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意義是什麼?

2025-01-25 18:25:10 字數 3355 閱讀 7294

1樓:豬小姐馬後炮

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它旨在模擬太陽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化可行性。

2樓:六道骸

是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專案之一,建造約需10年,耗資50億美元。iter裝置是乙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

人類可以進入一級宇宙文明,即可以利用整個地球的能源,發電成本大一點沒關係,一半的世界人口可以用上聚變電呢,可以解決石油枯竭的世界能源問題。

3樓:體壇嘚啵得

就是很多國家一起搞的乙個實驗專案,在法國建立的,目的是把核聚變商業化運營,就是可以用核聚變來發電,目前還沒建完。

熱核聚變實驗堆的開發,對世界的發展有哪些幫助呢?

4樓:力哥來說車

要實現可控核聚變,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至少需要100年時間。從實踐理論的進展來看,發展可控核聚變,不斷為人類提供能源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核聚變能源是瀕臨枯竭的陸地能源和礦物能源不可缺少的替代品。

從應用上分析,它幾乎可以覆蓋人類生產和生活所需的所有能源領域。核聚變原料 "氘 "由海水製成,"氚 "由鋰製成(也來自聚合副反應)。

2010年以前,各核大國都建立了自己的可控核聚變研究基地,美國是雷射慣性約束,蘇聯是託卡馬克等離子體磁約束技術,歐洲是 "聯環磁約束 "中國、日本。乙個和超導託卡馬克差不多的技術研究基地,正式確定為iter國際合作專案,全稱為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該專案於1985年由蘇聯、美國、日本和歐盟共同發起,建造第乙個實驗性聚變反應堆。(注:

iter不再是託卡馬克,而是乙個實驗性反應堆,這是乙個很大的進步)。最初的計劃是在2010年建造乙個容量為1500兆瓦的實驗性反應堆,成本為100億美元。

然而,由於不同國家的不同想法,蘇聯的解體和技術手段的限制,直到2000年都沒有取得成果。在此期間,美國退出了iter,iter面臨著胎死腹中的危險。直到2003年,能源危機加劇時,各國才再次認真對待。

首先,中國宣佈參與iter專案,這自然讓歐洲、日本和俄羅斯感到高興,然後美國宣佈了其迴歸計劃。南韓和印度也很快加入。

iter專案於2005年正式啟動,地點在法國的卡達拉辛,基本設計沒有改變。該專案將於2015年完成,費用為120億美元。歐盟將支付40%,而法國、中國、日本和美國將各支付10%。

5%(最終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南韓和印度各出資約9%)。

5樓:山西巨集盛星辰

這樣的話可以推動新能源的發展,之後也可以通過不鏽鋼的方式開發新能源,可以完成重大突破,之後可以推動不鏽鋼技術的發展,之後可以應用到超導磁體系統中,這種東西的抗寒能力以及抗高溫能力是比較強的。

6樓:放手的田園

可以有效的利用人類的能源,做到有效保護環境,有效解決人類的資源再開發,而且也有利於電力的發展,還會為世界帶去可供參考的價值。

核反應堆是核聚變還是核裂變

7樓:新科技

是核裂變,核反應堆是能維持可控自持鏈式核裂變反應,以實現核能利用的裝置。核反應堆通過合理佈置核燃料,使得在無需補加中子源的條件下能在其中喊扒發生自持鏈式核裂變過程。

核反應堆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將中子束用於實驗或利用中子束的核反應,包括研究腔衡堆、材料實驗等。

生產放射性同位素的核反應堆。

生產核裂變物質的核反應堆,稱為生產堆。

提供取暖、海水淡化、化工等用的熱量的核反應堆,比如多目的堆。

為發電而發生熱量的核反應,稱為發電堆。

用於推進船舶、飛機、火箭等到的核反應堆,稱為動力堆。

另外,核反應堆根據燃料型別分為天然鈾堆、濃縮鈾堆、釷堆;根據中子能量分為快中子堆和熱中子堆;根據冷卻劑(載熱劑)材料分為水冷堆、氣冷堆、有機液冷堆、液態金屬冷堆;根據慢化劑分為石墨堆、水冷堆、有機堆、熔鹽堆、鈉冷堆;根據中子通量分為高通量堆和一般能量堆;根據熱工狀態分為沸騰堆、非沸騰堆、壓水堆;根據執行方式分為脈衝堆和穩態堆等等。核反應堆概念上可鄭圓昌有900多種設計,但現實上非常有限。

