓土的業績。[
3樓:前期之後
瓦子街街面。
1]瓦子街,是客家民系祖居地龍巖市上杭縣舊地名,至今還銘記於上杭外遷的客家後裔心中。新世紀以來,不斷有來人、來信、來電上杭查詢「瓦子街」、「瓦子坪」、「瓦子巷」、「瓦子堡」、「瓦子鄉」。所有這些要求查詢的人有族譜為證。
2]但是當時上杭縣境內並沒有與此地名相類似的地方。 隨著來祖籍地探訪的客家後裔越來越多,為了給世界客家鄉親提供乙個尋根謁祖、旅遊觀光的嶄新平臺,上杭縣有關部門花費兩年多時間,總共投入資金億元,組織專家考察出「瓦子街」的來龍去脈,找出「瓦子街」的大致位置,並改建「瓦子街」。
瓦子街的介紹
4樓:餅餅
瓦子街,是海內外相當一部分客家人(例如:韶關一帶客家人,以及粵西、桂東南一帶自稱涯話人的客家群體)族譜上記載的祖籍地,位於今福建上杭縣。上杭是客家民系成長的搖籃,在客家民系播遷發展中,是繼客家民系寧化石壁之後的另乙個「祖居地」。
現在沉睡於歷史中的「瓦子街」重現上杭,為世界客家鄉親提供了乙個尋根謁祖、旅遊觀光的嶄新平臺。
瓦子街鎮的歷史文化
5樓:文武
瓦子街鎮襲缺是一處聞名遐邇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瓦子檔羨街戰役在此打響,並取得偉大勝利,為紀念此戰役修建的瓦子街戰役烈土陵園,2000年被省委、省**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各界人士雲集拍蠢辯於此,觀光旅遊,接受傳統教育。
瓦子街鎮的沿革
6樓:譚神神
1958年設立瓦子街公社、鋼鐵公社,同年11月劃歸宜川縣。1961年復歸黃龍縣,設立瓦子街公社、小寺莊公社,1984年改瓦子街鄉、小寺莊鄉。1996年,瓦子街鄉面積332平方千公尺,人口萬人,轄瓦子街、袁垛、任家灣、蔡家川4個行政村,距縣城56千公尺;小寺莊鄉面積137平方千公尺,人口萬人,轄小寺莊、佛莊寺、聖君廟3個行政村,距縣城50千公尺。
2001年,撤銷瓦子街鄉、小寺莊鄉(聖君廟村劃歸崾嶮鄉除外)設立瓦子街鎮。
瓦子街鎮的介紹
7樓:留白揮菩
陝西省黃龍縣瓦子街鎮始困孝陸建於2001年12月,是由原瓦子街鄉和小寺莊鄉合併組建而成,該鎮地處渭清路沿線,距縣城56公里,北與宜川相鄰,西與洛川相接,是黃龍的北慎凳大門,轄區面積469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7292畝,轄6個村委會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80人。川道土地肥沃,物產豐汪頃富,物流便利,資訊暢通,民風淳樸,社會安定。
瓦子街鎮的概況
8樓:美名千載鑄輝煌
瓦子街鎮位於黃龍縣北部。g22青蘭高速公路、洛(川)宜(川)公路、渭(南)清(澗)公路過境。境內森林、草牧場、煤炭等資源豐富。
紀念地有瓦子街戰役革命烈士陵園,處於黃帝陵和黃河壺口瀑布等著名旅遊點專線上。
宋代的瓦子指的是什麼,瓦子為什麼會出現在宋朝?
瓦子又稱 勾欄 瓦肆 瓦舍 為表演場所,以極其豐富的曲藝說唱雜技等表演為內容,一種更為大眾性的享樂消費異軍突起.在北宋汴京城裡,有桑家瓦子 中瓦 裡瓦以及大小勾欄50餘座.瓦子 裡玩鬧的專案很多,都有雜貨零賣及酒食之處,還有相撲 影戲 雜劇 傀儡 唱賺 踢弄 背商謎 學鄉談等表演,人們進去了,會有不...
泰州的坡子街是最繁華的地方嗎
坡子街坡子街是泰州的一條老商業街,也是泰州最繁華的一條街道,它在里下河地區遠近聞名。它的位置在今海陵北路自北門城河邊至中百一店處。坡子街全長 坡子街相當於步行街那種吧,附近有泰一百,距金鷹國際也很近,雖然萬達等的開業對其有一定的影響,但畢竟有一定的積累,還是目前泰州最繁華的地區 還好吧,現在萬達廣場...
湖南長沙的三王街的名字來歷
地名是人類社會在其漫長的發展程序中所結出的一枚豐碩的果實。地名的命名總是有它不同尋常的由來和含義,一般與當時的歷史背景 地理環境 社會生活 民族習俗等密切相關,是乙個地區 乙個民族文化起源 社會發展的真實記錄。長沙在漫長的滄桑歲月中,形成了具有本地文化特色,反映古城變遷的絕妙地名。仔細品味長沙城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