核反應堆是核聚變還是核裂變

8樓:小du趣談時事

核能來自核聚衡鋒唯變或核裂變兩類核反應原理,但全球核反應堆主要採用核裂變反應原理,主要咐培是因為核裂變可控而核聚變控制難度大。

與核裂變原理不同,核聚變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在一定條件下,只有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才能讓核外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讓兩個原子核能夠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

相較於核聚變,核裂變優點是原材料比較好獲取,可控核裂變的反應條件比較能達到,如不需要太高的初始溫度,中子吸收棒控制反應速率較易操作等,其技術條件較為成熟、已經大規模商業化。

核能發電的特點

核能發電有乙個重要的優點—非常清潔,與火電站相比,核電站從環保角度來講簡直就是做到了極致。火電站向大氣中釋放的放射性物質比核電站還多,同時它還向大氣中釋放大量的碳、硫和其他元素。

能量高度集中,燃料費用低廉,綜合經濟效益好,1公斤鈾-235或鈽-239提供的能量在理論上相當於2300噸無基盯煙煤。在現階段的實際應用中,1公斤天然鈾可代替20—30噸煤。雖然原子能發電一次性基建投資較大,可是核燃料費用比煤和石油的費用便宜得多。

所以,原子能發電的總成本已低於常規發電的總成本。

中國是哪一年加入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

9樓:網友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專案之一,建造約需10年,耗資50億美元(1998年值)。iter裝置是乙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2003年1月,***批准我國參加iter計劃談判,2006年5月,經***批准,中國iter談判聯合小組代表我國**與歐盟、印度、日本、南韓、俄羅斯和美國共同草簽了iter計劃協定。

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國家和主要的亞洲國家,覆蓋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我國參加iter計劃是基於能源長遠的基本需求。2013年1月5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宣佈,「人造太陽」實驗裝置輔助加熱工程的中性束注入系統在綜合測試平臺上成功實現100秒長脈衝氫中性束引出。

核反應堆產生的是什麼熱?

10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的核裂變式反應堆釋放的能量主要是以三種表現形式:中子流、γ射線和熱輻射,其中熱輻射就是燒水發電,這個已經被完全應用了,只是利用率的問題,中子流以目前的技術來說暫時沒有相關的利用(**方面除外)所以是直接遮蔽掉,γ射線 應用非常廣,但是目前沒有直接儲存射線的技術,基本都是 隨用隨製作 ,所以也是需要遮蔽的。

在反應後的產物中 碘131會衰變為氙-131 並釋放 β射線,不過這個一樣,沒法儲存利用,需要遮蔽。

可控核聚變根本不可能核聚變為什麼不可控

為什麼核聚 變不可控?大規模 是不行,但現在有磁約束核聚變和慣性核聚變啊。磁約束核聚變是將氘加熱到一億到三億度時用磁場製成的 牢籠 來約束高溫等離子體,裝置叫做托卡馬克和仿星器。這個方向已經可以實現核聚變,只不過現在正在探索核聚變的商用的模式,即更高效率地釋放能量 慣性約束核聚變是用很多束雷射全面照...

什麼時候能用核聚變發電

就算可控核聚bai變成功了,還是很好 du奇核聚變熱zhi能怎樣轉化成 dao電能。難道又是燒開水內用蒸汽輪機發電容?要知道聚變時的溫度都是上億度,沒有什麼材料敢接觸,都是用強磁場束縛住的,而且容器內部都要抽成真空,這樣連導熱的介質都沒有,怎麼燒開水呢?唯一能利用的也就是其產生的光能,可以在容器內壁...

為什麼鐵聚變無法產生能量,鐵元素核聚變為什麼不能釋放能量

原因 鐵的原子核的核子 質子和中子 的平均質量最小,所以不論聚變還是裂變核子質量都會增大,也就是吸收能量,而非放出能量。核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條件下,只有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才能讓核外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讓兩個原子核能夠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鐵不能發生核反...